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夏季常見病?聽聽三甲醫院中醫怎麽說
如何避免夏季常見病?聽聽三甲醫院中醫怎麽(me) 說
夏季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季節。烈日炎炎,人們(men) 經常感到胃口不佳,疲倦煩躁。貪涼熬夜等生活習(xi) 慣也使很多疾病不請自來。在夏日科學養(yang) 生,不僅(jin) 可以預防常見疾病,還能夠起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那麽(me) 夏日養(yang) 生應該注意什麽(me) ?哪些事情需要避免?
安享夏日,調和脾胃是關(guan) 鍵
古代著名醫學家李東(dong) 垣在《脾胃論》中指出,“脾胃內(nei) 傷(shang) ,百病由生”。中醫認為(wei) ,脾胃功能在所有的髒腑功能中占據主要地位,脾胃是“後天之本”。然而,夏天人們(men) 為(wei) 了解暑,很喜歡吃生冷食物,冰啤酒、冰淇淩、冰西瓜都是夏日的常備吃食。中日友好醫院中醫脾胃病科副主任張喆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吃涼的食物會(hui) 對脾胃造成傷(shang) 害,導致脾胃虛弱,應盡量避免。
張喆解釋說,脾胃虛弱主要表現為(wei) 食欲不振、疲憊無力,有些人可能會(hui) 感到反酸、燒心、腹脹,有些人甚至會(hui) 有大便清稀、大便排出不暢、大便黏膩等表現。除脾胃虛弱外,喝大量冰啤酒還可能誘發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等一係列疾病,所以夏天應避免吃過涼食物。張喆建議,從(cong) 冰箱裏拿出的西瓜或飲料,應先放置十幾分鍾,待溫度和室溫接近後再食用。在吃海鮮時,可以搭配紫蘇,飲用薑茶或少量黃酒,以糾正寒邪。
如果因食用寒涼食物而脾胃受到損傷(shang) ,就需要使用中藥進行調理,比如脾胃虛寒的情況可以選擇附子理中丸,寒熱錯雜的情況可以使用半夏瀉心湯等。要根據病人具體(ti) 表現和兼夾情況,辨證施治,進行個(ge) 體(ti) 化治療。
養(yang) 護消化道,避免被“喚醒”的“難言之隱”
俗話說“十人九痔”。痔瘡是常見的肛腸疾病,發病率很高。中日友好醫院肛腸科一部主任王晏美向記者介紹,痔瘡約占肛腸疾病的90%,中國目前有約5億(yi) 痔瘡患者,但大部分人的痔瘡處於(yu) “沉睡”狀態,患者沒有感知。然而夏天是個(ge) 特殊的季節,此時痔瘡很容易被“喚醒”。在夏季,不良飲食習(xi) 慣和生活習(xi) 慣都可能導致痔瘡“醒”來。
很多人喜歡在夏天吃辛辣食物,麻辣小龍蝦、辣炒田螺、辣炒花蛤等都是夏季夜宵的“標配”,殊不知,“飽了口福”卻“苦了出口”。王晏美解釋說,由於(yu) 辣椒素不能被人體(ti) 吸收,吃進去的辣椒素最後全部聚集到肛周,刺激肛周末梢血管,造成血管擴張,導致痔瘡發作。此外,夏天也是消化道疾病高發的季節,拉肚子或大便黏膩的現象經常出現,這些情況都很容易誘發痔瘡。
痔瘡發作應該怎麽(me) 辦呢?王晏美介紹,可以通過飲食來調整或用藥物進行治療。對於(yu) 輕度痔瘡,可以在溫水中加入花椒、鹽、明礬和醋,洗泡幾次,就可以消腫止痛。如果痔瘡腫得很厲害,應去醫院評估是否需要手術治療。
王晏美告訴記者,消化道是人體(ti) 最大的免疫係統,如果消化道出現問題,可能會(hui) 誘發很多疾病,常見的“三高”、腫瘤等疾病都與(yu) 消化道有關(guan) 。夏天是消化道疾病高發的季節,在夏天養(yang) 護消化道,避免免疫力降低至關(guan) 重要。
那麽(me) 應該如何在夏天保養(yang) 消化道,預防相關(guan) 疾病呢?王晏美送給大家八個(ge) 字:保暖、口淡、心靜、午休。
首先要注意保暖。夏天雖然天氣炎熱,但是體(ti) 質陽虛、腸道不好的人吹空調、吃生冷食物很容易拉肚子,所以即使在夏天也要注意保暖。保暖的重點是肚子,即使天氣再熱,晚上睡覺也要蓋好肚子,睡覺時尤其要避免空調直吹。
其次要口淡。很多人喜歡在夏天吃燒烤或油炸食物,但其實夏天陽氣外露,脾胃消化功能減弱,燒烤或油炸食物不好消化,會(hui) 增加脾胃負擔,造成疾病發生。王晏美建議,夏天應該吃健脾祛濕的食物,例如紅豆、薏米、蓮子、蓮藕、木耳、芡實等。清淡的食物對保養(yang) 腸道非常有益。
第三要心靜。俗話說“心靜自然涼”,然而人們(men) 在夏季肝火和心火都比較旺盛。肝火旺,則會(hui) 脾虛,所以生氣後會(hui) 吃不下飯。在夏天生一場氣就得了肛周疾病,一點都不稀奇。王晏美說,臨(lin) 床確有病人在吵架第二天就得了肛周膿腫,這是因為(wei) 生氣造成了腸道菌群失衡。“所以夏天一定要管好自己的情緒,這是對消化道最好的嗬護。”
