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萬元銀行理財15個月僅賺9元 投資者如何麵對理財收益落差?
在“雪糕刺客”引起熱議後,不少投資者也在網絡平台吐槽遇到了“理財刺客”。他們(men) 購買(mai) 的銀行理財產(chan) 品實際到期收益與(yu) 業(ye) 績比較基準相差甚遠。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現,在市場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多家銀行近期發布公告下調了理財產(chan) 品的業(ye) 績比較基準,或許這將降低投資者的心理預期,減少“理財刺客”帶來的刺痛。目前社交平台雖經常見到網友吐槽理財產(chan) 品收益不及預期,但銀行理財產(chan) 品總體(ti) 達標率其實還不錯,整體(ti) 來看理財市場的兌(dui) 付情況還是比較樂(le) 觀。
網友15個(ge) 月賺了9元
自稱理財“理了個(ge) 寂寞”
“5萬(wan) 放了476天賺了170多,買(mai) 的時候標注4.4%的基準,差的也太多了吧。”6月底,網友小思在社交網站曬出了自己理財資金到期的頁麵截圖,對自己的收益感到很失望。
北青報記者查詢這家銀行的官網,找到這款產(chan) 品的到期信息公告。這款產(chan) 品是某國有大行理財子公司於(yu) 去年3月初發行的一款固定收益類封閉式理財產(chan) 品,風險等級PR3,投資期限476天,到期日是今年6月27日。該產(chan) 品業(ye) 績比較基準是4.4%,但到期日產(chan) 品淨值卻隻有1.0035。北青報記者粗略計算,其實際年化收益率在0.27%左右,還不到業(ye) 績比較基準的1/16。
另一位網友小麗(li) 買(mai) 的也是這家理財子公司的一款風險等級為(wei) PR3的封閉式理財產(chan) 品,投資期限15個(ge) 月,到期日是今年4月26日,業(ye) 績比較基準為(wei) 4.20%(年化)。
北青報記者從(cong) 該銀行官網查詢到,該產(chan) 品到期日淨值為(wei) 1.0009,也就是說1萬(wan) 元投資了15個(ge) 月,能掙9元錢。粗略計算,實際年化收益率約為(wei) 0.072%,大約是業(ye) 績比較基準的1/60,甚至隻相當於(yu) 托管費率0.20%的1/3。
小麗(li) 說:“看到手機銀行的到期金額後我就蒙了,以為(wei) 自己記錯了本金。後來翻看交易明細,果真是本金進本金出。定存一年還有1.7%的利息,我這400多天仿佛理了個(ge) 寂寞啊。”
多個(ge) 銀行理財產(chan) 品收益
遠低於(yu) 業(ye) 績比較基準
小思和小麗(li) 的遭遇不是個(ge) 例,到期收益率遠不及業(ye) 績比較基準的產(chan) 品也不止那家大行才有。在黑貓投訴平台上,多家銀行的客戶都在投訴自己所買(mai) 的理財產(chan) 品收益未達預期。某股份行客戶投訴稱,自己購買(mai) 的一款低風險固收理財產(chan) 品連本金都虧(kui) 了。該客戶曬出的截圖顯示,8萬(wan) 本金理財6個(ge) 月,虧(kui) 了785.889元。
有網友去年7月在另一家大行的手機銀行購買(mai) 一筆5萬(wan) 元理財,業(ye) 績比較基準為(wei) 4.2%,今年7月資金自動贖回到賬後才發現,5萬(wan) 元理財僅(jin) 賺了45元。
還有投資者兩(liang) 年前買(mai) 了40萬(wan) 某銀行R2級別理財產(chan) 品,期限760天,“預期收益率”(實際應為(wei) 業(ye) 績比較基準)為(wei) 4.5%,產(chan) 品8月初到期,兌(dui) 付時隻有3.2%的收益率。該投資者稱:“低風險產(chan) 品我們(men) 肯定是預期銀行能兌(dui) 付的,不然,我們(men) 為(wei) 什麽(me) 不在兩(liang) 年前買(mai) 4%左右利率的銀行大額存單呢?”
