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黃磊:人到每個階段都會有自己的痕跡,我挺接受

發布時間:2022-08-11 10:5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文娛北京8月10日電(記者 任思雨)“你奶奶不是你奶奶,你奶奶是你爺爺,你爺爺是個(ge) 太監!”“你撒什麽(me) 東(dong) 西啊!”很多人都是從(cong) 幾個(ge) 搞笑名場麵入坑芒果TV季風劇場《張衛國的夏天》的。

  這次,黃磊變成了一位胡同裏的“廢柴中年”,短短一個(ge) 夏天,中年危機一個(ge) 接一個(ge) 迎麵砸來,從(cong) 坐擁四合院變成負債(zhai) 累累,又經曆了一係列雞飛狗跳……

  人到中年的黃磊演繹人到中年的張衛國,他會(hui) 怎麽(me) 看待這些危機呢?演過這麽(me) 多的中年角色,會(hui) 擔心重複嗎?

  想寫(xie) 社會(hui) 邊緣的角色

  劇集一開始,京劇團道具師傅張衛國蹬著自行車慢悠悠地出場。因為(wei) 年輕時演出摔傷(shang) 了腰,他隻能在幕後給道具修修補補,雖然生活庸庸碌碌,每天卻也樂(le) 樂(le) 嗬嗬。

  但父親(qin) 的意外離世,讓他的人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到中年,他才被告知奶奶的照片是爺爺的,而爺爺是個(ge) 太監,父親(qin) 並不是爺爺的親(qin) 兒(er) 子。

  可父親(qin) 還沒告訴他的是,自己家的二環四合院也是租來的。一夜之間,張衛國的父親(qin) 沒了、房子沒了,不僅(jin) 發財夢碎,還因為(wei) 賣古董被騙幾十萬(wan) ……

  拍《小歡喜》的時候,黃磊和汪俊導演為(wei) 新故事東(dong) 拉西扯地開腦洞,他們(men) 想寫(xie) 兩(liang) 個(ge) 處在社會(hui) 邊緣的人,從(cong) 事著不太被關(guan) 注的職業(ye) ,人到中年,體(ti) 能、智力等等開始步入“下坡”,但依然渴望著幸福,於(yu) 是重新審視自己,想要做出點改變。

  原本,黃磊想創作一個(ge) 關(guan) 於(yu) 南京和北京的劇本,名字就叫《南京北京》:一個(ge) 京劇團師傅和一個(ge) 不知名中醫的故事,後來隨著劇情慢慢豐(feng) 富,變成了張衛國和林宏年這對師兄弟。

  這對慘兮兮的兄弟承包了戲裏絕大多數笑點:錢被騙光的張衛國想要江葬父親(qin) ,淒風苦雨中一揚手,骨灰撒到了路人嘴裏;師兄轉行做新媒體(ti) ,把師弟當素材寫(xie) 出了大爆款,標題卻叫《太監的後裔》……

  “從(cong) 某種意義(yi) 上他倆(lia) 都是到這個(ge) 年紀,挺失敗的。”戲裏,兩(liang) 人遭遇著各自的中年危機:張衛國沒錢沒房、又有腰傷(shang) 、還被兒(er) 子瞧不起;師兄林宏年是南京小有名氣的主持人,但因為(wei) 跟不上新媒體(ti) 潮流而被辭退,一把年紀又重新開始北漂,夫妻倆(lia) 也沒有感情。

  “其實這個(ge) 戲的人物關(guan) 係構成和情感都是真實的,但是我們(men) 處理上是荒誕。”演師哥的劉奕君常常問黃磊,咱們(men) 拍的不是個(ge) 輕喜劇嗎,怎麽(me) 我的哭戲比以前的角色都多?

  黃磊說,“喜劇我有一個(ge) 觀點,我認為(wei) 喜劇就是有著一定悲劇的底色,或者悲劇人物有喜劇的處理,其實就是劇中人在哭,但是看的人在笑,這跟生活中的喜劇很像。”

  師兄弟第一次熒屏合作

  劇中,張衛國和林宏年兩(liang) 人工作後一度失聯,後來在聚會(hui) 上才重新取得聯係,而在戲外,黃磊和劉奕君也是真實的師兄弟,經曆過同樣的久別重逢。

  黃磊細數起在北影上學時的生活,當時劉奕君是87級,他是90級,大一到大四的表演係學生加起來隻有50來個(ge) 人,大家都互相熟悉,但畢業(ye) 時也沒有電子通訊錄,直到三年前,兩(liang) 人在一個(ge) 活動遇上,互相加上了微信。

