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AI智慧步道、自動水肥管理……“智慧公園挺好玩”

發布時間:2022-08-22 15:00: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AI智慧步道、自動水肥管理、智能安防係統等越來越常見

  “智慧公園挺好玩”(網上中國)

  湖北武漢的“上班族”韓娜,最近找到了一處“寶藏公園”——常青公園。“像我這樣的年輕人,比較關(guan) 心公園裏健身、夜跑的地方。常青公園裏有一條智能跑道,不用戴運動手表或手環,就能幫我們(men) 記錄健身數據還有排名。智慧公園挺好玩!”

  據悉,常青公園是武漢市第一座5G智慧公園。近幾年,多地發力建設智慧公園,引入多樣化的數字應用,讓公園變得越來越“聰明”,也讓遊園更加便利和愉悅。

  跟著AR互動屏練太極

  武漢常青公園升級後新設的AI智慧步道,全長1.75千米。常青公園管理中心主任連建輝介紹,這個(ge) 智慧健身步道由智能人臉識別杆、注冊(ce) 機、運動信息顯示屏、微信小程序、運動大數據監控係統、大數據統計和管理後台組成。具體(ti) 來說,公園裏的智能人臉識別杆是2處打卡點,遊客成功注冊(ce) 後,在運動開始和結束時通過人臉識別各打卡一次,係統就能自動幫遊客記錄跑步的成績、消耗的能量等。

  “這是一座能儲(chu) 存大家運動數據的公園。”連建輝說,在常青公園,不光可以看到個(ge) 人成績,整個(ge) 公園的注冊(ce) 者還能形成排行榜。約上三五好友來打卡測速,或者孩子們(men) 互相比拚一下,都可以讓跑步這項運動變得更有趣。

  穿著一身褐色中式練功服的熊義(yi) 昌老人,是附近一帶的太極拳領隊老師,也是常青公園的“常客”。在公園廣場上,有一塊太極互動屏,喜歡晨練、晚練的中老年群體(ti) ,可以利用觸發式AR互動屏,跟著大屏上的人工智能提示一起練太極或跳廣場舞。

  “這個(ge) 屏裏的太極動作比我們(men) 平時練的簡單一些,我們(men) 體(ti) 驗後覺得很新奇。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新潮又方便的裝置,許多年輕人也接觸到太極這項傳(chuan) 統運動。”熊義(yi) 昌說。

  來到兒(er) 童遊樂(le) 區,“水幕秋千”的人氣居高不下。這種獨特的秋千,上麵有一片水幕,但通過技術控製,孩子們(men) 即使蕩來蕩去也不用擔心身上會(hui) 被水打濕。原來,控製係統會(hui) 綜合傳(chuan) 感器采集的數據以及計算乘坐秋千者的速度和角度,來預測乘坐者的行為(wei) ,進而準確控製噴水開關(guan) ,使人們(men) 乘坐秋千可順利通過水幕而不被淋濕。

  連建輝告訴記者,常青公園智慧化升級改造後,於(yu) 今年1月重新開園,公園裏的各種智慧體(ti) 驗設施受到遊客歡迎,人流量相較之前也提升了30%。

  為(wei) 公園裝上“數字大腦”

  遊客舒適的遊園體(ti) 驗背後,是數字化、智慧化管理。

  點開常青公園小程序,8月16日天氣晴,實時溫度36攝氏度,PM2.5指數26,空氣質量優(you) ,當日入園3432人次……遊園指數一目了然。公園電子導覽地圖、AR動物園、AR遊戲體(ti) 驗區域、AI智慧步道數據、水幕秋千等特色娛樂(le) 項目以及網球場、足球場、羽毛球場等運動場地的占用情況也清晰明了。

  常青公園還有一個(ge) 智慧園林雲(yun) 平台,利用多係統綜合聯動機製,形成科學、高效的智慧園林指揮體(ti) 係。比如,雲(yun) 平台可以智能統計遊園人流量,運用傳(chuan) 感器和物聯網等監測設備,對土壤、空氣溫濕度、風速、風向、降雨和光照度等數據進行監控及預警。連建輝舉(ju) 例說:“過去植物是否需要施肥,多依賴養(yang) 護工人的個(ge) 人經驗,但借助智能水肥一體(ti) 化係統,能通過數據分析植物是否缺肥,養(yang) 護更精確。”

  在浙江省寧波市首個(ge) 智慧公園試點日湖公園,早上6點,裘師傅拿起手機打開智慧公園管理界麵,查看土壤狀況。數據顯示,目前日湖公園大草坪點位的土壤溫度為(wei) 24.2攝氏度。原來,大草坪上新安裝的智能灌溉設施正在為(wei) 小草們(men) 澆水。夏日炎炎,新科技正幫助提升公園的養(yang) 護效能。

  在北京市通州區東(dong) 郊森林公園,水域邊設有虛擬圍欄,一旦遊客走入危險區域,後台將自動報警。在水域邊安裝的廣播係統有獨立的IP地址(互聯網協議地址),可以隻開啟附近的廣播進行安全提示,不會(hui) 影響其他區域的遊客正常遊園。此外,遍布園區的1766個(ge) 攝像頭,讓管理人員在監控室就能看到公園內(nei) 的三維航拍實景圖,進一步保障安全管理能力。

  專(zhuan) 家認為(wei) ,將公園裏的前端智慧設施全部接入智慧公園管理平台,再對采集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從(cong) 而為(wei) 公園管理者提供養(yang) 護及管理方麵的輔助建議,就相當於(yu) 為(wei) 公園裝上了“數字大腦”。

  進一步提升遊園幸福感

  “一部手機遊公園,一部手機管公園,一部手機讀懂公園。”連建輝明顯感受到,行業(ye) 內(nei) 對於(yu) 智慧公園升級的需求非常強烈。

  近年來,各地打造智慧公園逐漸升溫,可以無線充電的智慧座椅、能自動清掃垃圾的機器人、AR遊戲互動屏等智能設施,在公園裏越來越常見,娛樂(le) 設施更多元,無障礙改造也更完善。

  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發布的《“十四五”全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提出,推動城市基礎設施智能化建設與(yu) 改造,推進城市智慧化轉型發展。

  智慧公園,是在公園中運用“互聯網+”思維,利用5G、物聯網、大數據、雲(yun) 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對服務、管理、養(yang) 護過程進行數字化運營、智能化控製和管理。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目前公園裏的一些智能設施在人性化、便利度、實用性等方麵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各地應因地製宜打造智慧公園,讓各種智能設施與(yu) 公園裏的山水景觀、人文特色融合起來,提升遊園的便捷性與(yu) 幸福感。

  記者 葉子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