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夢華錄》:精心構建文化想象之美

發布時間:2022-07-13 14:58:00來源: 光明日報

  對“苦古偶久矣”的觀眾(zhong) 來說,《夢華錄》的出現可謂亮眼。它有效供給了一種關(guan) 於(yu) 宋代的文化想象之美。這種美緊貼人物命運的起承轉合展開,更加引人入勝。該劇講述趙盼兒(er) 、孫三娘、宋引章三位“乘風破浪的姐姐”先漂於(yu) 錢塘、後漂於(yu) 北宋都城東(dong) 京的愛情和創業(ye) 故事。三姐妹的人生均“風高浪急”:趙盼兒(er) 因父親(qin) 被彈劾而沒入賤籍,後因父親(qin) 舊部贖身脫籍歸良,她救書(shu) 生歐陽旭並相愛立下婚約,歐陽旭高中探花後欲棄趙盼兒(er) 而娶高觀察之女;殺豬賺錢養(yang) 家的孫三娘心懷“孟母之心”,一心想將兒(er) 子培養(yang) 成人,卻被丈夫休掉,年幼的兒(er) 子也背叛了她;琵琶高手宋引章身為(wei) 樂(le) 伎,一心想脫離賤籍改變命運,卻被周舍玩弄。這三位女性在命運裹挾下組成“無敵三人組”,在北宋都城“京漂”過程中,闖出人生大場麵。三姐妹先“清算”歐陽旭悔婚,後經營半遮麵茶坊和酒樓永安樓,大獲成功。趙盼兒(er) 與(yu) 皇城司“活閻羅”顧千帆曆經磨難修成愛情正果,孫三娘與(yu) 進士杜夫子喜結良緣且兒(er) 子重回身邊,宋引章雖被沈如琢欺騙,但終於(yu) 走出藩籬。愛情加創業(ye) ,無論是北宋還是當下,都是吸睛的熱門話題。而在精巧敘事之下,三姐妹出入民間、江湖、官府和皇家的故事更具備可看性。

  《夢華錄》的故事脫胎於(yu) 關(guan) 漢卿的《趙盼兒(er) 風月救風塵》,講述了女性的自我救贖、自我成長、自我完善。趙盼兒(er) 作為(wei) 三姐妹中的靈魂人物,從(cong) 到東(dong) 京找悔婚的歐陽旭討說法,到被歐陽旭勾結官府趕出東(dong) 京,再到在顧千帆的激將法之下重回東(dong) 京,與(yu) 各色人等周旋,將茶坊和酒樓經營得風生水起;在姐妹關(guan) 係上,她作為(wei) 主心骨,事事替孫三娘、宋引章考慮周全,即便被誤解也問心無愧;在感情問題上,她在痛苦地走出與(yu) 歐陽旭的過往泥淖之後,幾經猶豫曲折,與(yu) 顧千帆走到一起。全劇終結於(yu) 趙盼兒(er) 在皇帝麵前痛陳“賤籍之人未必人賤”,懇請廣開恩德,讓樂(le) 人、匠人和官私奴婢不再受賤籍之苦,這是救天下風塵之大義(yi) 。趙盼兒(er) 由己及姐妹,再及天下風塵,體(ti) 現出人物的成長。

  《夢華錄》提供了古裝劇的一種造夢機製,即在豐(feng) 盈的文化想象中精雕細刻地展現美的韻味、美的體(ti) 驗。近年來,隨著以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視角來看待傳(chuan) 統文化,古裝劇對文化想象的美感呈現越來越受到重視。《長安十二時辰》在充滿懸念的敘事節奏下,有效融入濃鬱的傳(chuan) 統文化,小到點心、服裝,大到宮城、一百零八坊,都考究地進行著文化想象。《夢華錄》是在文化想象建構上又一次具有新意的創新。《夢華錄》的文化想象有許多“名場麵”。如開場,在錢塘茶坊中,隨著趙盼兒(er) 、孫三娘和顧千帆陸續登場,豆兒(er) 果、桃花果子等茶點,以及趙盼兒(er) 持壺添加紫蘇飲的曼妙身姿,行雲(yun) 流水般展現出江南文化之美;趙盼兒(er) 與(yu) 茶湯巷老板們(men) 鬥茶,對茶百戲、茶器等細致入微的展示,特別是對趙盼兒(er) “以拂弦之技,茶盞奏出陽關(guan) 三疊”妙境的表現,令人驚歎茶文化之美;永安樓神秘的花月宴上,“一壺酒、兩(liang) 幅畫、三首詩、十二道名菜”構建的文化想象之美,令人驚歎。特別是幻畫為(wei) 真地通過舞蹈來展現張萱名畫《搗練圖》、周昉名畫《簪花仕女圖》,不禁令人想起河南衛視火爆出圈的《唐宮夜宴》等一係列對傳(chuan) 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優(you) 秀之作,令人驚喜。而所有這些文化想象,均與(yu) 敘事融為(wei) 一體(ti) ,毫無違和感。用心構建文化想象之美,是《夢華錄》精品化追求的集中體(ti) 現。

  《夢華錄》的有趣之處還在於(yu) 適度的喜劇風格。從(cong) 開篇趙氏茶坊中趙盼兒(er) 、孫三娘與(yu) 官兵打鬥喜劇性的橋段和音效開始,喜劇風格就一路生發開去。號稱“京城十二行總把頭”的池蟠、從(cong) 錢塘跟著顧千帆到皇城司闖世界的陳廉、因為(wei) 近視而鬧出不少笑話的進士杜長風,都是非常有料的搞笑擔當。同時他們(men) 又具有鮮明的個(ge) 性,可謂笑而不同。

  作為(wei) 一部引發追劇熱潮的網絡劇,《夢華錄》在古裝劇的創新發展中,進一步強化了文化品格的重要性。可以預料,在一種精心構建的文化之美中講好故事,將成為(wei) 古裝劇突破窠臼的重要方向。

  (作者:康偉(wei) ,係《中國藝術報》總編輯)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