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連虧三年三大股東欲減持退場 銀寶山新路在何方?
本報記者 肖 偉(wei) 見習(xi) 記者 張軍(jun) 兵
6月21日,深圳市銀寶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銀寶山新”)再次發布重要股東(dong) 的減持計劃。
連續3年業(ye) 績虧(kui) 損,連番遭遇股東(dong) 減持,公司資金持續緊張且近期不斷新增借款。麵對多重經營難題,投資者禁不住追問銀寶山新未來“路在何方”?
大股東(dong) 們(men) 紛紛減持欲退場
銀寶山新減持公告稱,因業(ye) 務發展需要,持有公司總股本比例11.78%的第三大股東(dong) 北京華清博廣創業(ye) 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清博廣”)將進行減持,擬以集中競價(jia) 交易和大宗交易兩(liang) 種方式合計減持銀寶山新股份不超過2973.67萬(wan) 股,占總股本比例不超過6%。
而在去年11月份,華清博廣曾披露過“相似”的減持計劃,合計減持公司總股本比例不超過6%。從(cong) 減持結果來看,華清博廣在此期間累計減持公司股份1181.67股,占總股本比例2.384%。
在三股東(dong) 持續減持外,二股東(dong) 深圳市寶山鑫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山鑫”)早已於(yu) 去年4月份開始籌劃“離場”計劃。2021年4月至11月份,寶山鑫共減持146.44萬(wan) 股,占總股本比例0.3%。而在今年6月2日,寶山鑫再次發布減持計劃,擬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800萬(wan) 股,占總股本比例不超過1.61%。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9月份,公司第一大股東(dong) 邦信資產(chan) 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邦信資產(chan) ”)發布通知,稱擬通過公開征集轉讓方式協議轉讓其所持的銀寶山新全部1.36億(yi) 股股份,占總股本的27.49%。
2021年11月份,銀寶山新公告稱,根據公司實控人中國東(dong) 方資產(chan) 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東(dong) 方”)的統籌安排,上海東(dong) 興(xing) 投資控股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東(dong) 興(xing) ”)與(yu) 邦信資產(chan) 正在籌劃吸收合並事項。一個(ge) 月後,邦信資產(chan) 與(yu) 上海東(dong) 興(xing) 簽署《吸收合並協議》,上海東(dong) 興(xing) 將直接持有銀寶山新27.49%的股份,成為(wei) 銀寶山新的控股股東(dong) ,銀寶山新實際控製人未發生變更。
“對於(yu) 銀寶山新而言,國資吸收合並要優(you) 於(yu) 拋售,同時並不需要支付現金,流動性壓力也最輕。但股東(dong) 紛紛減持會(hui) 進一步影響小股東(dong) 的決(jue) 策,對股價(jia) 造成不利影響。”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yu) 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認為(wei) :“國資轉讓涉及因素較多,加之上市公司本身資產(chan) 及轉讓條件或缺乏吸引力,所以轉讓暫未成功。但無論出於(yu) 何種原因,主要股東(dong) 減持都會(hui) 對二級市場投資者造成壓力,至少短期內(nei) 難以看到積極信號。”
未來之路在何方?
從(cong) 2017年開始,銀寶山新的盈利能力已經露出頹勢,其淨利潤逐年降低,到2019年正式轉盈為(wei) 虧(kui) ,如今已連續三年虧(kui) 損。Wind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公司淨利潤分別為(wei) -2.7億(yi) 元、-3.34億(yi) 元和-5.93億(yi) 元,同比下降740.8%、23.42%、77.74%。
在現金流方麵,公司也顯得“捉襟見肘”。Wind數據顯示,公司從(cong) 2020年到2021年的經營性現金流量分別為(wei) -4215.74萬(wan) 元和-2.46億(yi) 元。為(wei) 緩解資金壓力,2022年3月15日,公司與(yu) 華清博廣達成一筆數額為(wei) 6000萬(wan) 元,年利率為(wei) 6.93%的借款。同月31日,公司又與(yu) 寶山鑫達成一筆5000萬(wan) 元的無息借款。
關(guan) 於(yu) 公司近年來業(ye) 績虧(kui) 損的主要原因,公司在2021年年報中總結為(wei) 以下三點:一是模具業(ye) 務方麵,因全球疫情反複、汽車行業(ye) 周期性波動等因素導致各車企削減車型開發數量或延後開發,市場需求量下降,加之市場競爭(zheng) 激烈導致產(chan) 品毛利率水平略低;二是在通訊結構件業(ye) 務方麵,受中美貿易摩擦、通訊行業(ye) 芯片供應緊缺等不良因素的影響,公司相關(guan) 訂單需求放緩,收入下滑;三是主要原材料價(jia) 格大幅上漲、國際運費急速攀升、人民幣升值等因素,進一步壓縮了公司的利潤空間。
“模具製造並非高壁壘領域,資產(chan) 增值能力不足,並不具備顯著的業(ye) 績增長潛力。在銷售端方麵,壁壘的有限性導致競爭(zheng) 較為(wei) 激烈,客戶的議價(jia) 能力也相應提升。在供應鏈上,上遊原材料價(jia) 格上漲,成本加大,致使相關(guan) 產(chan) 品毛利率也無優(you) 勢。這些方麵說明銀寶山新的確需加大研發投入,促進業(ye) 務多元化發展,嚐試進入高技術壁壘領域。”盤和林如是說。(證券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