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配置人民幣資產加速 看好中國經濟穩增長前景
本報記者 劉 琪
見習(xi) 記者 韓 昱
中國人民銀行(下稱“央行”)日前公布了2022年上半年金融數據,融資總量與(yu) 結構均向好。尤其是6月份的新增信貸、社融增量均大幅超出季節性水平。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半年的金融數據反映了穩經濟舉(ju) 措加快發力顯效,金融對實體(ti) 經濟支持力度增強,經濟持續複蘇向好。
在國內(nei) 經濟持續複蘇的情況下,人民幣資產(chan) 對海外資金的吸引力也持續走強。近期海外最大的中國股票ETF吸引海外資金流入創新高,成為(wei) 全球市場一抹靚麗(li) 的風景線。
下半年經濟有望加速複蘇
央行數據顯示,6月份的社會(hui) 融資規模增量達到5.17萬(wan) 億(yi) 元,比上年同期多1.47萬(wan) 億(yi) 元,6月末的社會(hui) 融資規模存量也同比增長10.8%。
“社融增量超預期,將對下半年經濟恢複產(chan) 生積極的提振效應。”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半年國內(nei) 新增政府債(zhai) 券規模已完成全年目標的70%左右,進度比2021年同期快一倍以上,基建投資有望在三季度加速,預計達到兩(liang) 位數增長,引領經濟複蘇。”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下半年經濟的回升將是一個(ge) 逐級遞進的過程。穩增長政策的效果預計將在三季度突出體(ti) 現,財政支出提速,基建投資也將迎來年內(nei) 高點。工業(ye) 生產(chan) 將率先反彈,消費、服務業(ye) 、地產(chan) 銷售等也會(hui) 進入回升過程。一攬子政策在第三季度的集中顯效,將改善經濟循環,預計第四季度經濟增速將達到全年高點。
外資加倉(cang) 人民幣資產(chan)
在國內(nei) 經濟持續向好的背景下,人民幣資產(chan) 得到外資青睞。
據ETF.com數據顯示,貝萊德旗下的中國股票ETF MCHI最新規模達到85.6億(yi) 美元,已是海外最大的中國股票ETF,自6月份以來吸收資金淨流入超過14億(yi) 美元,並在6月30日創下新高,單日淨流入3.33億(yi) 美元,約22.35億(yi) 人民幣。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多家外資機構也紛紛唱多人民幣資產(chan) 。其中,花旗將中國股票評級上調為(wei) 超配,瑞銀、美銀、摩根大通也表示一致看好。
據中國銀行6月份發布的2021年《人民幣國際化白皮書(shu) 》顯示,在針對全球3400多家企業(ye) 機構展開的問卷調查中,境外金融機構增持人民幣金融資產(chan) 的意向積極,61.3%的受訪境外金融機構表示,將增加人民幣計價(jia) 金融資產(chan) 的配置,較2020年的調查結果提升了9個(ge) 百分點。
溫彬表示,隨著中國經濟企穩向好,人民幣在外匯儲(chu) 備中的占比將進一步提高,境外投資者也會(hui) 進一步增加對中國資產(chan) 的配置。
明明表示,我國穩增長政策進入密集落地期,將驅動A股進入中期輪動慢漲,基本麵、流動性和市場情緒有望良性共振。中國資產(chan) 確實是更具吸引力的選擇。
“外資持續加倉(cang) 人民幣資產(chan) 反映出對於(yu) 中國經濟修複的良好預期以及對部分板塊的估值調整。一方麵,疫情影響逐步減弱,在各類穩增長政策支持下,消費、服務等行業(ye) 見底回升,未來盈利預期將有所改善;另一方麵,此前部分平台經濟相關(guan) 股票大幅下跌,但隨著行業(ye) 監管政策進一步明朗,也開啟了估值修複的進程。”明明分析稱。(證券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