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清除企業蛀蟲 從靠企吃企係列腐敗案入手開展專項整治

發布時間:2022-07-06 11:10:00來源: 中國紀檢監察報

  從(cong) 靠企吃企係列腐敗案入手開展專(zhuan) 項整治

  清除企業(ye) 蛀蟲 重塑政治生態

  本報記者 李文峰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下屬中國輕工業(ye) 品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輕公司”)原副總經理王暉接受審查調查;中輕公司原副總經理蘇東(dong) 涉嫌濫用職權、受賄犯罪被移送司法機關(guan) ;中輕新世紀公司原總經理吳冰犯受賄罪、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罪一審獲刑14年……連日來,中輕公司多名領導幹部連續被查處,在集團係統內(nei) 引發震動。

  作為(wei) 新中國成立後最早組建的全國骨幹外貿專(zhuan) 業(ye) 公司之一,中輕公司曾為(wei) 國家外貿事業(ye) 和經濟建設作出重要貢獻。然而,一段時間以來,個(ge) 別領導幹部背靠企業(ye) 資源,利用政府項目政策傾(qing) 斜、資金集中的優(you) 勢,靠企吃企、損公肥私,造成國有資產(chan) 重大損失。

  中輕公司係列腐敗案發生後,通用技術集團紀檢監察組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圍繞老問題、新表現,徹查違紀違法行為(wei) ,從(cong) 追贓挽損、防控風險、彌補漏洞、重塑生態等方麵同步發力,以專(zhuan) 項整治成效為(wei) 集團高質量發展提供紀律保障。

  靠企吃企:違規經營導致國有資產(chan) 巨額損失

  一片普通創可貼在采購合同中標價(jia) 畸高、同一批醫療器械反複交易隻簽貨單不走貨物……紀檢監察機關(guan) 在查辦吳冰案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觸目驚心。

  在擔任中輕新世紀公司總經理期間,吳冰以開展醫療器械貿易為(wei) 名,變相將公款借予他人開展融資業(ye) 務。為(wei) 提高貿易合同金額、填平賬務缺口,吳冰將合同涉及的部分醫療器械、耗材采購單價(jia) 提高至市場正常價(jia) 格數十甚至成百上千倍,造成上千萬(wan) 公款無法收回。

  在國企政策項目具體(ti) 操作落地過程中,一項規劃該不該做、怎麽(me) 做、做到什麽(me) 程度;一個(ge) 項目該不該批、批給誰、批多少經費,都有著嚴(yan) 格規範的審批程序規定和要求。“但在企業(ye) 決(jue) 策中,主要負責人往往扮演著關(guan) 鍵角色,特別是二三級公司的主要負責人擁有重要的話語權、裁量權、決(jue) 策權。”辦案人員介紹。

  以中輕旗下二級公司昆侖(lun) 公司為(wei) 例,在與(yu) 上、下遊企業(ye) 開展貿易往來過程中,昆侖(lun) 公司原負責人王某從(cong) 中嗅到了“商機”,通過私自設立中間公司,虛增交易環節,騙取貨物差價(jia) 。“實際上,王某的中間公司沒有貨物交割,僅(jin) 靠票據流轉,就賺取巨額差價(jia) 。”通用技術集團紀檢監察組審查調查一室主任邢光介紹,通過這種手段,王某從(cong) 中套取上千萬(wan) 元。

  中輕資源進出口公司是中輕下屬另一家二級公司,公司原總經理蘇東(dong) 在未經總公司審批同意的情況下,違規開展金屬矽業(ye) 務,利用銀行授信為(wei) 某公司提供融資,合作公司則出讓部分利潤點作為(wei) 融資回報。

  由於(yu) 外貿回款慢,蘇東(dong) 與(yu) 合作公司通過虛假的貨權轉移證明等單據虛增貿易額。然而,國資委曾明文規定,嚴(yan) 禁開展無商品實物、無貨權流轉或原地轉庫的融資性業(ye) 務。其後,合作公司資金鏈斷裂,給中輕資源公司造成巨大損失。

