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不化”“烤不融”的網紅冰淇淋到底是怎麽回事?
天氣越來越熱了,雪糕、冰淇淋就成了很多人解暑的首選。然而最近,網紅冰淇淋雪糕上了個(ge) 熱搜。近日,有網友發文稱這款網紅冰淇淋品牌旗下的海鹽口味雪糕在31℃的室溫下放置近一小時後,仍然沒有完全融化。對此有人表示“雪糕不容易融化都是因為(wei) 加了食用膠”,更有甚者說這款雪糕連火烤都烤不化。
那麽(me) ,“不化”的冰淇淋、雪糕究竟是怎麽(me) 回事?是因為(wei) 加了很多食用膠嗎?添加劑對於(yu) 冰淇淋有什麽(me) 影響?會(hui) 對人體(ti) 健康有損害嗎?還能吃嗎?
雪糕沒有化成水樣
因為(wei) 本身含水量偏低、固形物含量高
有人說雪糕放了一個(ge) 小時都沒化。不知道大家看到的感受如何,我的第一反應:這還沒化啊?明顯是化了的,隻是沒有很多水。
為(wei) 什麽(me) 雪糕沒有化成水樣?因為(wei) 它本身的水就相對少。這款雪糕蛋白質含量高,有6%左右,固形物含量高,含水量相對就會(hui) 較低,所以即使化了也不會(hui) 成為(wei) 一攤水,跟增稠劑、食用膠並沒有啥關(guan) 係。
總固形物是食品行業(ye) 的一個(ge) 技術指標,反映食品的可溶性固形物和不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冰淇淋的總固形物含量,也叫冰淇淋的總幹物質含量,就是說在冰淇淋中除去水分以外的所有物質的統稱。
查看這款雪糕的產(chan) 品配方可以發現,它使用的主要成分為(wei) 牛奶、稀奶油、椰漿、煉乳、全脂奶粉、冰蛋黃等。乳製品(包括牛奶、奶油、煉乳、奶粉等)的含量是很高的,蛋白質含量達到了6.3%。
可能很多人不好理解,我給大家分享一個(ge) 生活中的小例子。我們(men) 家孩子喜歡吃冰淇淋,但是以前會(hui) 覺得冰淇淋不太健康。所以我會(hui) 把家裏的奶酪棒凍起來,當冰淇淋給孩子吃。
乳化劑、增稠劑賦予冰淇淋口感
但不是越多效果越好
有人說,冰淇淋、雪糕越不容易化,說明它所含的添加劑越多,這是真的嗎?
乳化劑能提高原料的均勻性和穩定性,這樣在凝凍的時候才不會(hui) 形成不均一的冰碴。它還能抓住原料中的脂肪小顆粒,鎖住微小的氣泡,最終形成柔軟細膩的口感;增稠劑可讓原料顯得更黏稠,常用的包括黃原膠、卡拉膠、瓜爾膠等,它的作用是在凝凍的過程中改變水的結晶形態,也能讓融化的冰淇淋仍然黏附在表麵,而不是滴得到處都是。
這幾種添加劑聯合使用除了可以賦予冰淇淋爽滑的口感,還能增強冰淇淋的抗融性,延緩融化速率、防止過快融化塌落。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添加劑使用越多越好。添加劑的使用量具體(ti) 還是得看配料及生產(chan) 工藝。從(cong) 以往相關(guan) 的工藝研究結果來看,通常都有一個(ge) 臨(lin) 界點。在一定工藝條件下,適當使用增稠劑等食品添加劑可以延長融化時間,但是超過後就起不到什麽(me) 作用了,考慮到口味和成本,廠家也不會(hui) 過多添加了。
冰淇淋裏的添加劑對人體(ti) 有害?
隻要符合標準不用過分擔心
大家最擔心的是加了增稠劑、食用膠不安全。實際上,常用的增稠劑、食用膠都是膳食纖維,非常安全,真的不用擔心。中國目前批準使用的增稠劑品種有30多種,這其中帶有“膠”字的大約有20種左右。它們(men) 大多來自我們(men) 經常吃的一些植物,尤其是豆科植物,還有一些來自微生物和動物,大家看看,平時是不是還有吃過的。
植物:刺雲(yun) 實膠、刺槐豆膠、果膠、瓜爾膠、亞(ya) 麻籽膠、決(jue) 明膠、羅望子多糖膠、沙蒿膠、田菁膠、皂莢糖膠、阿拉伯膠。
藻類:卡拉膠、海蘿膠。
微生物:黃原膠、可得然膠、結冷膠。
動物:明膠、紫膠(蟲膠)。
其實,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歸根結底是要看用了多大的量和吃了多少。隻要符合標準的要求,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大家千萬(wan) 不要再對食品添加劑有什麽(me) 誤解了。以乳化劑為(wei) 例,國際上通用的乳化劑大概有70種左右,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nong) 組織(FA0/WHO)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JECFA)對食品乳化劑進行安全性評價(jia) ,結果顯示,這些乳化劑大多都很安全,絕大部分甚至都沒有對每日容許攝入量(ADI)進行限製,合理使用並不會(hui) 對健康產(chan) 生危害。
如果你仍然擔心冰淇淋和雪糕中的添加劑太多,那不妨試一試在家自製凍冰棍,更安心一些。
文/阮光鋒(食品與(yu) 營養(yang) 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