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廚房”髒亂差?分批推廣安裝攝像頭
月銷量5000份的“外賣廚房”隱居城中村,衛生條件髒亂(luan) 差,如何監管到位?電梯每隔15天就需要進行維保,真實性怎麽(me) 判斷?近日,廣東(dong) 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上線“廣東(dong) 民生熱線”,就“外賣廚房”衛生監管、電梯維保、居民“被老板”等市民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解答回應。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ti) 記者賈政、劉春林
問題:“外賣廚房”隱居城中村 衛生狀況堪憂
回應:分期分批在“外賣廚房”推廣互聯網+“明廚亮灶”
隨著餐飲外賣行業(ye) 迅猛發展,點份外賣已經成了很多人填飽肚子或享受美食的首選。與(yu) 此同時,廣州出現了一種不做堂食隻提供網絡餐飲服務的餐飲店——“外賣廚房”。記者走訪注意到,部分“外賣廚房”隱藏在城中村偏僻的角落,純外賣模式隔絕了商家與(yu) 消費者的直接接觸,也弱化了其保持衛生整潔的自覺。有些“外賣廚房”衛生狀況堪憂,店員在製作菜肴時不戴口罩、空手切熟食,用隔夜肉菜等操作屢見不鮮,但還能在外賣平台上的排名高居前三,月銷量超過5000份。
如何監管城中村“外賣廚房”,保障食品安全?“廣東(dong) 省全省有39萬(wan) 外賣經營戶,其中第一季度篩查出1500多家存在數據異常的情況,已經全部交由各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處理。”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黃紹龍指出,“外賣廚房”將成為(wei) 今後整治、監管的重點。針對“外賣廚房”存在虛假宣傳(chuan) 、衛生情況不佳的情況,外賣平台負有監管失職的責任,省市場監管部門也會(hui) 進一步壓實平台責任。
整治“外賣廚房”,廣州也有高招。“外賣平台數據顯示,廣州有外賣企業(ye) 7萬(wan) 多家。”廣州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丁力介紹,對於(yu) “外賣廚房”,市場監管部門將推廣互聯網+“明廚亮灶”的監管方式,即在“外賣廚房”安裝攝像頭,讓監管人員和消費者可以在線監督商家加工過程和加工現場,實現對食品安全的監管。“目前廣州有9000多家學校、幼兒(er) 園的食堂已推廣了互聯網+‘明廚亮灶’的監管模式,下一步計劃在‘外賣廚房’分期分批推廣。”丁力表示。
問題:電梯每隔15天需維保一次,如何確保真實性?
回應:上線廣東(dong) 省市場監管局特種設備信息化係統
住宅越建越高,電梯也越來越普遍。截至目前,全省電梯數量達106萬(wan) 台/套,且還在以每年4萬(wan) -5萬(wan) 台/套的數量增長。電梯的健康情況與(yu) 市民的安全息息相關(guan) 。按照規定,電梯需要每隔15天進行維保。不過有業(ye) 主疑惑,誰該對小區的電梯安全使用負首要責任,同時,又如何確保電梯按照規定定期維保呢?
“物業(ye) 企業(ye) 對小區電梯使用安全負首要責任。”廣東(dong) 省市場監管局總工程師林淑英明確解答。“電梯維保公司由物業(ye) 企業(ye) 聘請,那麽(me) 電梯維保公司在提供服務時,維保工作是否落實到位,是否按時提供服務,物業(ye) 企業(ye) 都需要安排電梯安全管理員進行跟進。”
如何確保電梯維保服務落實到位?林淑英表示,廣東(dong) 省對電梯半月保、季保、年保有相關(guan) 的規定。其中,電梯半月保有31個(ge) 檢測項目,電梯安全管理員可以根據這31個(ge) 檢測項目,確認維保效果。
在物業(ye) 企業(ye) 落實首要責任的同時,市場監管部門也會(hui) 抽查電梯維保的相關(guan) 資料、紙質文件以及監控錄像。“省市場監管部門每年會(hui) 對至少3萬(wan) 台/套電梯進行抽查,此外,各地特種設備檢測機構每年都會(hui) 對當地電梯進行全覆蓋的‘體(ti) 檢’。”林淑英還提到,今年3月份,廣東(dong) 省上線了省市場監管局特種設備信息化係統,若電梯到期沒有檢修,該係統就會(hui) “飄紅”,市場監管部門就會(hui) 采取行動,予以監督、指導。
問題:身份證遺失 怎麽(me) 防止“被老板”?
回複:登記注冊(ce) 公司需人臉識別 杜絕“被老板”“被股東(dong) ”
有市民反映,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自己在幾年時間裏成為(wei) 多家公司的法人代表和股東(dong) ,而這一切竟然源自自己曾不慎遺失身份證。對於(yu) 自己“被老板”“被股東(dong) ”的情況,市場監管部門是否有對策?
省市場監管局許可注冊(ce) 處處長龔憲平指出,產(chan) 生“被老板”“被股東(dong) ”問題的一個(ge) 主要原因是遺失身份證件,泄露身份信息被不法分子冒用騙取登記注冊(ce) ,讓受害者在征信和民事責任權方麵受到侵害。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此類問題非常重視,也采取了相應的措施。
“一是加強事前的防範,實行實名認證。也就是說登記注冊(ce) 的時候對股東(dong) 或者是法定代表人通過刷臉識別驗證身份以後,我們(men) 再進行登記注冊(ce) 。這樣就能夠有效地防範冒用他人身份騙取公司登記。”龔憲平介紹,同時,市場監管部門也加強事後的救濟,提供撤銷登記的便利。
據介紹,“被股東(dong) ”“被股東(dong) ”時,市民自己往往並不知情。因此市場監管部門提供了一個(ge) 微信小程序“電子營業(ye) 執照”,市民可以通過該小程序通過手機進行驗證,一旦發現身份被冒用了,可以提交相應的佐證材料,向登記機關(guan) 申請撤銷登記,登記機關(guan) 就會(hui) 盡快依法予以辦理。
最後,龔憲平提醒市民,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證件,防止信息被泄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