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一年看變化:教學質量提升 家長焦慮減少
“雙減”一年看變化
“孩子更快樂(le) 了,更健康了,成績也穩步提升。看來‘雙減’真的很有必要!”日前,在重慶市謝家灣學校初中部舉(ju) 辦的一次家校溝通會(hui) 上,楊女士說出了學生家長對“雙減”的切身感受。
實施“雙減”整整一年,效果到底怎麽(me) 樣?記者在重慶走訪了一些中小學。
教學質量提升了
家長焦慮減少了
“‘雙減’剛開始時,我們(men) 發現學校越‘減’,家長越‘加’,好像要把在學校的‘損失’奪回來一樣。”謝家灣學校校長劉希婭說,“學校不能決(jue) 定家長的選擇,我們(men) 隻能用質量‘說話’,用行動和事實來說服引導。”
在加強與(yu) 家長溝通的同時,謝家灣學校苦練教學內(nei) 功。學校優(you) 化因材施教的策略和路徑,綜合考慮小學上午課程、下午課輔和中學晚自習(xi) 三個(ge) 時間段,讓老師有充分的時間單獨幫助學生解決(jue) 學習(xi) 中遇到的困難。
課堂上,老師們(men) 有一套由難到易的講解方法。知識掌握牢固的孩子隻需聽前麵最難的部分,就可以到非正式學習(xi) 區完成挑戰性的、個(ge) 性化的學習(xi) 內(nei) 容;沒有聽懂的孩子則可以繼續聽完,直至解決(jue) 所有的困惑。每個(ge) 單元內(nei) 容學習(xi) 結束前,老師根據孩子們(men) 的掌握程度進行分組和分層學習(xi) ,完成針對性的培優(you) 補差。
為(wei) 對接學生差異化和個(ge) 性化學習(xi) 需求,謝家灣學校建構了“小梅花課程”體(ti) 係,有517個(ge) 綜合實踐類專(zhuan) 題活動、200多個(ge) 社團活動供學生選擇。這些機製讓學習(xi) 能力強的孩子和學習(xi) 進度稍慢的孩子各有所獲、各自充分發展,“彼此都不用陪跑”。劉希婭說,謝家灣學校通過加強教學的個(ge) 性化和針對性,基本上做到學習(xi) 內(nei) 容“人人清”“天天清”“科科清”。當每個(ge) 家長都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得到來自學校最大程度的關(guan) 注和支持時,他們(men) 的焦慮感就會(hui) 降低,對學校教育更加放心安心。
在“雙減”推動下,重慶九龍坡區通過優(you) 化作業(ye) 設計與(yu) 管理,優(you) 化教育評價(jia) 方式等方法促進學生全麵成長。
“本學期視力下降0.1,請家長考慮增加學生戶外活動時間。”“本月收獲一個(ge) 好習(xi) 慣果果章,繼續加油。”在重慶外國語學校森林小學,家長會(hui) 定期收到有關(guan) 學生習(xi) 慣養(yang) 成、體(ti) 質健康、作業(ye) 管理等方麵的信息,並附有智能化診斷建議。這是學校開發的“豆豆成長”智能評價(jia) 係統,不僅(jin) 家長能收到相關(guan) 信息,各科老師布置的作業(ye) 量如果超過限定值,係統也會(hui) 自動提醒。
“促進學生健康快樂(le) 成長,家長必須成為(wei) 主角。”森林小學校長劉星說,搭建這個(ge) 智能化評價(jia) 係統,目的在於(yu) 形成家校間的常態化溝通機製和“雙減”落實的合力。
身體(ti) 素質提升了
睡眠時間增多了
