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戰“疫”記:“誌願紅”的暖心與堅守
(抗擊新冠肺炎)福建戰“疫”記:“誌願紅”的暖心與(yu) 堅守
中新網寧德7月11日電 (林榕生 褚子強)“在卡口每天都有熱心人送來冰袋、冷飲、礦泉水、早餐等,常常都是沒來得及說聲謝謝,對方已經轉身離開。”福建省寧德市台港澳辦黨(dang) 員突擊隊誌願者王蘭(lan) 10日對記者說,雖然酷夏猛如虎,但常有清風拂心房,覺得再苦再累都值得。
自7月3日寧德市霞浦縣發現1例陽性病例以來,寧德市已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16例,無症狀感染者62例。
7月6日,王蘭(lan) 接到馳援霞浦的通知,簡單收拾完行李後,便前往集合點集中出發。
王蘭(lan) 告訴記者,她所在的市直機關(guan) 下沉金山百花臨(lin) 時黨(dang) 支部負責的是鬆港街道金山小區,主要職責是配合屬地健全工作網格、協助人員排查、嚴(yan) 格區域管控、配合組織核酸檢測、開展健康監測、聯係服務民眾(zhong) 、深入宣傳(chuan) 引導等工作。
金山小區是商住小區,流動人口多,小區環境破舊、租戶成分複雜。該小區住著霞浦縣疫情防控保供人員、支援防疫工作人員、美團騎手等,每天進出千人次,需要對每一個(ge) 人員、每一部車輛進行查驗、登記,還要麵對民眾(zhong) 的不理解而產(chan) 生的不滿情緒,成為(wei) 保障卡口出入規範有序的一道難題。
“還記得7月8日上午,是我們(men) 設置卡口後的第一天值守,民眾(zhong) 很不適應隻進不出的防疫政策,我和同事們(men) 連續8個(ge) 小時在烈日下不厭其煩地跟它們(men) 耐心宣傳(chuan) 防疫政策,逐一查驗、登記進出人員、車輛的相關(guan) 證件、健康碼等信息,一天下來衣服沒幹過,臉也被曬成了‘豬肝紅’。”王蘭(lan) 講道,民眾(zhong) 從(cong) 不適應、試圖“闖關(guan) ”到今天的逐步理解、逐步配合,感覺到雖然累,但值得。
疫情下的霞浦,在自覺、自願和自發成為(wei) 防疫誌願者的隊列中,到處都有一抹暖心且堅毅的“誌願紅”。他們(men) 默默付出,“疫”無反顧、衝(chong) 向一線,築起一道靚麗(li) 的戰“疫”風景線。
“大家趕緊起來,一會(hui) 要進行核酸檢測了,我們(men) 要提前做好維持秩序的準備。”一聲急促的叫喊在誌願者休息區響起,微信聯係群也在同步通知。一陣簡潔高效的整理之後,誌願者們(men) 用最快的速度集結,準備協助醫務人員進行采樣。
“請按一米線站好,保持安全距離”“來,小朋友手伸出來,給阿姨測一下”……在霞浦縣中茵蔚藍國際小區內(nei) ,數千名居民們(men) 聽從(cong) 誌願者的指揮,有序進行核酸采樣,汗水浸透“大白”,一份穩定的背後是十多名誌願者不懈的堅守。
來自寧德市蕉城區的誌願者王步旺告訴記者,該小區一共有4000多人,人流量大,為(wei) 做好他們(men) 的核酸采樣工作,他們(men) 要求工作人員提前十五分鍾做好準備,一定要讓居民們(men) 嚴(yan) 格按照防疫要求進行采樣。
連日來,為(wei) 切實保障民眾(zhong) 身體(ti) 健康和生命安全,霞浦縣多次開展區域核酸檢測。“我們(men) 都不敢睡太死,核酸采樣工作是一定要嚴(yan) 格對待的,一個(ge) 鬧鍾不夠,我們(men) 就設好幾個(ge) 。”王步旺稱,夜間采樣也不是第一次了,他們(men) 的身體(ti) 就像形成了條件反射,隻要時間一到,都會(hui) 自動醒來。
核酸檢測、入戶動員、防疫宣傳(chuan) 、遞送物資……這些都是誌願者們(men) 的常規工作。當記者見到蕉城區誌願者劉曉東(dong) 時,他正在幫助同伴,對外來物品進行消毒。來到中茵蔚藍國際小區的這一天,他隻睡了3個(ge) 小時左右,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讓他不敢閉眼,化身“拚命三郎”,日夜奮鬥在防疫戰線上。
據劉曉東(dong) 介紹,每個(ge) 誌願者都處在連軸轉的狀態,睡眠時間幾乎每天不足4小時。“我們(men) 一停就意味著很多工作要停下,我隻是一個(ge) 普通的誌願者,在這條戰線上,這樣的同事有很多,防疫刻不容緩。”
誌願者辛苦的付出,也得到了小區居民們(men) 的誇讚。小區居民王大爺稱,每一樣工作他們(men) 都會(hui) 很在意我們(men) 的想法,而且不怕苦、不怕累,一直在工作,打地鋪,睡草席,他們(men) 沒有一句怨言。
王大爺還告訴記者,誌願者們(men) 除了做好常規工作,還非常關(guan) 注孕產(chan) 婦、急危重症患者、老弱殘等特殊群體(ti) 的身體(ti) 情況,並時常在居民與(yu) 物業(ye) 起爭(zheng) 執的時候出麵調解,穩定居民情緒,現在左右鄰裏之間都非常喜歡他們(men) 。(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