最後要午休。夏天日照時間長,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情況,對健康不利。有些人晚上愛熬夜,吃夜宵,對消化道和整體(ti) 健康更是有害。午飯後打個(ge) 盹,即使隻有10-20分鍾,對消化道的保養(yang) 和整個(ge) 身體(ti) 健康也都很有好處。
夏季養(yang) 肺,避免“秋後算賬”
中醫認為(wei) ,夏季是養(yang) 肺的黃金期。呼吸係統疾病症狀在夏季會(hui) 有所緩解,中日友好醫院中醫肺病一部主任張紓難說,如果夏天忽視呼吸係統疾病的治療,必會(hui) 遭到“秋後算賬”,疾病會(hui) 加倍發作。所以夏天雖然是疾病緩解期,但依然要重視養(yang) 肺。
張紓難特別指出,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空調在夏天廣泛使用,所以呼吸道疾病在夏天也依然會(hui) 有發作和加重的現象。呼吸道疾病在秋冬容易發作和加重,是因為(wei) 在秋冬病人自身體(ti) 內(nei) 陽氣不足的關(guan) 係。“冬病夏治”的理念,就是利用夏天自然界陽氣最旺盛的時候,用藥劑、貼敷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把人體(ti) 內(nei) 陽氣的“閘門”打開。
夏天養(yang) 肺的要點在於(yu) ,首先要維持平時的治療,需要長期用藥的人,不能因為(wei) 病症緩解而停止規律用藥;其次要利用夏天這個(ge) 大好時機,冬病夏治,這樣能夠起到事半功倍、四兩(liang) 撥千斤的效果。
風濕病人群夏日注意“三防”
中日友好醫院中醫風濕病科主任陶慶文告訴記者,風濕病人群夏天要格外注意“三防”:防風、防冷、防日曬。
陶慶文說,過去為(wei) 了納涼,人們(men) 喜歡吹過堂風,這種方式已經造成了既往很多關(guan) 節、肌肉疾病患者發病和病情加重。現在,人們(men) 喜歡吹空調,空調其實是另一種過堂風,會(hui) 對軟組織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在開空調的情況下,一定要加強對肢體(ti) 和關(guan) 節的防護。
夏日氣溫高,動輒大汗淋漓,很多人喜歡喝一杯冰鎮飲料,吃一塊冰鎮西瓜來解暑,但生冷食物很可能損壞脾胃,使腸道菌群發生變化,而腸道菌群又與(yu) 免疫功能密切相關(guan) 。陶慶文強調,風濕病人群在夏天尤其要遠離生冷,吃冰鎮食物一定要注意適度。
俗話說“曬曬更健康”。陽光可以幫助人體(ti) 獲得維生素D,而維生素D又很好地參與(yu) 了骨骼的形成,對鈣磷代謝很有益處。正常人需要一定的日曬,風濕病人群也不例外,但曬太陽也要注意“適度”。適量的陽光對人體(ti) 有益,過度曬太陽就會(hui) 造成傷(shang) 害,可能會(hui) 造成日光性皮炎。陶慶文建議風濕病患者,夏天曬太陽需要選擇合適的時間段,比如早上6點到10點,下午4點到6點,在紫外線不太強、日曬不太厲害的時候,適當進行室外活動。
此外,對光敏感的人群要特別注意紫外線引起免疫係統異常,造成自身炎症反應加重。“比如紅斑狼瘡患者,光敏感可能造成狼瘡活動性增加,這部分人群要特別注意防止紫外線刺激,做好防護,比如戴寬簷帽、戴墨鏡、塗抹防曬霜等,以減少紫外線對免疫係統的影響。”
夏季怎麽(me) 運動對膝關(guan) 節最有利
夏季是一個(ge) 便於(yu) 運動的季節,也是運動傷(shang) 高發的季節。在中日友好醫院針灸科主任李石良看來,夏季最好的運動方式是遊泳。“遊泳最大的優(you) 勢是可以避免膝關(guan) 節損傷(shang) ,尤其是體(ti) 重較大、年齡較大的朋友更適合。”
健步走是這些年來相當流行的一種健身方式,很多人喜歡下班後在家附近走一走,認為(wei) 這樣對健康有益。李石良指出,體(ti) 重過大的人、年齡偏大的人以及平時沒有鍛煉習(xi) 慣的人都不適合健步走這種運動方式。因為(wei) 體(ti) 重過大的人在走路時,尤其在偏硬的步道上走路時,膝關(guan) 節受到的衝(chong) 擊很厲害;平時沒有鍛煉習(xi) 慣的人突然心血來潮健步走,很容易出現膝關(guan) 節受傷(shang) 的情況;年齡大的人健步走也要量力而行,觀察自己第二天的反應,如果第二天覺得膝關(guan) 節不舒服,酸脹或疼痛,說明活動量偏大,需要減少步數。
李石良建議,健康人健步走時也要注意步速和步幅,不要過快。如果出現膝關(guan) 節疼痛現象,要立刻停止運動,以免加重病情。輕度的運動損傷(shang) ,比如滑膜刺激、肌肉筋膜拉傷(shang) 等,休息一周後,大概率可以自行恢複;如果休息一周後還不見好,就要去醫院檢查。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夏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