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幾家歡喜幾家愁?有指數幾乎回吐全部漲幅,但這一指數反彈近40%,接下來怎麽走?

發布時間:2022-08-15 16:00:00來源: 證券時報

  7月份至今,大盤股和小盤股走勢出現明顯分野。

  其中,代表大盤股的上證50已經將4月、5月漲幅基本回吐,而代表小盤股的中證1000,則在持續創下反彈新高。

  萬(wan) 得數據顯示,自4月27日以來,中證1000在本輪反彈幅度已達37.6%,而上證50漲幅僅(jin) 為(wei) 4.3%,兩(liang) 者分化明顯。特別是,7月份初以來,在上證50的持續回落中,中證1000持續攀升,並在8月份持續創下反彈新高。這種風格分化可以回溯到2021年,在2021年代表大盤股的上證50指數全年累計下跌10.1%,代表小盤股的中證1000指數則大漲20.5%。

  此前,這種大小盤指數分化曾經在2015年出現過。當時,中證500股指期貨上市後的2個(ge) 月內(nei) ,指數漲幅高達45.24%。隨著央行公布7月份金融數據,從(cong) 社融分項分析來看,信用擴張力度偏弱,而貨幣流動性寬裕的現象持續存在。這或將持續推動代表大盤的上證50與(yu) 代表小盤股的中證1000,出現持續分化。

  大盤跌倒,小盤新高

  自今年7月初以來,小盤與(yu) 大盤指數明顯分化,小盤指數走勢偏強的特征極為(wei) 明顯,具有明顯的超額收益。

  在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和中證1000等四個(ge) 具有代表性的指數上,上證50與(yu) 滬深300則出現回調,而中證1000與(yu) 中證500指數維持橫盤振蕩走勢。如果將代表大盤的上證50和代表小盤的中證1000對比,反差尤為(wei) 明顯。

  上證50已將4月、5月漲幅基本回吐,而代表小盤股的中證1000,則在持續創下反彈新高。萬(wan) 得數據顯示,華夏中證1000ETF(159845)自4月27日以來,本輪反彈幅度已達37.6%,在寬基ETF中名列前茅。尤其是中證1000指數股指期貨推出後,期間日均成交額突破20億(yi) 元,流動性在同類產(chan) 品持續領先。

  小盤風格較大盤持續超一年以上時間占優(you) 的現象在2015年曾經出現過,與(yu) 當時中證500股指期貨上市的時間也基本吻合。當時2015年中證500股指期貨上市後,市場情緒高漲,中證500ETF在此後2個(ge) 月內(nei) 漲幅高達45.24%。

  目前,中證1000股指期貨的上市已經滿3周,由此帶來的中證1000ETF增量資金明顯增加。7月22日,中證1000股指期貨推出後,市場對於(yu) 中證1000指數的配置熱情高漲,市場新發4隻ETF基金。同時已有的ETF基金規模在期貨推出前淨資產(chan) 僅(jin) 為(wei) 52億(yi) ,7月22日當日迎來26億(yi) 淨流入,後續一周淨流入89億(yi) ,ETF規模翻了三倍。進入8月後,1000ETF資金有一定流出,但對於(yu) 擴大後的ETF規模的影響已經相對較小。

  光大期貨分析師韓穎朗認為(wei) ,“在小盤指數出現加速前,小盤指數的優(you) 勢仍將延續。”這種現象與(yu) 資金風險偏好變化、對應基金發行規模擴張存在關(guan) 係。當前中小盤指數的估值水平較2015年相對更低,配置的性價(jia) 比也相對較高,進一步推動了大小盤指數分化的現象。

  根據萬(wan) 得數據顯示,在2015年小盤股行情頂峰時,中證1000指數市盈率中位數大約在140倍、中證500市盈率中位數約80倍、滬深300市盈率中位數約40倍,小盤公司相比於(yu) 大盤公司有很大的估值溢價(jia) 率。

  關(guan) 注中小盤風格內(nei) 部的結構性變化

  接下來,大盤股和小盤股走勢還會(hui) 繼續分化嗎?隨著央行公布7月份金融數據,從(cong) 社融分項分析來看,信用擴張力度偏弱,而貨幣流動性寬裕的現象持續存在。這或將持續推動代表大盤的上證50與(yu) 代表小盤股的中證1000,出現持續分化。

  “從(cong) 輪動周期上看,本輪小盤行情時間上走了一年半,空間上走了一半。”中信建投分析師陳果認為(wei) ,以大小盤風格切換的4年周期來看,本輪大小盤行情從(cong) 2021年2月啟動,時間上走過了一年半。從(cong) 空間上看,也走了一半。後市中小盤的投資機會(hui) 仍然存在。“站在當前時點,中小盤行情時間上已經持續一年半,不再處於(yu) 極端低估的背景下,我們(men) 更需要注重中小盤風格內(nei) 部的結構性變化,未來更看好景氣中小盤的表現。”

  華夏基金報告表示,目前的宏觀指標來看,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自去年底開始逐步發力,社融規模觸底回升,貨幣環境趨向寬鬆,利率基本穩定,疊加A股整體(ti) 估值已經進入相對低位區間,在寬鬆的流動性和未來的經濟複蘇預期下,中小盤股行情有望延續。

  山西證券分析師張治表示,短期內(nei) ,國內(nei) 市場流動性環境依然相對利好對利率更加敏感的成長股,而近期國內(nei) 局部疫情再起、以地產(chan) 為(wei) 代表的傳(chuan) 統行業(ye) 景氣拐點尚未顯現等因素均使得價(jia) 值股依舊承壓,由此相對更加看好成長股的後續表現。同時,經濟收縮周期以及全球經濟競合重塑使不確定性趨勢性上行,市場波動性將加劇。

  “我們(men) 認為(wei) 從(cong) 2021年開始的風格切換是一個(ge) 新的轉折,中小盤占優(you) 可能是未來3-5年時間維度A股市場的風格特征。“方正證券分析師燕翔認為(wei) ,驅動大小盤風格切換的核心邏輯或許主要在產(chan) 業(ye) 邏輯。當前A股市場的主線邏輯已經從(cong) 產(chan) 業(ye) 集中轉變為(wei) 產(chan) 業(ye) 升級。

  從(cong) 產(chan) 業(ye) 邏輯上看,包括新能源、信息科技等在內(nei) 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是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也依然是資本市場最重要的投資主線。當前經濟動能新舊轉換,而且越轉越快。以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為(wei) 代表的新產(chan) 業(ye) 鏈已經出現,催生了批量的優(you) 秀中小成長企業(ye) 。從(cong) 全球視野看,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鏈已經構成了中國的優(you) 勢競爭(zheng) 產(chan) 業(ye) ,在國家支持“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政策下,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nei) 預計都會(hui) 有不錯的發展。(券商中國)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