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虛實共生 數字新未來

發布時間:2022-08-22 14:23:00來源: 人民網

  數字經濟、數字政府、數字媒體(ti) 、數字社會(hui) 、數字文化,潮湧中國,逐夢未來。

  實踐與(yu) 探索碰撞火花,數字化正在深度改變當下的生產(chan) 生活,新業(ye) 態、新理念、新模式層出不窮。各行各業(ye) 都在為(wei) 建設數字中國,構築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而積聚力量。

  8月16日至18日,以“虛實共生 數字新未來”為(wei) 主題的2022智能視聽大會(hui) 在山東(dong) 省青島市舉(ju) 辦。大會(hui) 係列論壇上,來自各行各業(ye) 的嘉賓代表,齊聚一堂共話智能視聽。

  大會(hui) 由中央網信辦、人民日報社、山東(dong) 省人民政府指導,青島市人民政府、山東(dong) 省委網信辦、人民網主辦,青島高新區管委、人民視聽公司承辦。

  數字文化 活力新賽道

  數字中國建設中,文化產(chan) 業(ye) 數字化迫在眉睫,智能視聽是重要一環,也是最具活力和創新力的賽道。

  大會(hui) 發布的《2022年智能視聽發展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援引相關(guan) 數據指出:在基礎設施和先進技術發展方麵,過去一年5G等新基建的發展為(wei) 智能視聽的移動化、場景化奠定了更好的基礎,截至今年5月底,全國建成開通5G基站170萬(wan) 個(ge) ,覆蓋全國所有地級市、縣城城區和92%的鄉(xiang) 鎮鎮區;在終端方麵,智能音箱今年以來出貨量和銷售額均出現了同比下降,但智能健身鏡、汽車智能座艙係統等終端品類崛起。

  人民網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總裁葉蓁蓁認為(wei) ,智能視聽不僅(jin) 是人類的智能視聽,同時也是機器的智能視聽。智能視聽實際上是連接虛實兩(liang) 個(ge) 世界的重要接口,是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引擎。

  多位嘉賓提出,要借助智能視聽技術的創新與(yu) 應用,為(wei) 受眾(zhong) 提供充分的信息增量和情感增量,讓正能量、好聲音傳(chuan) 得更開、傳(chuan) 得更廣、傳(chuan) 得更深入。新浪微博總編輯陳麗(li) 娜表示,在信息化時代,智能視聽和網絡內(nei) 容傳(chuan) 播相輔相成,微博利用智能視聽優(you) 勢,以內(nei) 容建設為(wei) 根本,以先進技術為(wei) 支撐,在網絡傳(chuan) 播表達方式上持續創新,做好正能量聲音的放大器。

  智能視聽領域發展依賴科技突破,也離不開創新表達。騰訊新聞總編輯李天亮表示,人民視頻與(yu) 騰訊新聞聯手推出的正能量品牌IP“億(yi) 縷陽光”,聚焦用戶日常生活細節內(nei) 容,通過視頻創作和傳(chuan) 播,聚合正能量主題,捕捉治愈瞬間,緊扣時事熱點,延伸傳(chuan) 統美德,傳(chuan) 播主流價(jia) 值,引發眾(zhong) 多用戶共鳴共情,形成了不錯的傳(chuan) 播效果。

  數字化也改變了影視業(ye) 發展軌跡,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插上了翅膀。在8月18日下午的影視劇高質量發展論壇上,眾(zhong) 多業(ye) 界嘉賓圍繞影視業(ye) 高質量發展踴躍發言。電影導演、製片人江平認為(wei) ,先進技術發展是提升電影工業(ye) 完成度的強力支撐,可以促進影視產(chan) 業(ye) 提質增效。中國電視劇製作產(chan) 業(ye) 協會(hui) 會(hui) 長尤小剛表示,目前正在探索以區塊鏈技術賦能電視劇生產(chan) ,實現產(chan) 業(ye) 的迭代升級。

