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千年古城的“蝶變”:傳承文脈 有機更新
【解說】山西省晉中市祁縣,是晉商發源地之一,被稱為(wei) “萬(wan) 裏茶道—茶商之都”的祁縣古城坐落於(yu) 此。近日,記者探訪這座正在“蝶變”的古城,看其如何在傳(chuan) 承曆史文脈中促進有機更新。
祁縣古城又稱昭餘(yu) 古城,是國家級曆史文化名城,擁有中國曆史文化名街,其曆史可追溯到北魏時期。城內(nei) 完整保留著明清時期1000餘(yu) 座古民居,晉商老街上依次排列著渠家大院、萬(wan) 裏茶道博物館等景點。因年代久遠,城內(nei) 房屋老化、基礎設施陳舊,消防、供暖等問題突出,亟須進行係統性的修繕和規劃。
【同期】祁縣古城保護與(yu) 城市更新發展示範項目負責人 閆殿政
祁縣古城街巷比較窄,還有很多原住民,有很多文物,因此在開挖過程中,兼顧這些原因,隻能人工開挖。比如馬家巷“一線天”,隻有60(厘米)寬,機械純粹進不來。
【解說】2017年,祁縣古城保護與(yu) 城市更新發展示範項目正式通過法國開發署(AFD)董事會(hui) 最終評審。作為(wei) 中國首個(ge) 文化遺產(chan) 類外國政府貸款項目,該項目開啟了全國利用外資進行文化遺產(chan) 保護新的裏程碑,在古城、古建、古村落、古民居保護與(yu) 合理開發利用等方麵探索出一條新路子。
【同期】祁縣古城保護與(yu) 城市更新發展示範項目負責人 閆殿政
(法國開發署)貸款祁縣古城保護、城市更新發展示範項目,總投資6.78億(yi) ,主要有三個(ge) 內(nei) 容,基礎設施道路係統改造,能力建設與(yu) 技術援助,文化遺產(chan) 保護修複(與(yu) )城市公共空間改造,現在正在實施的是基礎設施與(yu) 道路係統改造,總投資1.674億(yi) ,整個(ge) 工程將於(yu) 明年四月完成。
【解說】施工現場,工人們(men) 正對電力管和電信管網進行包封作業(ye) ,基礎設施改造正在有序推進。雖然目前交通不便,但住在古城內(nei) 的居民很期盼古城改造完成。
【同期】祁縣古城居民 張玉蘭(lan)
我一直在古城住,道路挺不好走,現在又開始建築(施工),道路上給我們(men) 造成了不方便。日後要修好了,那肯定是挺好,水、電一接通,我們(men) 是熱烈歡迎,對我們(men) 是大有好處。
【解說】隨著項目持續推進,承載著1500餘(yu) 年曆史的昭餘(yu) 古城,將守住古城記憶,傳(chuan) 承千年文脈,有機更新,秉承綠色理念,著力打造一座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居民和遊客和諧發展的古城。
張立程 山西晉中報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