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上半年61家非上市壽險公司業績:29家賺134.5億

發布時間:2022-08-09 15:07: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記者 蘇向杲

  截至8月8日,大部分非上市險企已披露了二季度償(chang) 付能力報告,相關(guan) 險企上半年業(ye) 績表現也隨之出爐。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在已披露該報告的非上市壽險公司中,有29家公司盈利,合計淨利潤為(wei) 134.5億(yi) 元;32家公司虧(kui) 損,合計虧(kui) 損93.2億(yi) 元。

  整體(ti) 而言,上半年非上市壽險公司淨利潤增速出現大幅下滑,上述61家險企合計淨利為(wei) 41.3億(yi) 元,同比下滑86%。受訪專(zhuan) 家認為(wei) ,投資收益下行是拖累非上市壽險公司業(ye) 績的主因。此外,疫情等因素也影響了承保利潤。

  非上市壽險公司業(ye) 績分化明顯

  整體(ti) 來看,61家非上市壽險公司上半年合計淨利潤較去年同期出現較大幅度下滑,且虧(kui) 損險企數量超過了盈利險企數量。

  在29家上半年盈利的非上市壽險公司中,泰康人壽、陽光人壽、中意人壽、中信保誠等險企上半年淨利潤排名靠前。其中,泰康人壽與(yu) 陽光人壽淨利潤在非上市壽險公司上半年淨利潤排名中暫位列第一和第二,分別為(wei) 61.55億(yi) 元、29.23億(yi) 元,這2家險企的淨利潤之和占29家上半年盈利的非上市壽險公司淨利潤總和的67.5%,非上市壽險公司馬太效應依然明顯。

  從(cong) 上半年虧(kui) 損的非上市壽險公司來看,中郵人壽淨利潤虧(kui) 損17.8億(yi) 元,償(chang) 付能力報告顯示,上半年中郵人壽淨資產(chan) 收益率為(wei) -5.6%,總資產(chan) 收益率為(wei) -0.4%,投資收益率為(wei) 1.8%,綜合投資收益率為(wei) 0.8%。除中郵人壽之外,還有2家非上市壽險公司上半年虧(kui) 損超10億(yi) 元;另有2家非上市壽險公司的虧(kui) 損額為(wei) 5億(yi) 元至10億(yi) 元;其他27家上半年虧(kui) 損的非上市壽險公司虧(kui) 損額低於(yu) 5億(yi) 元,其中,有11家虧(kui) 損額低於(yu) 1億(yi) 元。

  從(cong) 險企披露的數據來看,目前中小險企麵臨(lin) 諸多問題:一是部分險企保費規模較大,但淨利大幅虧(kui) 損;二是業(ye) 務品質低下,部分險種出現高比例退保,個(ge) 別“拳頭”產(chan) 品退保率超過50%;三是較為(wei) 依賴投資端,但投資能力卻明顯不足。

  投資端與(yu) 承保端雙雙承壓

  今年上半年,非上市險企投資端與(yu) 承保端雙雙承壓,尤其是投資端收益率普遍下行,影響了險企淨利增速。

  普華永道中國金融行業(ye) 管理谘詢合夥(huo) 人周瑾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相較於(yu) 財產(chan) 險公司,壽險公司的短期經營業(ye) 績更易受到資本市場波動的影響。今年上半年資本市場波動較大是拖累壽險行業(ye) 利潤水平的最重要因素。”

  星圖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黃大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去年同期非上市險企投資收益較高,推高了基數,也是非上市險企業(ye) 績同比大幅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cong) 承保端看,受宏觀經濟、疫情等因素影響,壽險業(ye) 上半年保費增速持續低迷。根據銀保監會(hui) 披露的數據,上半年人身險公司原保費收入同比微增3.5%。

  多家險企稱,新業(ye) 務價(jia) 值等方麵承壓。例如,泰康人壽表示,二季度,行業(ye) 仍處高質量發展轉型攻堅期,雖然保費收入初步企穩,但受到宏觀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疫情影響下居民消費信心不足等諸多因素影響,保險需求轉化延遲,線下展業(ye) 受到較大考驗,保費收入與(yu) 新業(ye) 務價(jia) 值等方麵仍將持續承壓。

  就目前中小壽險公司麵臨(lin) 的壓力,周瑾表示,相比投資端的短期波動影響,客戶經營能力不足和渠道銷售乏力帶來的影響更加嚴(yan) 重,這也是中小壽險公司麵臨(lin) 經營困境的最主要原因。市場和消費者已進入新時期,但部分保險公司的經營模式和競爭(zheng) 能力還停留在舊軌道上。

  對於(yu) 今年下半年壽險業(ye) 發展趨勢,周瑾表示,下半年資本市場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但承保端或仍將承壓,行業(ye) 將繼續在高質量轉型的道路上探索和嚐試。

  黃大智表示,下半年險企的業(ye) 績依然取決(jue) 於(yu) 股市波動、去年投資收益的基數、新業(ye) 務價(jia) 值等變量。其中,去年下半年險企投資收益不及去年上半年,因此今年下半年業(ye) 績增速壓力或有所緩解。

  “在承保端,中小壽險企業(ye) 要持續提升客戶經營能力,尤其是強化數字化時代的客戶需求挖掘、產(chan) 品定製設計、客戶體(ti) 驗提升、綜合服務體(ti) 係以及營銷模式創新等方麵能力建設,提升自身核心競爭(zheng) 力。在投資端,要充分利用保險資金長期性的特點,發揮股權投資的長期回報優(you) 勢,加大投研能力和大類資產(chan) 配置能力建設,用穿越周期的價(jia) 值投資理念來踐行保險資金運用的使命,並贏得差異化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周瑾說道。

  慧擇保險經紀戰略發展部總監馬瀟對記者表示,短期來看我國人身險市場增速放緩,但長期發展潛力仍被市場看好,原因有三方麵:一是高收入群體(ti) 規模不斷擴大、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二是居民儲(chu) 蓄意願增強;三是我國人身險滲透率依然處於(yu) 較低水平。基於(yu) 此,險企應重視精細化運營,針對不同客戶群體(ti) ,進行差異化經營,進一步深挖客戶價(jia) 值。(證券日報)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