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用好跨省補償機製,生態將成大贏家

發布時間:2022-07-26 16:19:00來源: 科技日報

  用好跨省補償(chang) 機製,生態將成大贏家【魯豫“對賭” 保護黃河流域水質】

  —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推動長江、黃河等重要流域建立全流域生態補償(chang) 機製。其中還提到,“鼓勵受益地區和保護地區、流域上下遊通過資金補償(chang) 、產(chan) 業(ye) 扶持等多種形式開展橫向生態補償(chang) ”。根據生態環境部公布的最新數據,目前,全國已有18個(ge) 省份、13個(ge) 流域(河段)探索開展跨省流域上下遊橫向生態保護補償(chang) 。

  ◎實習(xi) 記者 孫 越

  黃河流經九省,汙染治理一直都是沿岸省份麵臨(lin) 的難題。近日,山東(dong) 省向河南省支付生態補償(chang) 資金1.26億(yi) 元,這一被網民戲稱為(wei) “魯豫有約”的山東(dong) 河南生態“對賭”事件引發了熱議。

  科技日報記者調查發現,魯豫生態“對賭”,是生態補償(chang) 機製逐漸在我國落地生根的新氣象,也為(wei) 大江大河流域生態保護和係統治理提供了可借鑒的“範本”。

  黃河流域首個(ge) 省際協作保護機製

  黃河是中國第二大河,但每年的徑流量僅(jin) 占全國河川徑流量的2%。即便如此,黃河承擔著全國12%的人口、15%的耕地和沿河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務。

  20世紀90年代起,黃河流域水質不斷惡化,河南和山東(dong) 均深受其害。為(wei) 解決(jue) 汙染問題,中央在各省市區的重要河流交界斷麵上,設立了“在線水質監控係統”,對每個(ge) 斷麵設定考核目標。

  實際操作過程中發現,如果上遊斷麵來水超標,簡單地讓下遊河段承擔全部治理責任,不僅(jin) 有失公允,而且還會(hui) 增加下遊河段治理壓力,使其治理積極性受到影響。於(yu) 是,流域補償(chang) 的辦法逐漸受到各地認可。

  2021年4月,魯豫兩(liang) 省簽訂了《黃河流域(豫魯段)橫向生態保護補償(chang) 協議》(以下簡稱《協議》),由此搭建起黃河流域省際政府間首個(ge) “權責對等、共建共享”的協作保護機製。

  根據《協議》,生態補償(chang) 資金分為(wei) 水質基本補償(chang) 和水質變化補償(chang) 兩(liang) 個(ge) 方麵。水質基本補償(chang) 方麵,若水質年均值達到Ⅲ類標準,山東(dong) 省、河南省互不補償(chang) ;水質年均值在Ⅲ類基礎上,每改善一個(ge) 水質類別,山東(dong) 省給予河南省6000萬(wan) 元補償(chang) 資金;水質年均值在Ⅲ類基礎上,每惡化一個(ge) 水質類別,河南省給予山東(dong) 省6000萬(wan) 元補償(chang) 資金。

  水質變化補償(chang) 方麵,即斷麵化學需氧量(COD)、氨氮、總磷3項關(guan) 鍵汙染物,年度指數每下降1個(ge) 百分點,山東(dong) 省給予河南省100萬(wan) 元補償(chang) ;反之,每上升1個(ge) 百分點,河南省給予山東(dong) 省100萬(wan) 元補償(chang) 。

  7月5日,山東(dong) 省政府新聞發布會(hui) 公布“對賭”結果:近兩(liang) 年,由於(yu) 黃河入魯水質始終保持在Ⅱ類水質以上,山東(dong) 作為(wei) 受益方,共支付河南省生態補償(chang) 資金1.26億(yi) 元。

  “這筆生態補償(chang) 資金實際上分為(wei) 2021年和2022年兩(liang) 個(ge) 年度,其中2021年度為(wei) 7623萬(wan) 元,2022年度為(wei) 5005萬(wan) 元。”山東(dong) 省財政廳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處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

  經魯豫兩(liang) 省確認,2020年,黃河幹流跨省界斷麵劉莊國控斷麵水質年均值達到Ⅱ類標準,年度關(guan) 鍵汙染物指數為(wei) 0.955,較2019年度同比下降16.23%;2021年,劉莊國控斷麵水質年均值達到Ⅱ類標準,年度關(guan) 鍵汙染物指數為(wei) 1.050,較2020年度同比上升9.95%。

  據介紹,劉莊國控斷麵水質監測數據,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公布的結果為(wei) 依據,能充分保證這場“對賭”的公正客觀。

  “如果上遊沒有將水質治理好,下遊可能要付出更多的治理費用,生態補償(chang) 是上下遊的雙贏。”山東(dong) 省生態環境廳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

