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高溫紅色預警繼續 未來還要熱多久?

發布時間:2022-08-15 11:12:00來源: 華西都市報

  這兩(liang) 天,有關(guan) 高溫熱浪的話題頻頻引發關(guan) 注,“40℃進不了全國高溫排行榜”更是衝(chong) 上熱搜。40℃這個(ge) 原本讓許多地區“高不可攀”的數字,在近期持續高溫天氣過程中多次出現。不少網友說:“我們(men) 正在見證曆史。”

  中央氣象台8月14日18時繼續發布高溫紅色預警:預計8月15日白天,新疆吐魯番盆地和南疆盆地、陝西中南部、山西南部、河北中南部、北京、山東(dong) 南部、河南、安徽、江蘇、上海、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四川中東(dong) 部、重慶、貴州東(dong) 部、廣西北部、廣東(dong) 北部等地最高氣溫將有35~39℃,其中,四川東(dong) 部、重慶中西部、陝西南部、河南東(dong) 南部、安徽中南部、江蘇南部、湖北東(dong) 南部和西北部、湖南北部、江西東(dong) 北部、浙江中北部以及新疆吐魯番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可達40℃以上。

  截至14日,中央氣象台已連續20多天發布高溫預警,其中從(cong) 本月12日起,已連續3天發布了最高級別的紅色預警。這標誌著自6月以來便持續影響我國南方多地的區域性高溫天氣,走到了迄今為(wei) 止的最強階段。

  那麽(me) ,此次超強高溫天氣究竟有多強?持續高溫天氣正常嗎?“幕後推手”是誰?未來會(hui) 成為(wei) 常態嗎?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國氣象局相關(guan) 專(zhuan) 家。

  高溫

  或將成1961年以來持續時間

  最長的一次高溫過程

  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陳麗(li) 娟表示,目前區域性高溫過程還沒有超過2013年,但未來兩(liang) 周南方高溫天氣仍將持續。“根據預測,此次區域性高溫過程持續時間將超過2013年的62天,成為(wei) 1961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高溫過程,今年高溫天氣綜合強度可能將為(wei) 1961年有完整記錄以來最強。”陳麗(li) 娟說。

  那麽(me) ,1961年以來最強高溫天氣的戰鬥力究竟如何?

  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陳濤表示,7月下旬以來,我國高溫日數多、覆蓋範圍廣,多地最高氣溫破曆史極值,40℃以上的高溫熱浪天氣在多地頻頻出現,多個(ge) 省份高溫日數和最高氣溫均突破曆史紀錄。

  比如,上海今年35℃以上高溫日數已超過40天。上海中心氣象台首席預報員王智介紹,截至8月13日,上海今年出現40℃以上高溫日數共6天,極端最高氣溫為(wei) 40.9℃。未來10天,上海市將持續高溫天氣,極端最高氣溫可達40℃至41℃。

  “7月以來,浙江極端氣溫大部分地區都在39℃至43℃,最高的是三門43.1℃,永嘉 42.9℃,青田、雲(yun) 和是42.4℃。三門和永嘉等地均突破曆史最高紀錄。”浙江省氣象台首席預報員婁小芬說,預計未來7天,浙北和浙西部分地區將局部出現43℃酷熱天氣,或突破極端高溫紀錄。

  重慶今年已出現兩(liang) 輪高溫天氣過程,全市平均高溫日數達29.3天,為(wei) 1951年以來同期第二多。重慶市氣象台首席預報員羅娟介紹,預計8月13日至22日,重慶大部地區最高氣溫38℃至42℃,局地可達43℃至44℃,部分區縣最高氣溫將接近或超過曆史極值。

  陳濤說,8月12日當天,華北南部至江南及四川盆地、陝西中南部、內(nei) 蒙古西部等地出現35℃以上高溫天氣,其中大部地區氣溫有38至40℃,四川東(dong) 部、重慶西南部和北部、陝西東(dong) 南部、湖北西部、安徽東(dong) 南部、江蘇南部、浙江中北部等局地達41至43℃。其中湖北竹山局地達到44.3℃,刷新有氣象記錄以來湖北最高氣溫紀錄。

  這還沒有結束,高溫紅色預警仍將持續。中央氣象台預計未來10天,江淮、江漢、江南、四川盆地等地仍將出現持續性高溫天氣,累計高溫日數可達7至10天。

  探因

  副熱帶高壓異常是“元凶”

  可能出現夏秋連旱

  持續高溫天氣不利南方農(nong) 作物、經濟林果等生長發育,一些地區已經出現氣象幹旱狀態。

  “今年這樣的高溫天氣,主要與(yu) 大氣環流形勢,特別是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異常有一定關(guan) 係。”陳濤說。

  陳濤解釋,從(cong) 目前監測看,今年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範圍偏大、強度偏強。在它的控製下,我國南方地區整體(ti) 受下沉氣流控製,導致天空晴朗少雲(yun) 。加上白天日照輻射的影響,近地麵加熱強烈,熱空氣滯留在地麵,吹不走、散不出,因此出現大範圍持續性高溫天氣。

  陳濤表示,受高溫天氣影響,我國四川盆地到長江中下遊地區已經出現了氣象幹旱狀態,未來一段時間,這種氣象幹旱有可能進一步持續或加重。

  “根據分析,後期秋季長江流域降水偏少的可能性仍然比較大,尤其是中下遊地區有可能會(hui) 出現夏秋連旱。”陳麗(li) 娟說。

  “夏季出現高溫熱浪事件,從(cong) 氣候角度來講是正常的。但今年夏天高溫熱浪事件持續的時間、強度,以及影響範圍,都非常罕見。”陳麗(li) 娟說。

  不僅(jin) 是我國,入夏以來,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大西洋副熱帶高壓和伊朗高壓均出現增強,形成大範圍的整體(ti) 環球暖高壓帶,致使北半球多地出現高溫天氣。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zhuan) 門委員會(hui) (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指出,最近50年全球變暖正以過去2000年以來前所未有的速度發生,氣候係統不穩定性加劇。其中,高溫熱浪事件頻發多發是非常顯著的特征。

  陳麗(li) 娟表示,出現這樣的情況,已經遠遠不是天氣尺度的問題,這背後有深層的氣候尺度原因。“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高溫熱浪事件可能成為(wei) 一個(ge) 新常態。而且今年高溫天氣開始早、結束晚、持續時間長,這種特征在未來可能也會(hui) 越來越明顯。”陳麗(li) 娟強調。

  陳濤提醒,在城市中,用電需求激增是持續高溫所引發的最顯著的影響之一。高溫下空調等電器使用頻率大幅提高,對能源保供影響較大,相關(guan) 部門應根據氣溫預報做好應急預案,保障電力供應。

  對於(yu) 公眾(zhong) 而言,他建議,高溫天氣期間要盡量減少長時間戶外活動,及時補充水分,避免熱射病及其他高溫易誘發的潛在疾病影響。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正值暑期,在炎熱的天氣下,休假在家的學生遊泳避暑時,一定要注意遠離危險水域,防止發生溺亡事故。”陳濤說。

  綜合中國天氣網、《科技日報》、《中國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