  虛實融合 探索元宇宙

  元宇宙是一片“新藍海”,承載著數字經濟的新場景、新應用、新生態。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chan) 業(ye) 發展部主任、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單誌廣認為(wei) ,未來隻有基於(yu) 區塊鏈的基礎設施,才能構建可信的元宇宙環境。未來各個(ge) 領域、各個(ge) 行業(ye) 和企業(ye) 在發展元宇宙產(chan) 業(ye) 時,都可以利用基於(yu) 區塊鏈服務網絡這樣的公共基礎設施來搭建應用和係統。

  在8月16日下午舉(ju) 行的元宇宙產(chan) 業(ye) 發展論壇上,與(yu) 會(hui) 嘉賓深度探討如何推動元宇宙更好地賦能千行百業(ye) ,助推經濟、生活和治理數字化轉型。

  西安交通大學黨(dang) 委常委、常務副校長鄭慶華認為(wei) ,元宇宙不僅(jin) 影響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對人類的思維模式、教育模式也將產(chan) 生革命性影響。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宋建武圍繞“元宇宙與(yu) 數字藏品”進行了分析,認為(wei) 應及時發掘數字藏品創新價(jia) 值,並對數字藏品行業(ye) 進行引導和規範。中國傳(chuan) 媒大學新媒體(ti) 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趙子忠預測,未來將會(hui) 建立機器人社交,“虛實共生”會(hui) 在社交業(ye) 態上帶來很多變化,推動整個(ge) 產(chan) 業(ye) 進一步發展。

  海爾卡奧斯物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海琴認為(wei) ,數據是這個(ge) 時代最大的變量,虛實協同又各自進化,是未來工業(ye) 數字化的一個(ge) 方向。上海智能製造基金董事長魏鋒認為(wei) ,元宇宙技術和應用的迭代是需要周期的,創新的單點不斷突破,連點成線,逐步形成螺旋式上升的發展態勢。

  《報告》指出,業(ye) 內(nei) 對元宇宙的發展,當前已經形成了基本認識,但相關(guan) 探索還處於(yu) 起步期,尚未找到成熟的應用形態,要形成高質量躍升式發展仍然需要長期蓄力過程,同時泡沫化和市場起伏可能也難以避免。

  《報告》還顯示,虛擬人由早期的圈層化、概念化階段邁入多元應用的新階段,虛擬偶像、虛擬主播、虛擬代言人等多種身份越來越豐(feng) 富。大會(hui) 現場,人民視頻聯合行業(ye) 頭部生態夥(huo) 伴正式發布了“數字人+”元宇宙平台、視頻內(nei) 容眾(zhong) 包眾(zhong) 創平台、人民視頻APP3.0版、人民視頻颯直播等四款智能視聽融媒產(chan) 品,探索智能視聽領域的新場景、新生態。

  融媒技術 構建新生態

  在本屆大會(hui) 上,人民網與(yu) 中國電信推出首個(ge) 聯合共建的國家級融媒雲(yun) 平台—“人民融媒雲(yun) ”(yun.people.cn),依托於(yu) 人民日報社主管、人民網建設的傳(chuan) 播內(nei) 容認知全國重點實驗室,打造“新聞+政務服務商務”運營生態、賦能媒體(ti) 深度融合發展,在內(nei) 容生產(chan) 、信息傳(chuan) 播等泛文化領域提供國家級黨(dang) 媒資源、自主可控的雲(yun) 網融合、安全可信的專(zhuan) 屬定製,為(wei) 中央及國家部委、地方政府、企業(ye) 及高校等提供國資雲(yun) 護航,一站式服務的國家級行業(ye) 雲(yun) 。

  視聽科技豐(feng) 富媒體(ti) 業(ye) 務形態,助力智媒體(ti) 發展。內(nei) 容科技不僅(jin) 成為(wei) 加快推進媒體(ti) 深度融合發展的重要驅動力,而且成為(wei) 建設全程媒體(ti) 、全息媒體(ti) 、全員媒體(ti) 、全效媒體(ti) 的重要手段和實現路徑。華為(wei) 雲(yun) 副總裁、媒體(ti) 服務產(chan) 品部總裁呂陽明提出,在虛實融合的新時代,媒體(ti) 基礎設施需要在算力、網絡、技術等方麵進行革新。

