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公司加速轉型 標品信托產品規模擴大
本報記者 餘(yu) 俊毅
《證券日報》記者從(cong) 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最新數據獲悉,7月4日至7月10日,集合信托成立及發行市場均保持較高熱度,產(chan) 品成立及發行的規模大幅增加。
從(cong) 各投向領域看,上周投向基礎產(chan) 業(ye) 領域的產(chan) 品成立規模大幅回落,房地產(chan) 類信托上周成立規模也大幅收縮,金融類信托成立規模成為(wei) 上周的主力。
房地產(chan) 類信托或將持續收縮
數據顯示,7月4日至7月10日,共有366款集合信托產(chan) 品成立,成立規模234.25億(yi) 元,環比增加7.24%;共36家信托公司發行集合信托產(chan) 品313款,環比增加32.07%;發行規模226.32億(yi) 元,環比增加38.81%。
“上周的集合信托市場成立發行情況整體(ti) 比較平穩,過了年中節點,按往年情況會(hui) 出現發行增加,成立回落的情況,但標品信托產(chan) 品的成立規模偶然性的大增,所以成立規模也有小幅度增加。”用益信托研究員喻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從(cong) 投向上看,7月4日至7月10日,金融類信托的成立規模197.07億(yi) 元,環比增加60.75%;房地產(chan) 類信托的成立規模3.53億(yi) 元,環比減少72.53%;基礎產(chan) 業(ye) 類信托的成立規模22.78億(yi) 元,環比減少70.17%;工商企業(ye) 類信托的成立規模10.76億(yi) 元,環比增加84.23%。
對於(yu) 房地產(chan) 類信托和基礎產(chan) 業(ye) 類信托成立規模大降的原因,喻智表示,主要是市場風險偏高、產(chan) 品投放少的緣故。今年以來房地產(chan) 類信托產(chan) 品成立規模一直在低位徘徊,在房市回暖、多數房企經營明顯好轉之前很難有起色;基礎產(chan) 業(ye) 類信托產(chan) 品是當前主要的產(chan) 品品種之一,此前年中節點因季節性因素集中成立導致基數太高,下滑是正常的回調。
對於(yu) 未來房地產(chan) 類信托發展趨勢,普益標準研究員雷文傑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在嚴(yan) 監管下,資金信托投向房地產(chan) 的占比自2020年開始下降,2021年底繼續降至11.74%,在所有投向中的占比名次也從(cong) 前兩(liang) 年的第三位下降到第五位。未來,房地產(chan) 信托依然將麵臨(lin) 嚴(yan) 格的監管環境,整體(ti) 規模存在進一步收縮的可能。
發展標品信托是趨勢
近年來,金融監管部門出台多項舉(ju) 措鼓勵發展標準化金融產(chan) 品。隨著今年資管新規全麵推進,發力信息更加透明的標品信托成為(wei) 不少信托公司積極轉型的方向。
數據顯示,7月4日至7月10日,共有201款標品信托產(chan) 品成立,環比增加9.84%;成立規模175.78億(yi) 元,環比增加62.27%;共有165款非標信托產(chan) 品成立,環比減少22.90%;成立規模58.47億(yi) 元,環比減少46.89%。
喻智認為(wei) ,標品信托在集合信托市場中數量占比高,是信托公司發力的重點領域。但據當前數據收集情況來看,此類產(chan) 品信息披露少,成立規模波動比較大,募集情況受證券市場行情及業(ye) 績表現影響大,不太穩定。
不過,發展標品信托仍將是大勢所趨,雷文傑分析稱,其原因一是服務實體(ti) 經濟需要。二是滿足投資者需求,標品信托將逐漸成為(wei) 投資者進行大類資產(chan) 配置的有效工具。三是轉型創新需求。
對於(yu) 未來信托公司如何發力標品信托,雷文傑建議可以從(cong) 四方麵入手:一是製定戰略規劃,統一共識,提升標品業(ye) 務重要性;二要積極麵對市場變化與(yu) 行業(ye) 變化,及時調整公司標品信托發展策略,搶占市場先機;三是持續提升自身專(zhuan) 業(ye) 能力與(yu) 服務內(nei) 涵,包括引進專(zhuan) 業(ye) 人才、搭建投研體(ti) 係等等;四是在與(yu) 渠道客戶、管理人客戶的長期合作中,深入挖掘客戶需求,取長補短,實現共同發展。(證券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