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取餐櫃向騎手試水收費 外賣最後100米“提速”

發布時間:2022-08-12 14:56:00來源: 中國消費者報

  王小月 文

  外賣已成為(wei) 堂食的重要補充部分,而近幾年受疫情影響,人們(men) 的工作、生活方式也隨之改變,無接觸配送成為(wei) 常態。與(yu) 此同時,為(wei) 避免外賣無序擺放、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智能取餐櫃作為(wei) 外賣服務“最後100米”的重要補充應運而生。

  近期,外賣平台的智能取餐櫃開始試水麵向騎手收費,收費模式能否持續?其未來發展又該如何?《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部分區域試水收費

  “進不去的園區、打不通的電話、等不起的電梯和找不到的門牌”成為(wei) 外賣騎手的配送難題,也因此引發了一些消費爭(zheng) 議。智能取餐櫃的出現提升了外賣騎手的便利度,成為(wei) 無接觸配送的重要保障。有數據顯示,有了智能取餐櫃之後,騎手每單平均可節省4—10分鍾。《中國消費者報》記者了解到,部分平台智能取餐櫃近期開始在部分區域麵向騎手試水收費,騎手可以自行選擇是否使用,目前已覆蓋合肥、南京等城市部分點位。

  實際上,市場上已有部分品牌的取餐櫃在投放之初就針對外賣騎手收費。以“白領優(you) 拚”為(wei) 例,取餐櫃小格子使用一次0.3元,大格子使用一次0.4元,費用由騎手承擔,用戶取餐免費。

  一位即時零售業(ye)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智能取餐櫃雖然能解決(jue) 餐飲、外賣行業(ye) 的配送痛點,但取餐櫃對於(yu) 運營方來說,物業(ye) 費、清潔費以及電費、維修等運維成本高企。“對運營方來說,免費模式不可持續,市場化需求就需要有匹配的商業(ye) 運營方式,通過供需調節價(jia) 格,由市場所選擇和淘汰,才能保障可持續服務。”

  這位人士表示,將取餐櫃拿來和快遞櫃比較,其實是一個(ge) 誤區,取餐櫃和快遞櫃模式並不相同。快遞櫃主要在社區使用,同時麵向快遞員和消費者收費;但取餐櫃主要麵向辦公、學校等區域,由騎手主動選擇,且對消費者完全免費。

  消費者和騎手反應不一

  采訪中,在北京國貿商圈工作的白領李淼對記者說:“公司不提供午餐,由於(yu) 疫情防控要求,外賣員不能送到樓上,而中午是大家的點餐高峰,有時也會(hui) 發生錯拿的情況。”所以,她更傾(qing) 向於(yu) 將外賣放置於(yu) 取餐櫃中。

  經常點外賣的消費者張佳佳說,如果自己在公司,傾(qing) 向於(yu) 騎手使用取餐櫃,此前出現過點完外賣後公司臨(lin) 時需要開會(hui) ,導致取餐不便的情況。“但如果是在家點外賣,還是希望騎手送到家門口。”張佳佳表示。

  北京一位外賣騎手告訴記者,幾個(ge) 月前他負責區域的寫(xie) 字樓安裝了智能取餐櫃,但目前還沒有收費。“這一棟寫(xie) 字樓有20多層,裏麵入駐的多為(wei) 小商戶,人員相對密集,高峰時需要等很久電梯,有段時間物業(ye) 不允許送上樓,就需要在樓下等著顧客來取餐。有了取餐櫃,確實提高了配送效率。”對於(yu) 平台試水麵向騎手收費,他表示,未來取餐櫃能否像電梯廣告一樣,在取餐櫃上投放屏幕廣告,將取餐櫃的成本分攤。

  中國人民大學智能社會(hui) 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王鵬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麵向騎手收費,從(cong) 整體(ti) 來看比較合理。從(cong) 騎手端來說,節約了騎手的時間,短時間內(nei) 可能會(hui) 因收費產(chan) 生一些抵觸情緒,但從(cong) 長遠看可以提升效能,進而增加騎手收入。

  使用和收費應精細化

  目前,取餐櫃收費的邏輯是“誰使用誰付費”。不難看出,取餐櫃設點選址極其關(guan) 鍵,需要真正從(cong) 痛點出發成為(wei) “可選項”,能真正提高騎手的效率,讓騎手主動使用。在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看來,目前取餐櫃收費方式比較粗放,未來在使用和收費上應該更加精細化,例如可由用戶主動選擇,滿足消費者的使用需求。

  物流行業(ye) 專(zhuan) 家楊達卿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智能取餐櫃較適合對人流管控嚴(yan) 格的機關(guan) 辦公樓、醫院、學校等場景,應用智能取餐櫃將是未來一大趨勢。“智能取餐櫃作為(wei) 服務補充不會(hui) 完全取代配送上門。當物業(ye) 環境有條件實現送餐上門時,應該保障消費者的選擇權。這樣不僅(jin) 能提升消費者滿意度,還能避免出現配送不到位和發生不必要的服務爭(zheng) 議。”楊達卿說。

(責編: 陳濛濛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