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突破中傳承,在傳承中突破”——中國花遊“遠眺”巴黎奧運會
“在突破中傳(chuan) 承,在傳(chuan) 承中突破”——中國花遊“遠眺”巴黎奧運會(hui)
新華社布達佩斯6月26日電(記者周欣、陳浩、劉暘)4金2銅,中國花樣遊泳在國際泳聯第19屆世界遊泳錦標賽上留下濃墨重彩——創造在世錦賽的曆史最佳戰績。對於(yu) 中國花樣遊泳隊來說,世錦賽佳績不足為(wei) 喜,她們(men) 希望“在突破中傳(chuan) 承,在傳(chuan) 承中突破”,目光已鎖定2024年巴黎奧運會(hui) 。
布達佩斯是中國花樣遊泳隊的“福地”。2017年世錦賽,中國隊首次登上非奧項目集體(ti) 自由組合的冠軍(jun) 領獎台;這一次,中國隊更上一層樓,在所有參加的六項比賽中斬獲雙人和集體(ti) 四個(ge) 奧運項目的金牌,混合雙人也從(cong) 上屆世錦賽的第五、第六名提升到兩(liang) 枚銅牌。
賽前,國際泳聯官方網站預測,花樣遊泳霸主俄羅斯隊缺席本屆世錦賽後,中國隊將成為(wei) 最大贏家。比賽結果證實了這一點,很多人驚呼,世界花遊進入“中國時代”。中國花遊隊教練組組長張曉歡很冷靜:“我們(men) 希望大家能看到年輕的中國隊的進步。站在奧運亞(ya) 軍(jun) 這麽(me) 高的起點上出發,我們(men) 肩負著前輩們(men) 的夢想,既是壓力、責任,更是光榮和力量!我們(men) 要更好地傳(chuan) 承和發展,始終把自己當作最大的對手。”
新老交替 狠抓體(ti) 能
花樣遊泳自從(cong) 1986年成為(wei) 遊泳世錦賽正式比賽項目以來,中國隊從(cong) 未缺席,且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在世錦賽、奧運會(hui) 等大賽的成績一直在突破:2008年北京奧運會(hui) 中國姑娘們(men) 取得曆史性突破,獲得集體(ti) 銅牌,此後在倫(lun) 敦、裏約、東(dong) 京連續三屆奧運會(hui) 摘銀,排在俄羅斯之後穩坐世界第二把交椅。
東(dong) 京奧運會(hui) 中國花遊收獲集體(ti) 和雙人亞(ya) 軍(jun) 後,完成了運動員和教練員的“雙重換血”:去年12月集結時,隊內(nei) 隻有馮(feng) 雨、肖雁寧和王芊懿三位奧運選手,其餘(yu) 大都是沒有經受過國際大賽考驗的新人,平均年齡21歲;東(dong) 京奧運教練組隻有張曉歡一人留任。
新人們(men) 的“進隊第一課”就是提高認識——“花樣遊泳的成功標準是什麽(me) ?怎樣讀懂吃透規則?”國際泳聯花樣遊泳技術委員會(hui) 委員劉岩提煉出了“花遊五要素”——體(ti) 能突破是前提,音樂(le) 編排是靈魂,同步技術是核心,精彩的難度托舉(ju) 和藝術表現力是突破方向。
隊員們(men) 遇到的最大難關(guan) 就是“體(ti) 能”,“水上問題水下找,水下不足陸上找”。長跑拉練、瑜伽、舞蹈、50米潛泳、夾球轉體(ti) 、雙人成套、集體(ti) 成套、水中拔河……這些東(dong) 京奧運周期“玩”過的體(ti) 能訓練,新一代國家隊隊員們(men) 迅速撿起來,積極配合體(ti) 能教練兼科研人員趙丹彤的指導,逐步解決(jue) 基礎體(ti) 能和專(zhuan) 項體(ti) 能、體(ti) 能的水陸轉化、運動員整體(ti) 競技能力提升及短板補充等方麵問題,通過精準、定量化的訓練提升運動員的耐力和專(zhuan) 項能力,使其迅速達到東(dong) 京奧運會(hui) 成熟陣容的體(ti) 能標準。
終於(yu) ,豪約什·奧爾弗雷德遊泳館的戶外泳池,在看台上當地華人華僑(qiao) 自發組成的強大粉絲(si) 團麵前,姑娘們(men) 一掃訓練時的苦與(yu) 淚,流露出燦爛自信的笑容。
傳(chuan) 承與(yu) 接力
從(cong) 運動員到教練員,張曉歡經曆過5屆奧運會(hui) 和9屆世錦賽。看著年輕的隊員們(men) 在世錦賽比賽場上綻放光彩,第一次挑大梁帶隊的張曉歡心存感激。
“備戰世錦賽期間,我們(men) 遇到了重重困難,但得到了國家體(ti) 育總局、南京體(ti) 育學院和北京木樨園體(ti) 校的大力支持和科學保障,使我們(men) 能夠安心訓練,順利參加世錦賽。”一提起這些,張曉歡的聲音就哽咽了。
“我們(men) 特別幸運,受益於(yu) 長期以來各省市隊、國青隊的人才梯隊建設,奧運後迅速召集來有實力的新人進入國家隊。”
“我們(men) 也特別感恩,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幫助,包括我的恩師汪潔在東(dong) 京奧運會(hui) 後退休了,但她依然定期出現在國家隊,進行技術指導和精神鼓勵;王芳教練為(wei) 混雙訓練付出了非常多的心血;身兼多職的體(ti) 能教練趙丹彤為(wei) 隊員帶來了全方位的提升……”
“汪教練始終是我的榜樣,讓我產(chan) 生了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希望傳(chuan) 承中國花遊人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把隊伍帶向新時代。”張曉歡說。
國家體(ti) 育總局遊泳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趙健認為(wei) ,在巴黎新奧運周期的第一場國際比賽中,年輕選手們(men) 實現了幾代中國花遊人的夢想,也發揚傳(chuan) 承了前輩的拚搏精神,充分展示自己。“我們(men) 實現了鍛煉新人、查找問題的參賽目標,看到了隊員的進步和成長,有勇氣去迎接充滿挑戰的未來。”趙健說。
新周期新目標
布達佩斯世錦賽後,適用於(yu) 巴黎奧運周期的花樣遊泳新規則將正式啟動。新規則更加注重托舉(ju) 難度、動作編排和藝術表現力,這對於(yu) 含蓄害羞的中國姑娘來說有些困難。
張曉歡說:“我們(men) 的優(you) 勢是動作完成質量,但表現相對含蓄。我們(men) 要向著‘更快更高更強’、更具有表現力和冒險性的方向去努力,希望借助更多的專(zhuan) 業(ye) 力量和跨界思維,在音樂(le) 、編排、舞蹈、服裝設計上有所突破。”
不可否認,俄羅斯的缺席成就了中國花遊的曆史性突破,但中國花遊並不糾結於(yu) 此。“對手在進步、項目在發展、規則在變化,我們(men) 要積極適應新規則,發揮自己的特長,做好吃苦準備,巴黎奧運會(hui) 上才會(hui) 有更好的表現。我們(men) 最大的對手就是自己。”張曉歡說。
編輯:丁文嫻、鬱思輝、季嘉東(dong) 、陳欣雨(實習(x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