  除此之外,中輕公司多名涉案人員存在虛增公司利潤、違規開展出口賒銷、侵吞公款、違規經商辦企業(ye) 、私設小金庫等違紀違法問題。經查,中輕公司所屬資源公司、東(dong) 方公司、寧波公司、群星公司、新世紀公司、昆侖(lun) 公司等6家企業(ye) 共涉及違規經營投資問題36項,管理製度、生產(chan) 經營規定形同虛設,監督製衡機製完全失效。

  窩案串案:形成內(nei) 外、上下利益鏈條,破壞企業(ye) 內(nei) 部風氣

  作為(wei) 一家從(cong) 事外貿進出口的國有企業(ye) ,中輕公司業(ye) 務多元、對外商業(ye) 往來頻繁,加之人員管理、製度規範等多方麵因素的影響,結夥(huo) 作案成為(wei) 該係列職務犯罪案件的一個(ge) 重要特點。

  在挪用公款與(yu) 多家私營企業(ye) 簽訂醫療器械購銷協議後,作為(wei) 回報,吳冰按照所占用資金年化收益12%的比例從(cong) 私營企業(ye) 主處收取個(ge) 人回扣。為(wei) 了掩人耳目,吳冰與(yu) “白手套”企業(ye) 主約定回扣款由後者代為(wei) 保管並按照吳冰要求支出。5年間,吳冰共收取回扣3600餘(yu) 萬(wan) 元,用於(yu) 奢侈消費。

  除裏應外合勾結作案,部分處於(yu) 同一利益鏈條的公司管理人員互相串通、抱團腐敗,形成窩案串案。寧波中輕進出口有限公司原總經理喬(qiao) 賢平、原副總經理張靜、原業(ye) 務四部經理程寶儒利用管理公司展位的職務便利,私自對外轉賣展位,6年間共貪汙轉賣費用800餘(yu) 萬(wan) 元。

  作為(wei) 中輕公司外派到寧波公司的總經理和財務經理,喬(qiao) 賢平與(yu) 程寶儒工作上本應一人負責市場開發和業(ye) 務發展,一人做好財務管理,相互配合、相互監督,但二人隻有“配合”沒有監督,不僅(jin) 共同貪汙展位費,還合夥(huo) 謀劃做假賬,虛做利息收入以維持表麵業(ye) 績、評選A級企業(ye) ,嚴(yan) 重違反國家和公司財務規定。

  作為(wei) 國有企業(ye) 管理人員,本應珍惜國有資產(chan) 資源資金,發揮企業(ye) “穩定器”“壓艙石”的作用,但中輕公司少數幹部背靠企業(ye) 優(you) 勢,不僅(jin) 己身不正,還催生了損公肥私的惡劣風氣,一些年輕幹部上行下效、隨波逐流,形成破窗效應。

  深挖徹查:盯緊重要崗位和關(guan) 鍵環節,讓空轉製度落地

  翻看這起係列腐敗案的案卷,可以發現,集體(ti) 決(jue) 策製度不貫徹不執行,為(wei) 靠企吃企開了綠燈。崗位長期不輪轉、不交流,為(wei) 利益的固化、圈子文化的形成提供了便利。重業(ye) 務、重技術、輕黨(dang) 建,導致涉案人員紀法意識嚴(yan) 重缺失,走到今天這一步也就不足為(wei) 奇。

  “中輕公司下屬共28家二級子公司,其中21家境內(nei) 企業(ye) 、7家境外企業(ye) ,業(ye) 態複雜、人員分散,監督監管乏力。”邢光介紹,部分二、三級公司負責人行事作風“老板化”,一把手專(zhuan) 權擅勢、獨斷專(zhuan) 行,造成空轉式經營、“賭博式”上項目。

  中輕公司係列腐敗案發生後,通用技術集團黨(dang) 組、紀檢監察組對違規經營投資負有責任的5名公司時任領導人員進行追責,對下屬公司52人進行處理處分,其中5人已被移送司法機關(guan) ,另有多名幹部涉嫌違紀違法案件正在辦理中。

  為(wei) 落實對重要崗位和關(guan) 鍵環節人員的監管,中輕公司製發有關(guan) 幹部管理規定,對公司總部及所屬公司領導人員的職責權限、選拔任用程序標準、監督管理方式、提醒誡勉實施細節等進行明確和規範。

