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應謹慎選擇醫美消費
本報訊(記者 王薇)目前,正值暑期醫美消費旺季,不少即將步入大學的學子,希望通過醫美開啟美好的大學生活;一些即將步入社會(hui) 的大學畢業(ye) 生,也希望通過醫美讓自己的職場生涯更順利。但醫美屬於(yu) 醫療範疇,具有一定的風險和不確定因素。昨天,市消協發出消費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樹立正確審美觀念,謹慎選擇醫美消費。
市消協表示,近年來,隨著醫美行業(ye) 的快速發展,有關(guan) 醫美消費糾紛也明顯增多。據北京醫美鏡醫療美容爭(zheng) 議研究與(yu) 調解中心統計,2022年上半年其受理醫美糾紛案件421件。目前醫美市場存在不少非正規醫美機構,通過不良營銷手段,給消費者人身健康造成嚴(yan) 重損害。消費者投訴的醫美問題主要表現為(wei) :部分醫美機構通過虛假宣傳(chuan) 、誇大美容效果,欺騙誤導消費者;不事先明碼標價(jia) ,或以各種名目多收費、亂(luan) 收費;使用來源不明、質量不合格的三無產(chan) 品,導致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由於(yu) 手術不成功導致消費者人身受到傷(shang) 害,引發醫療事故等。
市消協提示廣大消費者要理性選擇醫美消費。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適度選擇醫美服務,完全可以理解。但醫美屬於(yu) 醫療範疇,具有一定的風險和不確定因素,消費者需要結合自身實際,謹慎選擇醫美消費,尤其是不要盲從(cong) 、跟風、攀比,要樹立正確的價(jia) 值觀、審美觀。
消費者在選擇醫美機構時,可以通過衛健部門的官方網站,判斷醫美機構相關(guan) 經營證件是否合規;了解醫生是否具有《醫師資格證書(shu) 》和《醫師執業(ye) 證書(shu) 》等相關(guan) 信息。可以通過藥監部門的官方網站,判斷藥物、器械等產(chan) 品生產(chan) 渠道是否正規,是否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審查認證等,同時盡量選擇機構執業(ye) 範圍內(nei) 的醫美診療項目,降低醫美消費風險。
醫美消費因涉及醫生選擇、材料價(jia) 格差異,各機構手術報價(jia) 不同,同時可能涉及麻醉、住院、耗材等費用,消費者應事先了解清楚收費標準,保存好有關(guan) 消費憑證,避免發生糾紛時,因保管不當,導致無法提供相關(guan) 證據,不利於(yu) 後期維權。
消費者在醫美消費過程中,如果遇到權益受損問題,應該及時保存好相關(guan) 證據,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申請醫療鑒定。爭(zheng) 議發生後及時與(yu) 醫美經營者協商解決(jue) ,如果協商不成,可以請求消費者協會(hui) 或者其他專(zhuan) 業(ye) 調解組織調解,也可以向有關(guan) 行政部門投訴。此外,還可以通過申請仲裁或到法院提起訴訟的方式,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