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立法護航“綠水青山” 生態紅利釋放“點綠成金”
中新網南昌8月15日電 題:江西立法護航“綠水青山” 生態紅利釋放“點綠成金”
中新網記者 吳鵬泉
藍天白雲(yun) ,青山碧水。在中國中部省份江西,從(cong) 羅霄山脈到武夷山脈,從(cong) 南嶺山脈到九嶺山脈,放眼望去滿目蒼翠、林海起伏,四處散發著勃勃生機。
綠色生態是江西最大財富、最大優(you) 勢、最大品牌,2021年該省森林覆蓋率穩定在63.1%、保持全國第二位。近年來,作為(wei) 中國率先探索林長製改革的省份之一,江西在為(wei) 守護綠水青山築牢“法治護欄”的同時,積極拓展“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雙向轉化的渠道,努力把自然生態優(you) 勢轉化為(wei) 經濟發展優(you) 勢。
林長製從(cong) “有章可循”到“有法可依”
江西是中國南方重點集體(ti) 林區和重要生態屏障,自然稟賦良好,到處青山綠水。
然而,隨著工業(ye) 化、城鎮化進程加快,經濟社會(hui) 發展改革與(yu) 林業(ye) 資源保護之間的矛盾日益突顯,江西林業(ye) 資源保護發展麵臨(lin) 挑戰,亂(luan) 征濫占林地、亂(luan) 砍濫伐林木、亂(luan) 捕濫獵野生動物、亂(luan) 采濫挖野生植物等現象時有發生。
2018年7月,在總結撫州市山長製和武寧縣林長製成功經驗基礎上,江西出台《關(guan) 於(yu) 全麵推行林長製的意見》,在全國率先全麵推行林長製。圍繞林業(ye) 資源保護發展工作,江西林長製不斷走深走實、見行見效,全省林業(ye) 事業(ye) 大保護、大發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林業(ye) 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力軍(jun) ,林業(ye) 資源是生態係統的主體(ti) ,對國家生態安全具有基礎性、戰略性作用。林長製的實施,讓林業(ye) 資源保護從(cong) 林業(ye) 部門“唱獨角戲”,轉變為(wei) 黨(dang) 政各部門齊抓共管奏響“大合唱”。
江西省人大農(nong) 委副主任委員陳金印此前表示,盡管林長製的實施在林業(ye) 保護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林長設立不盡規範、林長職責落實機製缺乏剛性、林長與(yu) 職能部門之間的權責邊界不夠清晰、林業(ye) 資源源頭管理體(ti) 係不夠健全、法律責任不夠明確等問題仍然存在。“這些問題有必要通過立法予以規範、完善和明確,固化形成統一的製度性成果,有效保障林業(ye) 生態建設。”
為(wei) 鞏固提升江西省林長製改革成果,在法治軌道上深化林長製改革,實現林長製從(cong) “有章可循”到“有法可依”,今年5月31日,江西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hui) 第三十九次會(hui) 議審議通過《江西省林長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已於(yu) 7月1日起正式施行,為(wei) 守護綠水青山提供法治保障。
江西省人大常委會(hui) 法工委副主任劉永亮認為(wei) ,《條例》一方麵總結實踐經驗,另一方麵直麵現實問題,提出了符合江西實際、具有本地特色的林長製“江西做法”。
耕好林長製“責任田”落實“源頭治理”
走進江西省九江市武寧縣羅坪鎮長水村,村裏醒目位置豎著不少林長公示牌,牌上各級林長的姓名、責任區域、工作職責、監督電話等信息一目了然。
“我每月都要巡林和不定期檢查護林員的履職情況,還要做好增加森林麵積及嚴(yan) 防森林火災等工作……”趙鋼是武寧縣羅坪鎮黨(dang) 委書(shu) 記,也是一名鄉(xiang) 級林長。
目前,江西全省共有省級林長9人、市級林長96人、縣級林長1257人、鄉(xiang) 級林長13248人、村級林長27690人。