  針對財務管理和業(ye) 務經營風險,中輕公司落實不相容崗位分離原則,修訂完善六項財務製度,定期邀請外部機構進行審計,實行財務負責人委派製,二級公司財務負責人均由中輕公司選拔、任命、定期輪崗。

  在談到走上違紀違法道路的原因時,所有涉案幹部均提到自身紀律意識淡薄、法律觀念缺失,“不懂法、不學法”,自認為(wei) “職務級別不高,組織不會(hui) 注意到”“把權力當作個(ge) 人能力的體(ti) 現”,僥(jiao) 幸心理戰勝了理智,導致權力運行失控。喬(qiao) 賢平在業(ye) 務失敗被降低薪酬後,不僅(jin) 不考慮如何挽回損失,反而有意放鬆向欠債(zhai) 方追討債(zhai) 務的力度,以便向其索要錢款填補個(ge) 人收入缺口,完全喪(sang) 失了一名國企領導人員的紀法底線,其責任意識、職業(ye) 道德之缺失,對私欲追求之盲目可見一斑。

  為(wei) 上緊集團員工尤其是領導幹部的思想發條,充分發揮案件警示教育作用,中輕公司將廉政教育納入日常工作,圍繞發生的係列案件開展警示教育活動。

  中輕公司紀委書(shu) 記李超鋒介紹,公司成立了黨(dang) 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協調小組,多次召開專(zhuan) 題會(hui) ,分析查找廉潔風險點。“希望通過及時總結經驗,推動形成長效機製,不放過任何一個(ge) 問題、不忽視任何一個(ge) 環節、不留下任何一個(ge) 尾巴。”

  舉(ju) 一反三:多措並舉(ju) 、綜合施治,為(wei) 企業(ye) 高質量發展持續營造良好政治生態

  通用技術集團共有三大主業(ye) :裝備製造與(yu) 技術服務、醫藥醫療健康、貿易與(yu) 工程承包,分別對應“製造強國”戰略、“健康中國”戰略、“一帶一路”建設,責任重大,必須以良好政治生態保障公司高質量發展。

  以查辦中輕公司重點案件為(wei) 突破口,借助於(yu) 正在開展的靠企吃企專(zhuan) 項整治,通用技術集團紀檢監察組會(hui) 同戰略部、財務部、審計風控部、人力資源部等部門,針對不同業(ye) 態特點,對集團各領域違規違紀違法問題進行全麵深入清查。

  選取重點領域,聚焦共性問題開展督查。通用技術集團持續加大境外腐敗、民企掛靠國資、“影子股東(dong) ”等問題整治力度。為(wei) 整治利益輸送和設租尋租,集團選取8家國有股權轉讓和增資擴股較為(wei) 集中的二級公司、8家資產(chan) 並購項目較多的二級公司進行重點抽查,並不斷擴展抽查範圍。經過六輪內(nei) 部巡視,集團已實現對下屬二級公司巡視全覆蓋。

  既查老問題,又督新情況。集團紀檢監察組在嚴(yan) 肅查處違規經營投資、違規開展融資性貿易套取巨額國有資金、在公司購銷業(ye) 務中收受大額回扣等老問題的同時,著力查辦了集團某投資公司幹部低買(mai) 高賣基金套利、醫療板塊某公司幹部違規融資租賃等新型職務犯罪案件,去年以來共留置17名涉案人員,形成有力震懾。

  既要懲處,又要施治。聚焦突出問題,集團紀檢監察組推動製定修訂規章製度84項。例如,在境外國有資產(chan) 監管方麵,針對境外機構審批決(jue) 策、境外領導崗位和關(guan) 鍵人員管理製定相關(guan) 製度,規範境外資產(chan) 監管重點環節;在領導幹部廉潔用權方麵,製定插手幹預重大事項記錄製度,劃出領導幹部及其家屬禁業(ye) 範圍,規範經商辦企業(ye) 行為(wei) 。“保持高壓懲治,不僅(jin) 是為(wei) 了築牢底線、加固後牆,更是為(wei) 了表明我們(men) 深入整治靠企吃企的堅定決(jue) 心和態度,為(wei) 企業(ye) 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政治生態。”通用技術集團紀檢監察組組長王會(hui) 傑說。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