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芯片價格下降,有的比雪糕刺客還便宜

發布時間:2022-08-19 10:4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8月19日電 (中新財經記者 吳濤)近日,“芯片價(jia) 格雪崩”引發熱議,部分芯片從(cong) 去年高位的200元降至現在的20元一個(ge) ,對比不久前還有大佬“打飛的”求芯片,仿佛一夜之間,芯片價(jia) 格就“雪崩”了。

  芯片進入降價(jia) 周期?

  根據德邦證券發布的7月份IC價(jia) 格跟蹤月報顯示,7月份,中低壓MOSFET價(jia) 格環比下行,中高壓產(chan) 品穩中有漲。MCU(微控製單元) 渠道價(jia) 格繼續回落。

  Nordic藍牙SOC芯片價(jia) 格則保持弱勢。這款芯片適用於(yu) 可穿戴產(chan) 品及IoT應用,其價(jia) 格從(cong) 2021年底達到高點後就開始下行。

  中新財經記者觀察,很多芯片都有上述藍牙芯片類似的價(jia) 格周期,去年某個(ge) 時間點達到曆史高位,然後開始斷斷續續下滑,持續至今。德邦證券指出,2022年第一季度,TI通用型DC/DC芯片渠道價(jia) 格就開始下行,但目前來看,總體(ti) 穩定。

  當然,不乏個(ge) 別芯片極端降價(jia) ,但降價(jia) 周期長達幾個(ge) 月甚至一年,並非一夜“雪崩”。據媒體(ti) 報道,有芯片在2021年價(jia) 格維持在200元左右一個(ge) ,目前售價(jia) 僅(jin) 為(wei) 每個(ge) 20元左右,隻有最高價(jia) 的十分之一。

  有芯片行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對中新財經表示,芯片涉及麵非常廣,內(nei) 部也有很多賽道,總體(ti) 來說,某些消費類的芯片,比如手機芯片庫存積壓較多,本來就競爭(zheng) 激烈,碰上手機需求疲軟,肯定價(jia) 格影響比較大。但汽車電子等領域,芯片仍然是供應緊缺。

  價(jia) 格為(wei) 何下滑?

  芯片價(jia) 格自然受供求關(guan) 係影響,如上所述,芯片價(jia) 格下滑一個(ge) 直接原因就是需求疲軟造成。有證券分析師分析原因在於(yu) 行業(ye) 競爭(zheng) 加劇、下遊需求不及預期、上遊產(chan) 能擴產(chan) 過快。

  以手機行業(ye) 為(wei) 例,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國內(nei) 市場手機總體(ti) 出貨量累計1.36億(yi) 部,同比下降21.7%,其中5G手機出貨量1.09億(yi) 部,同比下降14.5%,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80.2%。

  另外,去年的“缺芯潮”讓很多芯片公司加大了生產(chan) 馬力甚至進行擴產(chan) ,光大證券研報就指出,本土晶圓廠數量和產(chan) 能規劃在超預期增加,海外芯片設備的進口周期變長加重了這一現象。

  這些擴大產(chan) 能情況從(cong) 企業(ye) 財報也有反映。中微公司近日發公告預計2022年上半年營業(ye) 收入約19.7億(yi) 元,同比增長約47.1%。至純科技上半年新增訂單總金額為(wei) 23.62億(yi) 元,同比增長37.33%。

  芯片價(jia) 格波動當然還不乏渠道商從(cong) 中炒作原因,有分析指出,渠道價(jia) 格隻反映經銷商報價(jia) ,且波動幅度很大,而原廠價(jia) 格可能較為(wei) 穩定。中芯國際的財報顯示,今年二季度,出貨量以及平均銷售單價(jia) 還均有小幅增長。

  芯片會(hui) 多到爛大街?

  有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全球出貨了1.15萬(wan) 億(yi) 顆芯片。但大到新能源汽車,小到藍牙耳機,都需要各式各樣的芯片,消耗也極多,一輛新能源汽車可能消耗上千顆芯片,自動駕駛汽車則更多。

  行業(ye) 景氣的新能源汽車對芯片的需求自不必說,即便是現在普遍認為(wei) 需求疲軟的手機行業(ye) ,也已經迎來了今年首個(ge) 月份的同比增長。中國信通院最新的數據顯示,6月份,國內(nei) 市場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9.2%,達2810.7萬(wan) 部。

  再加上一些芯片企業(ye) 設備歲修可能安排在下半年,產(chan) 能可能受影響,這些情況是否會(hui) 反饋到芯片價(jia) 格上值得觀察。例如,中芯國際表示,“部分工廠歲修並沒有在二季度進行,使疫情對於(yu) 產(chan) 出的整體(ti) 影響低於(yu) 預期。”

  因此,芯片未必會(hui) 多到爛大街,畢竟需求還在,經濟也在恢複,汽車芯片甚至還會(hui) 很緊俏。(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