林長製不是“冠名製”,而是“責任田”。《條例》規定,省級總林長、副總林長、林長每年巡林不少於(yu) 一次,市級總林長、副總林長、林長每半年巡林不少於(yu) 一次,縣級總林長、副總林長、林長每季度巡林不少於(yu) 一次。總林長或副總林長每年至少組織召開一次總林長會(hui) 議,研究解決(jue) 林長製實施及林業(ye) 資源保護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省、設區的市、縣(市、區)林長組織召開林長會(hui) 議,協調解決(jue) 責任區林業(ye) 資源保護發展的重大問題。
有了林長,江西還將林業(ye) 資源監管重心向源頭延伸,組建“一長兩(liang) 員”(基層林長、監管員、護林員)隊伍,打造林業(ye) 資源網格化管理體(ti) 係。
劉永亮介紹,《條例》對基層林長和監管員、護林員的活動予以規範,充分發揮基層林長和監管員、護林員距離山頭近、發現情況早等優(you) 勢,守好源頭、看牢山頭、管住人頭,使林業(ye) 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和發展,切實落實“源頭治理”責任。
50歲的長水村村民石淮兵是江西22381名護林員之一。“我每天巡山4個(ge) 來小時。”他指著不遠處一座山頭自豪地說,“我負責村裏5萬(wan) 多畝(mu) 山林的看護。”
江西林業(ye) 資源網格化管理成效明顯。官方統計數據顯示,根據國家林草局下發的衛星遙感判讀結果,江西省林業(ye) 資源違法問題數從(cong) 2018年的15468個(ge) 下降至2021年的6036個(ge) ,違法麵積由2018年的5966.9公頃下降至2021年的1955.5公頃,違法林木蓄積量由2018年的210953.6立方米下降至2021年的25946.7立方米。
綠水青山持續釋放生態紅利“點綠成金”
青山環抱、溪水潺潺、樹木參天、竹林密集……九嶺山脈武陵岩下的長水村風景優(you) 美、空氣清新、氣候宜人,吸引了眾(zhong) 多遊客前來打卡遊玩,盡享自然之美。
“很多客人來了後,都會(hui) 說一句‘這裏的環境真好’。”看著家鄉(xiang) 的好山好水引客來,在外從(cong) 事旅遊業(ye) 的長水村村民盧鹹鋒返鄉(xiang) 創業(ye) ,打造了一個(ge) 康養(yang) 度假區。“最近生意很好,哪怕是工作日,入住率也能達到80%以上。”
在長水村,吃上“生態飯”的不止本村人,還有來自浙江寧波的邵鋒。38歲的邵鋒是寧波一家農(nong) 業(ye) 公司的技術員,目前在長水村負責其公司的生態農(nong) 業(ye) 項目。
“長水村生態環境很好,養(yang) 出的魚肉質鮮美,售價(jia) 比較高,收益也挺可觀的。”邵鋒說,除了養(yang) 魚,其公司還在長水生態循環產(chan) 業(ye) 園內(nei) 種植了果蔬,“這裏的遊客比較多,前段時間黃瓜、番茄等長出後,就有很多遊客過來采摘。”
長水村的“林業(ye) +旅遊”蓬勃發展,是江西綠水青山持續釋放生態紅利的一個(ge) 生動縮影。
記者了解到,推行林長製後,江西木材加工等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逐步轉型升級,油茶、毛竹等特色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森林旅遊、森林康養(yang) 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異軍(jun) 突起,林業(ye) 產(chan) 業(ye) 呈現出總量做大、結構做優(you) 的良好態勢。
目前,江西省油茶林麵積1486萬(wan) 畝(mu) ,油茶總產(chan) 值達416億(yi) 元,油茶麵積和總產(chan) 值均居全國第二位;全省竹林總麵積達到1765萬(wan) 畝(mu) ,竹資源總量居全國第二;全省林下經濟總規模達到3554.1萬(wan) 畝(mu) ,林下經濟產(chan) 值達1630.1億(yi) 元,產(chan) 業(ye) 和產(chan) 值規模均居全國前列。2021年全省林業(ye) 總產(chan) 值達5740多億(yi) 元,穩居全國第一方陣。(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