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費支持政策不能鬆勁
稅費政策要保持支持力度,更好助力企業(ye) 紓困解難、穩住宏觀經濟大盤。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稅費政策和其他降成本政策要協同發力,加大對市場主體(ti) 的支持力度。實施方式應突出精準性和有效性,要精心組織實施,推動政策紅利直達企業(ye) ,讓市場主體(ti) 切實得到減負。
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是助企紓困、穩住宏觀經濟大盤的關(guan) 鍵性舉(ju) 措。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25日,已累計新增退稅減稅降費及緩稅緩費約2.58萬(wan) 億(yi) 元,預計上半年將達約2.86萬(wan) 億(yi) 元。這份“成績單”體(ti) 現出稅費支持政策靠前發力、落地見效,取得了預期效果。
今年實施的新的稅費支持政策呈現出規模性、精準性、組合式等特點,規模之大前所未有,超出社會(hui) 普遍預期,市場主體(ti) 對政策紅利也很期待。其中,作為(wei) “重頭戲”的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黨(dang) 中央、國務院要求“已確定的退稅任務上半年基本實施完畢”。為(wei) 此,有必要在年中進行盤點、總結,進而推動安排好下一步工作。
從(cong) 統計數據看,4月1日至6月25日,增值稅留抵退稅已有17033億(yi) 元退到納稅人賬戶,再加上一季度繼續實施此前出台的留抵退稅老政策1233億(yi) 元,已退到納稅人賬戶的退稅款達18266億(yi) 元,已確定的退稅任務基本實施完畢。其他方麵的政策,包括小規模納稅人階段性免征增值稅、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ye)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階段性降低失業(ye) 和工傷(shang) 保險費率等,實施效果也很明顯。
稅費支持政策的目的是助企紓困,除了看減稅退稅數據,還要看企業(ye) 感受,觀察對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有何影響。通過實施一係列政策,“減、免、緩、退”並用,真金白銀的政策紅利直達市場主體(ti) ,有力減輕了企業(ye) 稅費負擔,有效增加了企業(ye) 現金流。全國典型企業(ye) 問卷調查顯示,留抵退稅款主要用於(yu) 增加采購原材料、投資及研發支出、擴大投資規模、房租水電等日常運營支出等。可見政策起到了救急、“輸血”的作用,實實在在幫助企業(ye) 應對困難。
上半年稅費支持政策實施取得預期效果,下半年政策落實的任務依然艱巨。當前企業(ye) 特別是中小企業(ye) 壓力仍然較大,生產(chan) 經營麵臨(lin) 成本上升、需求收縮等不少困難,稅費政策要保持支持力度,更好助力企業(ye) 紓困解難、穩住宏觀經濟大盤。
一方麵,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今年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一共33項,既有階段性措施也有製度性安排,在落實好留抵退稅政策的同時,對其他各項減、免、緩等政策也要落實到位。下一步,還要重點實施一係列新的政策措施,包括新增7個(ge) 行業(ye) 留抵退稅、社保費階段性緩繳、加快出口退稅進度等。
同時,市場主體(ti) 麵臨(lin) 的困難是多方麵的,稅費政策和其他降成本政策要協同發力,提升政策效能,加大對市場主體(ti) 的支持力度。比如,對減免租金的房屋業(ye) 主,按規定減免房產(chan) 稅、城鎮土地使用稅;降低市場主體(ti) 用水用電用網等成本。此外,還可以通過“銀稅互動”,幫助企業(ye) 獲得融資支持。
另一方麵,在實施方式上突出精準性和有效性。要精心組織實施,推動政策紅利直達企業(ye) ,讓市場主體(ti) 切實得到減負,特別是針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服務業(ye) 等特殊困難行業(ye) 、中小微企業(ye) ,實施“精準滴灌”。留抵退稅方麵,繼續通過加強宣傳(chuan) 輔導,優(you) 化征管服務,推動政策落實更便捷。
行百裏者半九十。今年以來,包括稅費支持政策在內(nei) 的宏觀政策紅利充分發揮作用,下半年仍要保持力度、精準實施,全力保障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實現全年經濟發展達到較好水平。(經濟日報 曾金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