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吸引外資“磁力”不減
外資,是觀察一國經濟的風向標。今年以來,盡管受疫情反複延宕、烏(wu) 克蘭(lan) 危機等多重因素影響,中國吸收外資仍延續了去年兩(liang) 位數的增長——前5個(ge) 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642億(yi) 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3%,折合877.7億(yi) 美元,同比增長22.6%;截至5月底,我國登記在冊(ce) 外商投資企業(ye) 66.6萬(wan) 戶,比上年底增長0.3%。
外國投資者深耕中國市場的背後,是他們(men) 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持有的穩定預期,更是中國經濟韌性、活力和潛力的生動寫(xie) 照。
延續增長態勢 疫情不改外資企業(ye) 深耕中國信心
3月以來,國內(nei) 疫情多點散發,一度讓包括部分外資企業(ye) 在內(nei) 的市場主體(ti) 生產(chan) 經營受到衝(chong) 擊,也曾引發海內(nei) 外輿論關(guan) 於(yu) 外資是否因疫情防控離開中國的擔憂。
麵對疫情多點散發帶來的供應鏈堵點問題,黨(dang) 中央、國務院出台一係列穩外貿穩外資政策,各地區各部門積極貫徹落實——
商務部召開多場外資企業(ye) 、外國商會(hui) 座談會(hui) ,主動了解外資企業(ye) 麵臨(lin) 的突出困難,同時發揮重點外資項目工作專(zhuan) 班作用,協調幫助符合條件的龍頭外資企業(ye) 獲取重點物資通行證,推動複工複產(chan) ;中國貿促會(hui) 5月20日正式設立服務外資企業(ye) 工作專(zhuan) 班,積極推動解決(jue) 外資企業(ye) 在華投資、生產(chan) 、經營中遇到的困難;上海啟用重大外資項目線上服務係統;江蘇建立穩外資穩外貿工作專(zhuan) 班和外資補鏈延鏈強鏈專(zhuan) 班……
在華外資企業(ye) 迎難而上,通過開展“雙班製”封閉式生產(chan) 、第一時間啟動居家辦公、開展無接觸送貨、推出線上客戶服務等方式,努力戰勝疫情帶來的挑戰。
“疫情期間我們(men) 安排部分員工駐場生產(chan) ,食宿在公司,實行閉環管理,保證了生產(chan) 不中斷。當企業(ye) 麵臨(lin) 物流受阻時,當地政府為(wei) 我們(men) 申辦了跨省和市內(nei) 車輛通行證,解決(jue) 了原材料和產(chan) 品跨省市運輸難題。”賀利氏大中華區總裁艾周平說。
中國美國商會(hui) 6月底最新發布的調查顯示,58%的受訪者表示公司已恢複了部分或全部業(ye) 務,供應鏈問題得到緩解,比5月份調查結果上漲了26個(ge) 百分點。中國歐盟商會(hui) 日前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僅(jin) 有11%的受訪者表示中國的防疫政策直接導致其決(jue) 定縮減在華業(ye) 務,大多數企業(ye) 表示不做變動或認為(wei) 此考慮為(wei) 時尚早。
含金量足 全球供應鏈調整不改中國引資“磁吸力”
總投資420.7億(yi) 元的中沙古雷乙烯項目正式落地,進入開工建設階段;寶馬集團在沈陽的第三座整車工廠華晨寶馬裏達工廠正式開業(ye) ……近段時間,一批重大外資項目傳(chuan) 來進展順利的好消息。
大項目穩、結構優(you) 、含金量足,是上半年我國吸引外資的亮點。
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ge) 月,我國合同外資1億(yi) 美元以上大項目實到外資476.8億(yi) 美元,同比增長40.3%;從(cong) 行業(ye) 看,高技術產(chan) 業(ye) 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42.7%;從(cong) 來源地看,韓國、美國、德國實際對華投資分別增長52.8%、27.1%、21.4%。
上半年,有些跨國公司調整在華業(ye) 務布局,引發關(guan) 於(yu) 產(chan) 業(ye) 鏈轉移的擔憂。商務部研究院現代供應鏈研究所所長林夢認為(wei) ,隨著全球供應鏈加速調整,中國低成本、大批量等傳(chuan) 統優(you) 勢將趨於(yu) 弱化,但巨大的市場空間、完善的產(chan) 業(ye) 鏈配套能力、不斷提升的科技創新能力和日益優(you) 化的營商環境將逐漸成為(wei) 中國供應鏈競爭(zheng) 的新優(you) 勢。
得益於(yu) 新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跨國公司在華投資逐步從(cong) 中低端加工製造業(ye) 向高技術製造業(ye) 拓展,從(cong) 低技術、低附加值生產(chan) 環節向高技術、高附加值生產(chan) 環節轉變,並更加重視全產(chan) 業(ye) 鏈布局。
今年5月,歐萊雅在中國成立新的投資公司——上海美次方投資有限公司,以便擁有更靠近市場、與(yu) 市場建立緊密合作的能力。歐萊雅北亞(ya) 總裁及中國首席執行官費博瑞說,中國在規模和增長速度上都是集團最活躍的市場。
看好中國機遇 與(yu) 中國市場互利共贏
仲夏時節,山東(dong) 青島,境內(nei) 外476家世界500強企業(ye) 和行業(ye) 領軍(jun) 企業(ye) 負責人參加第三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hui) 。99個(ge) 重點外資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額156億(yi) 美元。
峰會(hui) 期間,阿斯利康宣布在山東(dong) 青島投資建設生產(chan) 供應基地並設立區域總部。阿斯利康加碼在華投資,是跨國公司看好中國發展前景的一大縮影。
在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梁明看來,中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步伐不斷提速,為(wei) 外資企業(ye) 帶來更多開放機遇。“自貿試驗區不斷擴圍、服務業(ye) 開放穩步提速、科技創新、低碳發展深入推進……由此催生的數字、研發、服務、新能源等新產(chan) 業(ye) ,將為(wei) 吸引外資提供巨大磁場。”
啟動外商投資法執法檢查,保障外資企業(ye) 平等適用各項政策,切實享受國民待遇;修訂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chan) 業(ye) 目錄》,引導外資投向製造業(ye) 、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等重點領域,以及中西部和東(dong) 北等重點地區;繼續清理外資準入負麵清單之外的限製,加強知識產(chan) 權保護,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中國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開放,給各國帶來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
“我們(men) 在華運營已經超過100年。作為(wei) 中國金融市場發展的參與(yu) 者和市場開放的見證者,我們(men) 相信疫情的影響是暫時的,中國市場的良好投資前景仍是吸引全球跨國公司的關(guan) 鍵因素,我們(men) 也將在中國市場持續投入。”摩根大通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行行長餘(yu) 冰說。
(據新華社北京電 記者潘潔、孫曉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