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大味至簡”的煎餅:闖完關東闖世界

發布時間:2022-07-01 15:2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吉林敦化7月1日電 (記者 郭佳)煎餅是尋常巷陌最易得的美食,尤其在中國東(dong) 北和山東(dong) 。從(cong) 一根小蔥到大魚大肉,煎餅似乎能包裹一切,豐(feng) 儉(jian) 由人,多寡隨意。從(cong) 販夫走卒到商賈巨富,煎餅愛好者極為(wei) 廣泛。上千年來,它像蒲公英一樣到處安家,甚至漂洋過海。

  50歲的陳長有每餐必有煎餅。小時家貧,陳媽媽常把煎餅塞進書(shu) 包當做午餐。媽媽手藝極好,鄰居們(men) 常常請她去家裏攤煎餅。煎餅甜香入喉也入心。幾十年後,陳長有製作的煎餅暢銷十多個(ge) 國家,人們(men) 叫他“煎餅大王”。

  兒(er) 子靠煎餅致富是陳媽媽始料未及的。煎餅本是山東(dong) 美食,闖關(guan) 東(dong) 時,陳家先祖靠著它走到東(dong) 北。煎餅便攜易保存,當時家家必備。在電視劇《闖關(guan) 東(dong) 》中,半張煎餅能救活一條人命。

  關(guan) 於(yu) 煎餅,蒲鬆齡有一段生動描寫(xie) :“圓如望月,大如銅鉦,薄似剡溪之紙,色似黃鶴之翎。”攤煎餅時,先將五穀磨成的麵糊倒在燒熱的圓形鏊子上,再用篪子(帶柄的木板)攤開,香味瞬間蒸騰而起,四十秒左右就能攤好。剛攤好的煎餅微酥,甜香最濃,放涼則變軟,可任意折疊,手撕齒咬格外筋道,然入口咀嚼又瞬間軟糯起來。

  東(dong) 北天氣涼爽,煎餅貯存時間長,香味又不易流失,食用方便,因此漸漸成了當地農(nong) 家最喜愛的主食之一。舊時逢年過節東(dong) 北人常常給遠方的親(qin) 友寄上幾摞煎餅。在網購發達的今天,這樣的習(xi) 俗也還是有的。

  陳長有的家鄉(xiang) 在吉林省敦化市青溝鄉(xiang) 同心村,極為(wei) 偏僻,但幾乎家家會(hui) 攤煎餅。自敦化市向長白山一帶,公路邊上的煎餅小店也極多。最初,陳長有的小店就開在路邊。

  2000年前後,正值中國農(nong) 村人口進城高潮,陳長有與(yu) 新婚妻子從(cong) 鄉(xiang) 下來到敦化市謀求更好發展,時間一長不免想念起媽媽的煎餅,而當時的城裏還買(mai) 不到像樣的煎餅。夫妻倆(lia) 認為(wei) 這是一個(ge) 機會(hui) ,於(yu) 是憑借家傳(chuan) 手藝,以一個(ge) 鏊子創業(ye) 。

  傳(chuan) 統煎餅多以粗糧為(wei) 原料,夫妻二人頗愛鑽研,大棗、紅豆、南瓜、巧克力、牛奶、草莓、蘋果、枸杞、人參、菠菜、芹菜……四十多種食材皆可入料,攤出來的煎餅顏色絢麗(li) ,味道各有千秋。隨著生意越來越火爆,他們(men) 建起了工廠。攤煎餅的工人在當地招聘,月薪五千元左右。

  時光流轉,煎餅不僅(jin) 口味更多元,吃法也悄然生變。從(cong) 前,人們(men) 喜歡用煎餅卷著菜吃,最起碼也得卷根兒(er) 蔥,但現在不一樣了,配飲料或空口吃更流行。陳長有與(yu) 時俱進,把煎餅做成小包裝,最小的僅(jin) 10克。有一次,女兒(er) 放學回家裝了一書(shu) 包零食,令他非常疑惑,原來同學們(men) 用“高價(jia) ”換走了她的煎餅。

  原是主食的煎餅一下子變成了零食,且大受年輕消費者青睞。不久之後,陳長有的煎餅不僅(jin) 成了航空配餐,還意外打開了國際市場。

  種類繁多的“長有煎餅”令外國人也感到好奇,有人還專(zhuan) 門跑到工廠參觀。他說,外國人愛野餐,煎餅再合適不過了。陳長有的煎餅賣到了日本、韓國、美國、澳大利亞(ya) 、意大利、越南等十多個(ge) 國家。日本人喜歡大棗煎餅,美國人則喜歡巧克力煎餅。

  如今,陳長有的工廠有四成煎餅出口國外。他不招業(ye) 務員,銷售全靠口碑。曾有一位外國買(mai) 家告訴他,他們(men) 喜歡這種原生態的食物,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食材原始的味道。

  中華美食烹飪技法向來繁複,如煎餅一樣質樸無華的實為(wei) 少數,可謂大味至簡。對美食的理解,中外在這張薄餅之上得以匯通。

  這些年,雖然企業(ye) 越做越大,但陳長有夫婦仍舊整日不離生產(chan) 車間,一刻不敢怠慢。“吃的人越多我壓力越大,流傳(chuan) 千年的美食不能在我手裏給搞壞了。”陳長有說。(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