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8個賬戶被限製打新 透露出什麽信號
安 寧
8月19日,中國證券業(ye) 協會(hui) 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配售對象黑名單公告(2022年第7號)》,將3個(ge) 股票配售對象列入黑名單。由此,今年以來遭到打新限製或被列入黑名單的賬戶數量合計達428個(ge) 。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配售對象黑名單、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配售對象限製名單、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下投資者限製名單、網下投資者異常名單……從(cong) 最先發布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配售對象黑名單,到陸續發布的限製、異常名單可以看出自律監管部門不斷規範網下配售對象和投資者管理,維護新股發行秩序的態度。
根據中證協官網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中證協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配售對象黑名單7次、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配售對象限製名單5次、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下投資者限製名單3次、網下投資者異常名單1次,賬戶數量合計428個(ge) ,比去年同期略有減少。
從(cong) 列入黑名單的原因來看,主要是在打新的過程中,“未按時足額繳付認購資金”或“提供有效報價(jia) 但未參與(yu) 申購或未足額申購”,就是這種低級的錯誤,不僅(jin) 個(ge) 人投資者頻頻中招,而且很多專(zhuan) 業(ye) 機構投資者也不能幸免。
很多投資者感覺很委屈,“不是故意違規的,隻是賬戶裏沒有留存足夠的資金”。但是,筆者認為(wei) ,“不是故意”不能成為(wei) 違規的理由,即使“不是故意”而為(wei) 之,也要為(wei) 這種行為(wei) 買(mai) 單。希望短則半年,多則一年半的限製打新,能讓這些投資者有所警醒。
當然,除了投資者應進一步提升打新過程中的法律法規意識外,券商也要在投資者中簽後,做好通知服務和投資者教育工作,切實增強投資者的合規意識和風控意識。
隨著股票發行注冊(ce) 製改革的穩步推進,新股的發行定價(jia) 也更加市場化,這對網下配售對象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應進一步加強網下投資者報價(jia) 申購行為(wei) 的約束和管理。同時,個(ge) 人投資者要提高打新風險意識,打新策略可以從(cong) “逢新必打”向“優(you) 選個(ge) 股”轉變。(證券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