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奮鬥者·正青春|好青年劉羲檬:生活就是從艱難到美好

發布時間:2022-06-22 14:19:00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哈爾濱6月22日電 題:好青年劉羲檬:生活就是從(cong) 艱難到美好

  新華社記者楊思琪、徐凱鑫

  “親(qin) 愛的寶貝,這些年讓你受苦,把你帶到世上,卻沒給你好的生活和完整的家,媽媽是一個(ge) 不稱職的母親(qin) ……”50歲的王豔春含淚讀出這段寫(xie) 給女兒(er) 劉羲檬的話。在她看來,她給了女兒(er) 生命,女兒(er) 給了她第二次人生。

  劉羲檬是哈爾濱師範大學一名大三學生,2001年出生於(yu) 黑龍江省大慶市肇源縣。她的母親(qin) 王豔春患有嚴(yan) 重的類風濕,渾身酸疼、關(guan) 節變形、肌肉無力,一直癱瘓在床。她的父親(qin) 在她出生後便不告而別,劉羲檬母女二人靠低保維持生活。

  當別的孩子還在父母懷裏撒嬌時,劉羲檬已經成了“小大人”。“那時我個(ge) 子不高,連灶台都夠不到,隻能踩著摞起來的磚塊給媽媽做飯。”劉羲檬依稀記得,3歲那年,自己從(cong) 親(qin) 戚家回來和媽媽同住,就開始照顧媽媽了。

  給媽媽洗澡、穿衣服、剪指甲……看似簡單的小事,對當年的劉羲檬來說,每一項都是“大工程”。

  為(wei) 了更好地照顧媽媽,不到10歲的劉羲檬練就了一身本領:給媽媽翻身,力氣不夠,就一點點挪動;不會(hui) 炒菜,忍著被熱油燙傷(shang) 的疼痛,反複練習(xi) ;看媽媽犯病渾身酸疼,就自學中醫按摩和拔火罐……

  劉羲檬總是放學後第一個(ge) 奔出教室,吃飯總是大口大口,她總是付出比別的孩子更多的努力。“要快一點回家給媽媽做飯、按摩,把學習(xi) 的時間趕出來。”哪怕是高考前夕最緊張的時候,照顧母親(qin) ,劉羲檬一天也沒有中斷。

  2019年,劉羲檬考入哈爾濱師範大學。因為(wei) 要離開縣城,有人建議把母親(qin) 送去養(yang) 老院。“不行,我媽不能沒有我,我也不能沒有我媽!”劉羲檬想都沒想就拒絕了。

  “媽媽每次犯病都很突然,有時候上吐下瀉、渾身哆嗦,如果救得不及時,就會(hui) 很危險。”在劉羲檬看來,照顧媽媽是自己義(yi) 不容辭的責任。

  “走吧,媽,我帶著你上大學。要是沒有你,我就是孤兒(er) 了。”就這樣,母女倆(lia) 在學校周邊租了一間房,不大,卻很溫馨。

  劉羲檬每天過著兩(liang) 點一線的生活,課餘(yu) 時間還勤工儉(jian) 學、做家教,掙三份工錢用於(yu) 房租和媽媽的醫藥費。她舍不得給自己買(mai) 衣服,買(mai) 菜也精打細算,想著多掙一點,少花一點。

  每每想到女兒(er) 吃的苦,王豔春總是止不住流淚。“我想過輕生,再也不拖累女兒(er) ,但始終放心不下她。”她說。

  “為(wei) 母則強,為(wei) 女亦剛。”哈爾濱師範大學輔導員史許福說,十幾年如一日,劉羲檬不喊苦不言棄,從(cong) 沒耽誤過一節課。作為(wei) 團支書(shu) ,她把班裏的工作也做得井井有條。學校很多同學受她感染,學習(xi) 更認真,也更關(guan) 心家人。

  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第八屆全國道德模範、第26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近年來,劉羲檬獲得了很多榮譽,但在她看來,自己隻不過做了子女該做的事。

  “畢業(ye) 後,我想做一名教師。”劉羲檬說,有太多人幫助過自己,她想把這份愛傳(chuan) 遞下去,幫助更多的人。

  媽媽坐在輪椅上,劉羲檬推著她在路邊散步。“生活就是從(cong) 艱難到美好。想著好日子就在眼前,心裏很踏實。”劉羲檬說。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