  2021年12月,人民網聯合山東(dong) 省委教育工委發起“紅色雲(yun) 展廳”進校園活動,取得豐(feng) 碩成果:1000多所大中小校參與(yu) 活動,覆蓋1600多萬(wan) 名學生和56多萬(wan) 名黨(dang) 員、2.4萬(wan) 基層黨(dang) 組織。

  在“紅色雲(yun) 展廳”進校園研討會(hui) 上,人民日報社山東(dong) 分社社長徐錦庚介紹,“紅色雲(yun) 展廳”將紅色文化資源上雲(yun) ,全國共享,通過紅色資源融入旅遊發展,讓紅色文化活起來,大大提升了紅色文化感染力。通過5G雲(yun) 技術,將百家紅色場館的黨(dang) 建黨(dang) 史四史教育內(nei) 容數字化,讓革命文物動起來,提升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的吸引力。

  中國傳(chuan) 媒大學電視學院副院長、媒體(ti) 融合與(yu) 傳(chuan) 播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秦瑜明介紹,“紅色雲(yun) 展廳”是在新時代的背景之下,探索四史教育常態化的重要成果。中國傳(chuan) 媒大學依托“紅色雲(yun) 展廳”展開專(zhuan) 業(ye) 教學,真正承擔起立德樹人、促進人的全麵成長、培養(yang) 堪當民族複興(xing) 大任時代新人的教育使命。

  由人民日報出版社編輯出版的《紅雲(yun) —初心故事與(yu) 精神基因》在論壇現場正式發布。人民日報出版社總編輯丁丁認為(wei) ,“紅色雲(yun) 展廳”進校園,不僅(jin) 是傳(chuan) 承紅色記憶的精彩創意、講述紅色故事的融媒探索、深化紅色傳(chuan) 播的網書(shu) 聯動,更是弘揚紅色精神的教育實踐。

  在2022智能視聽大會(hui) 的智能視聽科技體(ti) 驗展現場,“紅色雲(yun) 展廳”線上VR展廳運用智能硬件技術、720度VR場景再現“紅色足跡”,在軟硬件交互係統的幫助下,觀眾(zhong) 還可以沉浸式體(ti) 驗有代表性的紅色場館。

  跨界融合 孵化新業(ye) 態

  作為(wei) 數字經濟的創新引擎和場景標配,智能視聽將為(wei) 數字經濟的發展發揮重要的牽引、驅動和支撐作用。百舸爭(zheng) 流,奮楫者先。站在數字化風口,如何更好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是當前的時代之問。

  隨著智能視聽服務支撐能力的提升,智能視聽更加深入社會(hui) 政治經濟文化生活各領域,全麵嵌入生產(chan) 、生活、生態場景,呈現多元豐(feng) 富的業(ye) 態。青島市委常委、副市長,青島高新區黨(dang) 工委書(shu) 記耿濤表示,青島將支持企業(ye) 、高校開展視聽場景創新應用,全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助力智能視聽等新媒體(ti) 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

  作為(wei) 本次大會(hui) 的承辦方,青島高新區正值成立30周年之際。青島高新區工委副書(shu) 記、管委會(hui) 常務副主任,城陽區委副書(shu) 記李天傳(chuan) 在大會(hui) 現場正式發布了青島高新區振興(xing) 實體(ti) 經濟的“5+1”政策,以進一步鼓勵創新、鼓勵人才,為(wei) 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數字經濟發展新動能。

  此外,《報告》顯示,智能“大視聽”正邁向產(chan) 業(ye) 鏈擴展,覆蓋全場景服務。智能應用不斷跨行業(ye) 拓展產(chan) 業(ye) 邊界,從(cong) 關(guan) 聯性最為(wei) 直接的內(nei) 容、文旅、文化裝備製造等行業(ye) ,延展到與(yu) 實體(ti) 經濟結合更為(wei) 緊密的工業(ye) 互聯網等產(chan) 業(ye) 群落。各視聽業(ye) 態之間進一步融合,形成新的格局。

  未來已來,心中有“數”。用創新引領數字技術進步,服務經濟發展和社會(hui) 民生,讓數字之光照亮美好未來。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