“雙減”的目的是減“負”提“質”。重慶市楊家坪中學圍繞“一顆陽光心、一副好身體(ti) 、一身好才藝、一個(ge) 好習(xi) 慣、一群好夥(huo) 伴、一生好品格”的“六一成就”特色育人理念,引導學生全麵發展。據校長李勇介紹,學校不僅(jin) 開設了大體(ti) 育課程,還成立了足球、射箭等4支專(zhuan) 業(ye) 隊伍和50餘(yu) 個(ge) 體(ti) 育社團,“楊中萬(wan) 裏跑”“吉尼斯挑戰賽”等20餘(yu) 項體(ti) 育活動,都受到老師和同學的歡迎。在加強教學科研、創新教學模式的同時,學校還通過“作業(ye) 監控台”“手機管理站”和“最美教室評選”等方式,不斷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xi) 生活習(xi) 慣。
“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操場上的呐喊聲越來越響,請病假的孩子越來越少。”楊家坪中學初一13班班主任龐飛說。
“雙減”之後孩子們(men) 自主的時間多了,如何引導他們(men) 有效地利用?重慶市九龍坡實驗一小讓孩子們(men) 和家長一起製訂個(ge) 人成長規劃和個(ge) 人作息時間表,與(yu) 家長簽訂“睡眠公約”和“共度家庭美好時光”約定。孩子們(men) 有了自主“家庭劇場”,也學會(hui) 了很多家務勞動,很多家長也逐漸學會(hui) 了如何科學、高效地陪伴孩子。
來自教育部監測平台的調查顯示,“雙減”一年來,重慶市九龍坡區學生的睡眠時長都達到了“小學10小時、初中9小時”;在規定時間內(nei) 完成書(shu) 麵作業(ye) 的學生占比,由“雙減”前的46%提高到90%以上;“雙減”後,學生對學校教育教學情況的滿意度為(wei) 96%。
單一訓練減少了
協同育人增多了
“身體(ti) 盡量緊貼岩壁幫助省力”“腳跟掛住岩石,維持身體(ti) 平衡向上移動”。九龍坡區育才實驗學校每周的攀岩社團活動,總能吸引很多同學駐足圍觀,躍躍欲試。
“借助區級各部門、協會(hui) 的相關(guan) 資源,我們(men) 不斷引進和開發體(ti) 育特色課程,拓寬育人舞台,激發了學生的內(nei) 在學習(xi) 動力。”據校長劉淑蘭(lan) 介紹,在九龍坡區體(ti) 育局、區科協、區武術協會(hui) 幫助下,育才實驗學校成立了攀岩、科技名師工作室和傳(chuan) 統武術進校園等項目基地。在引入高水平專(zhuan) 業(ye) 師資的同時,還通過購買(mai) 社會(hui) 服務開發了拉丁舞、街舞、輪滑等課程。育才實驗學校的學生,已有100多人次獲得國家和市級獎項。
為(wei) 確保“雙減”落地見效,重慶市九龍坡區聚合多方力量,挖掘各方資源,構建“雙減”後協同育人的教育生態。全區已建成青少年體(ti) 育訓練基地64個(ge) 、全國青少年體(ti) 育特色學校50多所,常年參加體(ti) 育特色運動的學生超過15萬(wan) 人次。
“哇,原來汽車方向盤是這樣運作的。”“在這裏我學到了課本以外的知識!”在重慶科技館與(yu) 楊家坪中學合作共建的創成科技館內(nei) ,“科技文化空間”“科技體(ti) 驗空間”“VR智能生涯空間”等9大空間,讓學生在校內(nei) 就可以“逛科技館”,就近體(ti) 驗科學的魅力。
重慶動物園與(yu) 九龍坡區科協聯合,在九龍坡巴山小學開展助力“雙減”科普活動。動物園的工作人員為(wei) 孩子們(men) 帶來黑眉錦蛇、捕鳥蛛等動物和鳥蛋、龜殼、鹿角等標本,引導學生們(men) 細心觀察,新奇的動物不時引發一陣陣驚呼。九龍坡區還創新利用周貢植故居、陶行知紀念館等本地紅色資源,發揮社區學校、少年宮等校外活動場所的育人作用。課堂更寬了,視野更廣了,孩子更開心了,家長更放心了。
(本報記者 張國聖 李宏)
《光明日報》( 2022年06月27日 08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