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天下裘都”的振興探索:花開生“金銀”鋪就致富路
中新網衡水7月12日電 (郝燁 崔誌平 田雨婕)夏日,萬(wan) 物並秀。在河北省衡水市棗強縣大營鎮楊白塔村金銀花種植基地裏,田野披著綠裝,鬱鬱蔥蔥,明媚而珍貴。
7月,大營鎮近2000畝(mu) 金銀花進入除草和防澇階段。每日一早,楊白塔村種植戶薄振祥都會(hui) 來到金銀花田裏進行打理。“我家種了3.6畝(mu) 的金銀花,去年賣了2.6萬(wan) 元。我自己也在合作社上班,有了雙份收益,光景越過越好。”盤算著金銀花的發展前景,薄振祥充滿了期待。
為(wei) 講好中國故事,展現中國特色小鎮的人文之美、自然之美、產(chan) 業(ye) 之美,由中國新聞社河北分社、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組織開展的“文化旅遊看河北——你不知道的特色小鎮”媒體(ti) 行活動,自9日起陸續走進河北10座特色小鎮,領略大河之北的別樣風情。
花開生“金銀” 激活產(chan) 業(ye) 切入點
衡水市棗強縣大營鎮,是全國聞名的“天下裘都”“皮草之鄉(xiang) ”。近年來皮毛產(chan) 業(ye) 下行,為(wei) 尋找新的產(chan) 業(ye) 切入點,推動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當地將金銀花種植作為(wei) 增加農(nong) 民收入、壯大經濟的特色產(chan) 業(ye) 之一,讓它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大顯身手”。
一早,走進衡水市育鑫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種植戶楊祥朋一邊嫻熟地將采摘完的金銀花裝上手推車,一邊盤算著今年的收成,“這兩(liang) 年,金銀花價(jia) 格好,銷路不用愁,去年我家種了15畝(mu) 金銀花,今年擴大規模,種了21畝(mu) ,一經出售就能變現,我們(men) 種植的積極性更高了。”
一旁的種植戶王平望著眼前成方連片的金銀花田更是躊躇滿誌,“這兩(liang) 年,鎮上規模化種植金銀花,不僅(jin) 讓我們(men) 端上了‘金飯碗’‘銀飯碗’,還讓周邊1000多名鄉(xiang) 親(qin) 在家門口就業(ye) ,金銀花種植一定會(hui) ‘芝麻開花節節高’。”
據介紹,2020年開始,大營鎮就按照《棗強縣2020年產(chan) 業(ye) 扶貧計劃》關(guan) 於(yu) 實施“三花一林”產(chan) 業(ye) 項目要求,采取“林下借地、托管運營、鄉(xiang) 鎮統籌、收益共享”的模式,與(yu) 種植合作社合作,在邢德路沿線按照“林花套種”的種植模式發展金銀花種植項目,取得明顯成效。
衡水市育鑫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薄國朝介紹稱,幾年來,合作社在大營鎮托管了1948畝(mu) 扶貧金銀花。今年合作社的金銀花已經到了豐(feng) 產(chan) 期,畝(mu) 掙過萬(wan) 不是問題。下一步,他們(men) 將提升標準化生產(chan) 水平,投資建設金銀花深加工項目,延伸產(chan) 業(ye) 鏈條,增加產(chan) 品附加值,把金銀花項目做大做強,為(wei) 農(nong) 民增收、鄉(xiang) 村振興(xing) 作貢獻。
深度融合開出振興(xing) “致富花”
除了積極籌劃金銀花生產(chan) 基地,棗強縣還計劃在生態旅遊區栽植金銀花,每年6月至10月的開花期,讓遊客在遊覽山水的同時,又能聞花香、采花茶、泡茶飲,實現一二三產(chan) 深度融合。
與(yu) 此同時,為(wei) 讓金銀花成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希望之花”,當地還專(zhuan) 門製訂了有效措施,規避風險。棗強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副局長鄭振健說,棗強縣通過創新“資產(chan) 收益”和“聯農(nong) 帶貧”模式,解決(jue) 好主體(ti) 責任和收益分配問題;用好“沿路沿線、規模大方、房前屋後”,著力解決(jue) 好種植用地問題;與(yu) 企業(ye) 簽訂了合作協議,在棗強成立了分公司,安排技術人員跟蹤指導,簽訂產(chan) 品回收合同,實行保底價(jia) 格。
短短幾年,金銀花產(chan) 業(ye) 讓棗強大地遍地生出“致富花”。官方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棗強全縣共種植金銀花10598畝(mu) ,預計今年總收入將超3000萬(wan) 元。
大營鎮鎮長安長寶表示,發展金銀花產(chan) 業(ye) 可加速脫貧攻堅進程,鞏固現有扶貧成果,能讓貧困戶獲得長期、穩定的收益。該產(chan) 業(ye) 在大營鎮已經成形,前景可期。下一步,將繼續做大做強金銀花產(chan) 業(ye) ,不斷提升覆蓋率和收益率,帶領群眾(zhong) 走好這條致富路。(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