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跨越山海 浙黔專家聯動救治苗鄉雙“頭”男孩

發布時間:2022-07-01 15:2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杭州7月1日電 (錢晨菲)記者7月1日從(cong)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下稱浙大二院)獲悉,近日浙江、貴州兩(liang) 省專(zhuan) 家跨越山海,聯動救治了苗鄉(xiang) 雙“頭”男孩。

  12歲的亮亮(化名)來自貴州省黔東(dong) 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縣。出生一年後,其父母發現亮亮的左側(ce) 耳垂下有個(ge) 小小的瘤子,雖然不影響吃飯睡覺,但也令父母萬(wan) 分擔憂。亮亮父母抱著他四處尋醫,卻也難以診斷。隨著亮亮慢慢長大,腫瘤越長越大,左耳的聽力逐漸下降,麵部外形出現變化。因腫瘤壓迫,亮亮夜間睡眠供氧不足,咀嚼吞咽也受到影響。

  數年來,一家人輾轉各家醫院,醫生們(men) 給出“血管瘤”“脈管瘤”等診斷,因各種原因始終沒有治療。

  希望出現在今年5月,台江縣人民醫院院長、浙大二院幫扶專(zhuan) 家鍾會(hui) 明帶領幫扶專(zhuan) 家在當地學校開展生長發育義(yi) 診,了解到亮亮的病情與(yu) 困境,鍾會(hui) 明立即將他收治入院。經過口腔頜麵外科、血管外科等專(zhuan) 家團隊多次遠程視頻會(hui) 診後,初步確定了亮亮的診斷——神經纖維瘤病。

  “腫瘤包繞著重要的血管神經,情況非常複雜,若任由腫瘤生長,後果不堪設想。”該院口腔頜麵外科主任醫師劉雁鳴建議,將亮亮轉至位於(yu) 杭州的浙大二院總院進一步檢查評估,憑借醫院多學科的力量為(wei) 亮亮綜合研判,製定治療方案。

  5月末,鍾會(hui) 明陪著父子倆(lia) ,從(cong) 1500公裏外的黔東(dong) 南來到杭州。亮亮入住浙大二院後,醫護對他的情況有了更詳細了解,頸前部、胸背部、雙側(ce) 腋窩等處有大小不一且極具特征性的“牛奶咖啡斑”,加之病理診斷,明確了亮亮患了神經纖維瘤病。

  神經纖維瘤病,是基因突變導致的神經係統遺傳(chuan) 性腫瘤疾病,常累及全身多個(ge) 係統。

  第一次多學科疑難病例討論(MDT)隨即進行,口腔頜麵外科、血管外科、神經外科、耳鼻咽喉科、兒(er) 科等十多個(ge) 科室20多位專(zhuan) 家聚在一起。長達四個(ge) 多小時的MDT討論後,亮亮的治療方案確定了——因巨大的腫瘤和已經出現的呼吸影響、吞咽障礙,將外科手術作為(wei) 第一階段方案,後期輔助靶向藥物穩定效果,各科室專(zhuan) 家圍繞手術期的準備、治療、護理提出了詳細的意見。亮亮的父母立馬同意了治療方案。

  手術當日,多學科團隊經過十多個(ge) 小時的奮戰,克服了重重難關(guan) ,手術順利結束,切除的腫瘤重量約800g,實際測量大小超過20cm。

  術後,重症醫學與(yu) 護理團隊接過了守護亮亮的“接力棒”。手術過去一周多後,亮亮術區的腫脹逐步消退,麵部也逐漸對稱,氣道最狹窄處也由4mm擴展到了14mm,氣切套管已成功堵上。

  第三次、第四次、更多次MDT隨著亮亮術後的情況及時進行。整形外科、耳鼻咽喉科、營養(yang) 科、康複科等多學科動態調整方案,為(wei) 亮亮的術後恢複保駕護航。

  據悉,此次手術成功解除了巨大腫瘤對亮亮生命通道的壓迫,按照既定的治療方案,亮亮還將接受靶向治療,以進一步鞏固療效。(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