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文物建築數字化項目通過驗收
曆時6年,采集完成文物保護單位986處
河北省文物建築數字化項目通過驗收
8月20日,記者從(cong) 河北省文物與(yu) 古建築保護研究院(簡稱河北省古建院)獲悉,由該研究院承擔、曆時6年的河北省文物建築數字化項目於(yu) 日前通過整體(ti) 驗收。由文物考古、信息技術、地理測繪等多個(ge) 領域專(zhuan) 家組成的專(zhuan) 家組,聽取了項目工作匯報,觀看了成果展示,審閱了相關(guan) 資料,一致認為(wei) 該項目管理科學,組織協調有力,數據成果質量達到相關(guan) 技術要求,資料完整、規範。
河北省文物建築數字化項目,實施對象為(wei) 河北省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不含世界文化遺產(chan) )和部分價(jia) 值較高、數字保護緊迫的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項目時間為(wei) 2016年至2021年,6年間共采集完成文物保護單位986處,形成照片數據986套、視頻數據955套、VR全景數據377套、攝影測量建模數據258套、三維激光掃描數據25套,文字檔案數據932套、管理信息數據932套,建設完成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數字化平台。
記者了解到,河北省文物建築數字化工作是數字信息前沿技術和文物保護管理相結合的一次重要探索實踐。該項目針對不同類別文保單位的特點,抓住重點,製定專(zhuan) 門的方案,采取不同的技術手段進行數據采集。同時,優(you) 化工作流程,既保證精度又提高采集效率,實現技術突破。這項工作所取得的技術成果,將為(wei) 河北省文物保護、管理、展示和利用等工作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省文化和旅遊廳一級巡視員張立方表示,隨著數字化項目通過驗收,接下來要進一步加強數據安全保障、版權申報以及多學科合作和深化技術研究等後續工作。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數字化工作,要嚴(yan) 格貫徹“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jia) 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為(wei) 文物保護維修、展示利用、科學研究和安全監管提供數據支撐。(記者龔正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