  這次籌備新劇,黃磊在預邀名單看到熟悉的名字,很快就把師哥“搶”了過來,“我說劉奕君好,劉奕君真是我師哥,我們(men) 生活中就是師兄弟,是挺合適的。”

  以往的影視劇裏,劉奕君常常飾演嚴(yan) 肅的正麵角色或者反派,這次卻被大家發現,演喜劇也可以很好玩,“第一次看到大家說他演喜劇演得挺好的,其實當時在學校訓練時大家都有喜劇訓練,他喜劇演得真就是到位的,挺準確的。”

  除了師兄劉奕君,劇裏還能看到另一位熟悉的老朋友——黃磊的學生海清,很多人一看角色就樂(le) 了,紛紛評論說:中醫大夫,這簡直是為(wei) 海清量身定製的吧?

  “她真的隨身帶著針,經常自己給自己紮”,黃磊笑說,自己身邊有一波人到中年走起養(yang) 生路線的女演員,“然後海清在這裏邊可能是貢獻比較突出的,所以她外號‘海大夫’,她不僅(jin) 自己養(yang) 生,她還希望帶著大家一起養(yang) 生,造福眾(zhong) 生。”

  他回憶起當年拍《小別離》的時候,因為(wei) 膝蓋不太舒服,海清立刻要拿針給老師紮一下,“我就真膽大,說你紮一下,結果給我紮完血都滋出來了,紮我血管,我說你這行不行?但是她確實就挺熱愛這個(ge) 。”

  這些年,觀眾(zhong) 在許多家庭生活劇裏看到黃磊,《小歡喜》《小別離》《小敏家》……有時候也會(hui) 問,這些人物會(hui) 不會(hui) 有點相似?

  “怎麽(me) 辦?我到這歲數了,你現在讓我演談戀愛也不合適,談戀愛也行,我也是帶著孩子對不對?”對黃磊而言,那些都是自己在熒幕上的樣子,比如在前不久殺青的《縣委大院》裏,他還會(hui) 以一個(ge) 不同於(yu) 以往的角色出現。

  “人到每個(ge) 階段都會(hui) 有自己的痕跡,我倒挺接受,現在的《張衛國的夏天》其實跟我前麵的《小歡喜》也不太一樣的。”

  想做溫暖現實主義(yi) 的劇

  熱熱鬧鬧、哭哭笑笑,看《張衛國的夏天》時,一些觀眾(zhong) 總會(hui) 想起那部講述小人物的經典——《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

  同樣的胡同市井生活,同樣生活不易但苦中作樂(le) 的中年人,但相較於(yu) 張大民的中年,張衛國身上的喜劇色彩更濃,也更陽光一些。

  創作現實題材,黃磊希望能帶給大家一些溫暖,在拍《嘿,老頭!》的時候,他就提出過“溫暖現實主義(yi) ”的概念,“希望通過一個(ge) 戲讓大家能夠戰勝焦慮,或者給予大家一些溫暖、慰藉一下人心,我覺得也沒什麽(me) 不好。”

  戲裏,人到中年的張衛國經曆著種種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那戲外的黃磊,也會(hui) 遇到中年危機嗎?

  他的答案是“還好”。也許更多變化是來自生理上的,比如有時特別怕生病,比如開始關(guan) 注各種維生素,開始感覺新陳代謝變慢,以前喝得有點多,第二天依舊跟沒事人似的,但現在不敢了,因為(wei) 會(hui) 難受一天。

  “我一直體(ti) 力非常好,精力很旺盛,但是突然就開始覺得,我也要換一種方式,怎麽(me) 麵對未來的人生,是吧?”

  如今再回看與(yu) 師哥一同經曆的大學生活,三十年已轉瞬而過,他有時候會(hui) 想,現在健康地工作拍戲,可能自己再幹個(ge) 十來年,到60多歲就不演了,去做喜歡的舞台劇或者其他的事兒(er) 。

  拍了這麽(me) 多年的戲,現在再被問起對新戲的期待,他也會(hui) 答,“大家喜歡,開心就好,不喜歡、批評我,我也都接受。”

  如果說中年人張衛國的故事能帶給大家什麽(me) 啟發,黃磊並不想自己去做引導——

  “我現在做戲反而不想那麽(me) 多,或者我想得多也不會(hui) 都說出來,我自己覺得其實創作就應該是用最深的思考作最淺的輸出,大家能笑一笑,或者會(hui) 哭一下,能排擠出一些焦慮和憂愁來,有點笑、有點淚就行了。”(完)

(責編: 常邦麗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