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從上市公司半年報 看經濟有序恢複

發布時間:2022-08-20 16:23: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譚浩俊

  近日,上市公司半年報進入密集披露期。據統計顯示,截至18日,已有948家A股上市公司半年報業(ye) 績陸續出爐。其中,逾400家企業(ye) 營業(ye) 收入和淨利潤實現了“雙增長”。從(cong) 營業(ye) 收入情況看,有563家公司取得正收入。其中,45家上半年營收翻番,73家同比增長率在50%—100%之間;從(cong) 盈利情況看,在463家歸母淨利潤正增長的上市公司中,有16家同比增長率超1000%,50家同比增長率在200%至1000%之間,77家同比增長率在100%至200%之間。

  已經披露半年報的上市公司總體(ti) 情況還不錯,有近一半的公司實現了營業(ye) 收入和淨利潤的“雙增長”,給市場帶來了更多期待更多驚喜。這也從(cong) 一個(ge) 側(ce) 麵說明,中國經濟恢複的效果比較明顯,經濟已步入有序恢複軌道。隨著政策作用的進一步發揮,經濟恢複的效果應該會(hui) 更好、效率更高。

  但是,受疫情的衝(chong) 擊和影響,原本已經步入有序複蘇軌道的中國經濟,在4月份再次出現了經濟增速放緩的現象,這給下半年經濟增長增加了一些壓力。

  現在,已發布半年報的上市公司,用良好的業(ye) 績向市場傳(chuan) 遞了積極的信號,顯示中國經濟沒有因為(wei) 疫情影響而出現嚴(yan) 重問題,對二季度經濟增速放緩可以關(guan) 注,但不要過度擔憂。良好的政策環境、不斷改善的市場環境和越來越到位的服務環境,特別是中國政府駕馭複雜局勢的能力,將包括疫情在內(nei) 的各種影響降到了最低點。

  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暫時的,從(cong) 5月份起,中國經濟步入了快速恢複狀態。7月份的經濟數據顯示,國民經濟延續良好的恢複態勢,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固定資產(chan) 投資、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等,都保持一定的增長幅度。特別是城鎮調查失業(ye) 率,比上月下降了0.1個(ge) 百分點,已降為(wei) 5.4%。這也是自5月份以來連續第3個(ge) 月下降,累計降幅達0.7個(ge) 百分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國就業(ye) 形勢總體(ti) 得到改善。就業(ye) 形勢改善,當然得益於(yu) 企業(ye) 運行狀況好轉,得益於(yu) 各項政策措施的作用。

  上市公司作為(wei) 經濟運行狀況的“晴雨表”之一,上半年上市公司的業(ye) 績整體(ti) 向好,一定程度上說明中國經濟運行狀況整體(ti) 向好。有近半上市公司的營業(ye) 收入和淨利潤實現“雙增長”,也意味著中國經濟沒有出現嚴(yan) 重問題。有些問題實際上還是老問題,而不是突然冒出來的新問題。

  由於(yu) 上市公司對經濟的反映有一個(ge) 滯後效應,亦即經濟轉型過程中的成效,並不能完全在上市公司中得到充分反映,而隻是部分企業(ye) 因為(wei) 上市而得到較好反映。那些應運而生的中小科技型企業(ye) 、消費型企業(ye) 、創新型企業(ye) ,有的規模還達不到上市的要求,有的正在準備上市,有的並沒有準備上市,但是,他們(men) 卻都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與(yu) 轉型的主導力量,其能夠釋放的經濟增長動力,一點也不比上市公司差。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經濟的真實狀況,可能要好於(yu) 上市公司。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政策導向也向著實體(ti) 經濟傾(qing) 斜,向著創新創業(ye) 傾(qing) 斜,向著發展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傾(qing) 斜,因此更加有利於(yu) 中國經濟的恢複,有利於(yu) 實現國內(nei) 大循環,有利於(yu) 構建新發展格局。所以,對中國經濟應當充滿信心,對中國經濟克服困難應當充滿信心,對中國經濟未來應當充滿信心。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