銀行理財不保本
業(ye) 績比較基準不是承諾收益
多家銀行的專(zhuan) 業(ye) 人士告訴北青報記者,資管新規已推出四年,銀行理財早就不是大家以為(wei) 的保本保收益,這些被投訴的產(chan) 品也明確說明是非保本浮動收益產(chan) 品。至於(yu) 業(ye) 績比較基準,雖然也是用年化收益率形式表現,但並非大家以往熟悉的預期收益率,而是基於(yu) 產(chan) 品性質、投資策略、過往經驗等因素對理財產(chan) 品設定的投資目標,不代表產(chan) 品的未來表現和實際收益,也不是銀行對理財產(chan) 品收益的承諾或保障。
某國有銀行的理財經理朱先生通俗地解釋說:“前些年的銀行理財產(chan) 品都有預期收益率,也都能實現,所以很多客戶還覺得銀行理財產(chan) 品是剛性兌(dui) 付的,保本保息。資管新規推出後,情況完全變了,銀行理財都不保本保息了。現在的銀行理財產(chan) 品大部分都跟基金一樣,是淨值型的,沒有預期收益率,隻有業(ye) 績比較基準。業(ye) 績比較基準可以看作是淨值型理財產(chan) 品未來收益的‘小目標’,類似於(yu) 劃了‘及格線’,但不是收益承諾。投資者最後拿到的實際收益可能比業(ye) 績基準高,也可能比業(ye) 績基準低。所以,投資者買(mai) 銀行理財也要有‘買(mai) 者自負’的風險意識,不能閉眼盲入。”
單一數值型業(ye) 績比較基準是
“理財刺客”主要區域
據了解,業(ye) 績比較基準主要有三種形式,包括單一數值型,區間數值型和指數型。北青報記者注意到,業(ye) 績比較基準為(wei) 單一數值型的理財產(chan) 品是業(ye) 績不達標的主要區域,尤其是那些基準設置較高的產(chan) 品。
以某合資理財公司為(wei) 例,中國理財網公布的信息顯示,該理財公司目前已有24隻產(chan) 品到期,都是封閉期12-15個(ge) 月的固收類產(chan) 品。這24隻理財產(chan) 品的業(ye) 績比較基準均為(wei) 單一數值型,都在4.3-4.5%之間,隻有5隻達到業(ye) 績比較基準,實際年化收益率在4.45%-5.67%之間。未達標的19隻產(chan) 品中有13隻的實際年化收益率是2字頭。比如,8月3日最新到期的一隻一年期產(chan) 品,業(ye) 績比較基準為(wei) 4.35%,實際年化收益率2.48%,還不到比較基準的六折。 到期收益率最低的一隻產(chan) 品實際年化收益率僅(jin) 1.8%,與(yu) 業(ye) 績比較基準相差2.55個(ge) 百分點,差不多打了四折。
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區間型業(ye) 績比較基準會(hui) 有下限和上限,即使理財產(chan) 品表現不理想,一般要達到下限還是比較容易的,但這種區間型的形式直觀上不確定性就較大,對投資者的吸引力較弱;單一數值型的業(ye) 績比較基準看上去確定性更強,在銷售環節更容易吸引投資者,但實際到期時不容易達標。
雖然社交平台經常可見網友吐槽自己的理財產(chan) 品收益不及預期,但銀行理財產(chan) 品總體(ti) 達標率其實還不錯。普益標準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到期的封閉式產(chan) 品中有12380隻產(chan) 品披露了業(ye) 績比較基準,其中10367隻產(chan) 品能夠計算到期收益率,有近9成的產(chan) 品到期收益率可以達到銀行設定的業(ye) 績比較基準線,甚至超4成的產(chan) 品到期收益率超過了業(ye) 績比較基準中樞,實現了超額兌(dui) 付。整體(ti) 來看,理財市場的兌(dui) 付情況還是比較樂(le) 觀的。
分析
下調業(ye) 績比較基準不代表實際收益率必然下降
8月3日,中銀理財發布公告稱,擬於(yu) 2022年8月9日起對“中銀理財-穩富(季增益)007”(WFJZY007A)產(chan) 品的業(ye) 績比較基準進行調整,由2.70%-4.00%(年化)調整至2.50%-3.80%(年化),即在原業(ye) 績基準基礎上下調了20個(ge) 基點。截至8月4日,中銀理財-穩富(季增益)007-WFJZY007A的淨值為(wei) 1.037851,意味著持有一年的實際收益率為(wei) 3.79%,不僅(jin) 達標,還超過了最初3.7%的基準。
已運行一年多的招銀理財招睿月添利平衡2A產(chan) 品也曾多次調整業(ye) 績比較基準,去年10月8日,這隻產(chan) 品的業(ye) 績比較基準從(cong) 單一數值型變為(wei) 區間型:3.20%-3.80%。兩(liang) 個(ge) 月後,區間下限降至3.1%,上限不變。今年1月,區間下限大幅下調0.3個(ge) 百分點至2.80%,5月又進一步下調至2.6%,但上限一直沒變。
招行官網顯示,招銀理財招睿月添利平衡2A產(chan) 品8月8日的淨值為(wei) 1.061700,意味著成立20個(ge) 月的收益率為(wei) 6.17%,年化收益率約為(wei) 3.7%,已經接近區間上限,還超過了最初的業(ye) 績基準3.5%。
從(cong) 中行和招行這兩(liang) 款理財產(chan) 品的情況可以看出,即便銀行下調了業(ye) 績比較基準,也並不代表理財產(chan) 品的實際收益率必然會(hui) 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銀行理財市場的業(ye) 績比較基準整體(ti) 也處於(yu) 下行階段。普益標準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新發封閉式和開放式淨值型理財產(chan) 品的平均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其中開放式淨值型理財產(chan) 品平均業(ye) 績比較基準為(wei) 3.79%,環比下跌0.12個(ge) 百分點;封閉式淨值型理財產(chan) 品平均業(ye) 績比較基準為(wei) 4.12%,環比下跌0.10個(ge) 百分點。
對於(yu) 習(xi) 慣了預期收益率的投資者來說,如何挑選優(you) 秀的淨值型產(chan) 品,避免“理財刺客”的刺痛呢?
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表示,業(ye) 績比較基準隻是一個(ge) 參考的收益率,產(chan) 品打破剛性兌(dui) 付,實際收益率會(hui) 圍繞業(ye) 績比較基準上下波動,有時可能會(hui) 偏離較遠。理財產(chan) 品打破剛性兌(dui) 付後,投資要自負盈虧(kui) ,購買(mai) 理財產(chan) 品不能隻看業(ye) 績比較基準,要重點考察產(chan) 品的風險,產(chan) 品風險高低主要從(cong) 風險等級、投資範圍、資產(chan) 配置比例、曆史淨值波動等方麵判斷。一般來說,業(ye) 績比較基準較高的理財產(chan) 品,要麽(me) 風險偏高,要麽(me) 流動性偏差,投資者要能平衡產(chan) 品風險、收益、流動性之間的關(guan) 係。
普益標準研究員苟海川建議,投資者在購買(mai) 理財產(chan) 品前可以充分了解此類產(chan) 品的曆史業(ye) 績表現,同時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和風險偏好選擇產(chan) 品,如風險偏好較低可以選擇中低風險產(chan) 品,風險偏好較高,可以選擇中高風險產(chan) 品。
本組文/本報記者 程婕
統籌/池海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