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國外疫情反彈明顯 外防輸入需更加科學精準

發布時間:2022-07-11 15:59:00來源: 科技日報

  ◎本報記者 張佳星

  “個(ge) 別入境人員在解除集中隔離後沒有嚴(yan) 格執行3天居家健康監測,甚至外出聚餐。”在7月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新聞發布會(hui) 上,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雷正龍通報了疾控專(zhuan) 家對此前出現入境人員解除隔離後檢出陽性情況的調查分析結果。他表示,個(ge) 別入境人員集中隔離點在管理上還存在薄弱環節和風險隱患,這些將增加感染新冠病毒的入境人員引發本土疫情的風險。

  “7+3”管控政策不是放鬆要求

  當前,第九版防控方案將入境人員管控措施由原來的“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7天居家健康監測”調整為(wei) “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3天居家健康監測”。

  雷正龍介紹,前期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綜合組在部分口岸城市開展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優(you) 化試點研究工作,發現奧密克戎變異株平均潛伏期進一步縮短,多為(wei) 2—4天,絕大部分都能在7天內(nei) 檢出。基於(yu) 試點研究結果和國內(nei) 多地的疫情防控實踐,第九版防控方案對入境人員的隔離管控時間進行了優(you) 化調整。

  “近期我國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yan) 峻,國外疫情反彈明顯,各地應嚴(yan) 防境外輸入病例引起本土疫情,同時要提升本土聚集性疫情應急處置能力。”雷正龍強調,“7+3”管控政策不是放鬆要求,而是要求管理更加規範嚴(yan) 格、防控更加高效。

  嚴(yan) 密防範奧密克戎BA.4和BA.5

  針對如何防範奧密克戎BA.4和BA.5等新變異株造成的疫情,雷正龍表示,麵對嚴(yan) 峻複雜的疫情形勢,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綜合組已部署各地進一步強化外防輸入工作。

  雷正龍介紹,一是加強口岸高風險崗位人員閉環管理。要求強化各單位落實高風險崗位人員集中居住、閉環管理等措施。二是加強入境物品、客運航空器等風險防範。三是加強入境人員隔離管控。四是加強口岸城市疫情防控。指導重點場所、重點機構切實加強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

  海關(guan) 總署衛生檢疫司副司長李政良表示,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的規定,海關(guan) 將繼續嚴(yan) 格做好口岸疫情防控的各項工作,對入境人員開展健康申明卡核驗、體(ti) 溫監測、采樣檢測、移交轉運等各項措施,認真做好對航空器、船舶等入境交通工具的登臨(lin) 檢疫,嚴(yan) 格做好入境客運航空器及各類高風險交通工具終末消毒的監督工作。

  優(you) 化流程更加科學精準

  據介紹,原來對入境人員需要進行“雙采雙檢”,現在僅(jin) 需單管采集上呼吸道標本,不再采集鼻咽拭子,同時入境人員涉新冠血液樣本檢測的要求也被取消。

  此外,海關(guan) 還優(you) 化了入境貨運航空器登臨(lin) 布控比例,基於(yu) 風險分析對部分貨運航空器取消登臨(lin) 檢疫布控,進一步縮短貨運航空器通關(guan) 時間;進口物品防控措施也得到進一步優(you) 化,通過綜合研判進口非冷鏈物品被汙染的風險,分級分類采取預防性消毒或放行措施,避免不必要作業(ye) 。

  針對如何防控口岸城市發生進口冷鏈食品相關(guan) 疫情的問題,李政良表示,從(cong) 全國口岸檢出情況看,雖然全球疫情居高不下,但近期進口冷鏈食品檢出陽性的數量大幅下降。海關(guan) 通過抽樣檢測嚴(yan) 格監測源頭防範汙染,並嚴(yan) 格監督口岸環節預防性消毒工作。今年上半年,海關(guan) 監督全國口岸環節預防性消毒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4585萬(wan) 件。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