  推動省內(nei) 縣際橫向補償(chang) 機製

  河南省生態環境廳有關(guan) 負責人說,相關(guan) 補償(chang) 金將統籌用於(yu) 省內(nei) 沿黃市縣水汙染防治項目,支持黃河流域相關(guan) 市縣開展水汙染治理、生態保護修複、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等工作,確保出豫入魯國控斷麵水質持續保持穩定。

  近年,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工作進一步加強,相關(guan) 投入明顯增加。在建立實施黃河流域省際橫向補償(chang) 機製的同時,為(wei) 促進省內(nei) 流域環境的聯動保護和協同治理,調動流域上下遊協同治汙的積極性,河南、山東(dong) 兩(liang) 省都拓展運用黃河流域省際橫向生態補償(chang) 機製,推動在省內(nei) 縣際建立了全流域橫向生態補償(chang) 機製。

  2021年9月,山東(dong) 省301個(ge) 跨縣界斷麵全部簽訂橫向補償(chang) 協議,在全國率先實現縣際流域橫

  向補償(chang) 全覆蓋。截至今年5月底,各縣(市、區)共兌(dui) 現2021年第四季度補償(chang) 資金3.24億(yi) 元。其中,下遊補償(chang) 上遊2.17億(yi) 元,上遊賠償(chang) 下遊1.07億(yi) 元,補償(chang) 金額大幅超出賠償(chang) 金額,反映了上遊治理成效凸顯,流域水質整體(ti) 持續向好。

  數據顯示,2021年,山東(dong) 省國控地表水斷麵優(you) 良水體(ti) 比例同比提升了13.1個(ge) 百分點,改善幅度居全國第一位,曆史性全麵消除了Ⅴ類水體(ti) ,153個(ge) 斷麵水質全部達到或優(you) 於(yu) Ⅳ類標準。

  同樣,河南省設立黃河流域橫向生態補償(chang) 省級引導資金,每年拿出1億(yi) 元,支持沿黃地區有序建立省內(nei) 市縣間橫向生態補償(chang) 機製。

  水體(ti) 治理方麵,河南通過對黃河重點支流實施“一河一策”整治,全省共實施422個(ge) 綜合整治項目,治理黑臭水體(ti) 排汙口136個(ge) 、劃定298個(ge) 鄉(xiang) 鎮級水源保護區。

  河南省生態環境廳還製定了黃河流域水汙染物排放標準,發布了25個(ge) 重點涉水行業(ye) 減排措施技術指南,並在流域內(nei) 率先完成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ye) 企業(ye) 超低排放改造。據統計,2021年河南省轄黃河流域35個(ge) 國考斷麵中,Ⅰ至Ⅲ類水質斷麵30個(ge) ,占88.2%,無劣Ⅴ類水質斷麵。

  此外,河南省還統籌推進黃河生態廊道建設。目前,黃河河南段幹流右岸生態廊道已基本貫通,左岸已貫通489公裏,累計完成綠化11.27萬(wan) 畝(mu) 。水清岸綠,大量鳥類在黃河及其支流沿線匯集,生態廊道也成為(wei) 人們(men) 休閑遊玩的好去處。

  為(wei) 江河治理提供範本

  在魯豫“對賭”之前,我國其他水係流域也有類似探索。2012年至2020年,浙江和安徽兩(liang) 省接續開展了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chang) 三輪試點,初步走出“上遊主動強化保護、下遊支持上遊發展”的跨省流域生態補償(chang) “新安江模式”。

  2016年,財政部等四部門便下發《關(guan) 於(yu) 加快建立流域上下遊橫向生態保護補償(chang) 機製的指導意見》,要求到2020年,各省(區、市)行政區域內(nei) 流域上下遊橫向生態保護補償(chang) 機製基本建立,探索開展跨多個(ge) 省份流域上下遊橫向生態保護補償(chang) 試點。

  為(wei) 何此次魯豫“對賭”頗受關(guan) 注?中國生態補償(chang) 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人文與(yu) 發展學院教授靳樂(le) 山表示,以前流域生態補償(chang) 大多在我國南方省份,在北方相對比較少;此次魯豫的生態補償(chang) 協議針對黃河幹流水環境,而以往類似生態補償(chang) 協議更多是針對支流擬定的。

  “首個(ge) 黃河流域省際橫向生態保護補償(chang) 協議,既是一個(ge) 成功案例,也是一個(ge) 可供複製的範本,可在其他跨行政管轄範圍大江大河流域治理工作中複製推廣。”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兼產(chan) 業(ye) 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說。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推動長江、黃河等重要流域建立全流域生態補償(chang) 機製。其中還提到,“鼓勵受益地區和保護地區、流域上下遊通過資金補償(chang) 、產(chan) 業(ye) 扶持等多種形式開展橫向生態補償(chang) ”。根據生態環境部公布的最新數據,目前,全國已有18個(ge) 省份、13個(ge) 流域(河段)探索開展跨省流域上下遊橫向生態保護補償(chang) 。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