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生鮮電商盈利難題待破解

發布時間:2022-08-02 10:52:00來源: 廣州日報

  廣經觀察

  上周,生鮮電商每日優(you) 鮮突然被傳(chuan) 出“公司宣布解散”的消息,引起外界的高度關(guan) 注。隨後公司回應,在實現盈利的大目標下,公司對業(ye) 務及組織進行調整。次日達、智慧菜場、零售雲(yun) 等業(ye) 務不受影響。

  當地時間7月29日美股收盤,每日優(you) 鮮股價(jia) 隻剩0.115美元/股,距離其發行價(jia) 已跌去99%。生鮮電商“賽道”曾經火爆一時,不單是每日優(you) 鮮、叮咚買(mai) 菜、樸樸買(mai) 菜等垂直電商,各大互聯網巨頭紛紛湧入,如盒馬、美團買(mai) 菜、京東(dong) 七鮮等。經曆前期高額補貼下的快速發展後,生鮮電商行業(ye) 步入競爭(zheng) 激勵而“不賺錢”的局麵。從(cong) 多家平台的財報數據顯示,生鮮電商盈利難是當下難以克服的問題。

  文、表/廣州日報全媒體(ti) 記者 文靜

  成本高 前置倉(cang) 模式惹爭(zheng) 議

  作為(wei) 國內(nei) “生鮮電商第一股”的每日優(you) 鮮曾風光一時。7月28日,每日優(you) 鮮在其APP首頁置頂一則服務變更通知:配送時間最快次日達;配送範圍全國均可配送。截稿時,記者將收貨地址定位在廣州多個(ge) 不同區,嚐試隨機下單,但依然顯示“本單購買(mai) 的商品在當前地址下無貨”。

  近年來,主打“前置倉(cang) 模式”的每日優(you) 鮮一直虧(kui) 損。據披露,2018年至2020年,每日優(you) 鮮的淨虧(kui) 損分別為(wei) 22.32億(yi) 元、29.09億(yi) 元和16.49億(yi) 元,預計2021年淨虧(kui) 損可能超過37億(yi) 元。而履約成本高被認為(wei) 是平台虧(kui) 損的主要原因之一。每日優(you) 鮮招股書(shu) 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每日優(you) 鮮的履約費用單季度就達到6.4億(yi) 元,約占營收的30%。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百聯谘詢創始人莊帥表示,每日優(you) 鮮的前置倉(cang) 訂單規模不足導致運營成本過高,關(guan) 閉極速達相當於(yu) 關(guan) 閉前置倉(cang) ,可以有效降低運營成本。

  業(ye) 內(nei) 人士對記者坦言,電商平台做即時配送的成本高,包括前置倉(cang) 本身的成本、外賣人員配送成本等,次日達平台的價(jia) 格能打得更低。今年較早前,叮咚買(mai) 菜停止廣東(dong) 中山、珠海,安徽宣城、滁州等部分城市的服務。叮咚買(mai) 菜對此稱,公司對部分區域和站點進行常規優(you) 化與(yu) 調整。

  叮咚買(mai) 菜財報披露,2019年至2021年,叮咚買(mai) 菜淨虧(kui) 損分別為(wei) 18.73億(yi) 元、31.77億(yi) 元、64.3億(yi) 元,三年累計虧(kui) 損近115億(yi) 元。

  用戶黏性不高 受社區團購等衝(chong) 擊

  經過幾年的發展,國內(nei) 生鮮電商已細分出不同的運營模式。然而,目前來看,生鮮電商還是一個(ge) “燒錢”的行業(ye) 。不單投入成本高,同時用戶黏性不高,導致盈虧(kui) 不平衡。“哪裏便宜就用哪個(ge) APP”,“80後”白領張小姐告訴記者,現在能數出來的生鮮電商都不止五六個(ge) 。

  在“燒錢”爭(zheng) 奪市場階段,各家電商平台培養(yang) 出來的消費者習(xi) 慣,令他們(men) 對生鮮平台的要求,既要優(you) 惠力度大,又要商品新鮮、配送有時效性。另一方麵,越來越多的競爭(zheng) 者入局,導致生鮮電商的競爭(zheng) 異常激烈,例如近年社區團購的快速冒起,對生鮮電商造成不少威脅。

  在融資市場,生鮮電商的“熱度”亦逐步下降。根據艾媒數據中心統計,2020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ye) 投融資金額達418.57億(yi) 元,盡管數量上比2019年少,但金額增長超過210%;到了2021年,投資金額及數量均大幅回落。從(cong) 2021年7月起,生鮮電商的投資熱潮逐漸減退。

  對於(yu) 生鮮電商的未來,業(ye) 內(nei) 分析指出,不少生鮮電商平台都運用了互聯網思維和打法,但在利用大數據獲客之後,能否保住客流、穩住現金流成為(wei) 關(guan) 鍵。生鮮電商從(cong) 根本上來說,還是要注重產(chan) 業(ye) 、產(chan) 品以及供應鏈。生鮮電商市場不會(hui) 消失,但生鮮電商是否能夠存活,需要看其自身如何發展。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