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累計發行量升至全球第二位 中國綠色債券市場增長勢頭強勁

發布時間:2022-07-05 11:04:00來源: 中國證券報

  連潤

  “截至2021年年底,我國綠色債(zhai) 券累計發行量躍升至全球第二位。”這是氣候債(zhai) 券倡議組織(CBI)與(yu) 中央國債(zhai) 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中債(zhai) 研發中心7月4日聯合發布的《中國綠色債(zhai) 券市場報告2021》中公布的數據。該報告預測,中國有望在2030年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峰,並預計在綠色金融政策進一步改革以及投資者需求上升的支持下,中國綠色債(zhai) 券市場的強勁增長勢頭將持續。

  市場地位穩步提升

  《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年底,中國綠色債(zhai) 券累計發行量為(wei) 1992億(yi) 美元(近1.3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躍升至全球第二位。中國綠色債(zhai) 券市場在2021年的發行量較上一年增加444億(yi) 美元(2863億(yi) 元人民幣),增幅186%,領先於(yu) 其他主要市場。

  發行人方麵,2021年,非金融企業(ye) 的綠色債(zhai) 券發行量首度超過金融企業(ye) ,在整體(ti) 綠色債(zhai) 券發行量中占比最大。《報告》顯示,2021年,非金融企業(ye) 的綠色債(zhai) 券發行量增長482%至312億(yi) 美元(約2011億(yi) 元人民幣),占整體(ti) 中國綠色債(zhai) 券市場發行量的46%。金融企業(ye) 發行量增長237%至240億(yi) 美元(約1550億(yi) 元人民幣),占整體(ti) 中國綠色債(zhai) 券市場發行量的35%。

  從(cong) 投向來看,2021年,近九成的綠色債(zhai) 券募集資金流向了可再生能源、低碳交通和低碳建築。《報告》顯示,其中,用於(yu) 可再生能源的募集資金占2021年中國綠色債(zhai) 券市場整體(ti) 募集資金(境內(nei) 外)的60.6%;用於(yu) 低碳交通的募集資金占中國整體(ti) 綠色債(zhai) 券發行量的18.8%;用於(yu) 低碳建築的募集資金增長83%至61億(yi) 美元(393億(yi) 元人民幣),占中國整體(ti) 綠色債(zhai) 券發行量的8.9%。

  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綠色債(zhai) 券發行量表現更突出。“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綠色債(zhai) 券發行量已位居世界第一。”氣候債(zhai) 券倡議組織中國區研究主管鄧曼姝在《報告》發布會(hui) 上稱。

  “盡管同比增長迅猛,但貼標綠色債(zhai) 券在中國總體(ti) 債(zhai) 券市場的占比隻有約1%,仍有巨大的增長空間。”《報告》認為(wei) 。

  為(wei) 實現碳中和目標奠定基礎

  “實現中國碳中和目標需要更大規模的投資幫助實體(ti) 經濟實現低碳、零碳轉型。實現碳中和目標不僅(jin) 需要綠色金融的推動,也需要其他金融工具引導資金支持更廣泛的轉型經濟活動。”《報告》認為(wei) 。

  《報告》提到,國際能源署表示,如果中國實現“十四五”規劃中列出的短期能源目標,將有望在2030年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峰,這一目標的實現取決(jue) 於(yu) 三個(ge) 關(guan) 鍵領域的進展,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以及減少煤炭使用。國際能源署還表示,到2060年,由於(yu) 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需要在2020年的基礎上增加7倍,中國的電力行業(ye) 才能實現二氧化碳淨零排放。

  《報告》預計,在綠色金融政策的進一步改革以及投資者需求增加的支持下,中國綠色債(zhai) 券市場的增長勢頭將持續。政策在標準製定、信息披露、激勵約束機製、產(chan) 品創新及國際合作等方麵的進一步完善將有利於(yu) 培育更大規模的市場,為(wei) 實現碳中和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

  “信息披露是直接融資市場健康發展的基石。”中央結算公司中債(zhai) 研發中心副總經理史禕認為(wei) ,對符合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標準的綠色債(zhai) 券,可考慮設立綠色發行通道,對其優(you) 先審批和注冊(ce) ,提高綠債(zhai) 的發行效率;對於(yu) 綠色信貸ABS也可按照中債(zhai) 綠色指標進行信息披露,對符合環境效益披露標準的給予政策優(you) 惠。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