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企業含“科”量 創業板激發創新成長新動力
證券時報記者 吳少龍
截至2022年7月31日,注冊(ce) 製下新上市公司共339家,占創業(ye) 板公司總數的29%,總市值超2.4萬(wan) 億(yi) 元,占板塊整體(ti) 市值的20%,近九成為(wei) 高新技術企業(ye) ,近六成為(wei) 戰略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企業(ye) 。
裝載了注冊(ce) 製“引擎”的創業(ye) 板,功能更完備,創新企業(ye) 市場準入和培育服務體(ti) 係更加健全,“優(you) 創新、高成長”特色更鮮明,支持一批戰略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高新技術企業(ye) 做優(you) 做強,同時服務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和新技術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深度融合。匯聚創新資本,激發成長動力,創業(ye) 板正築造特色鮮明創新成長新高地。
讓傳(chuan) 統行業(ye) 不再傳(chuan) 統
2020年,穩健醫療正式登陸創業(ye) 板,“口罩第一股”是外界給的最多的標簽。事實上,穩健醫療的產(chan) 品並不是隻有口罩,其醫用耗材的主要產(chan) 品線覆蓋傷(shang) 口護理、感染防護及消毒清潔,旗下擁有穩健醫療、全棉時代、津梁生活三大品牌。
多年來,公司數字化轉型穩步推進、產(chan) 品研發加速進行、品牌建設持續升級,“全棉水刺無紡布及其製品”被國家工業(ye) 和信息化部、中國工業(ye) 經濟聯合會(hui) 遴選為(wei) 國家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
2021年,公司成功建立新一代研發實驗室,並對全棉水刺無紡布防護服、N95口罩、泡沫敷料等醫耗產(chan) 品加以創新升級,成功開發並推出矽凝膠泡沫敷料和泡沫敷料,分別獲得國家二類和三類醫療器械注冊(ce) 證。
科技創新不僅(jin) 是計算機、軟件等“高大上”行業(ye) 的專(zhuan) 屬,現代人的衣食住行處處匯聚著科技與(yu) 創新的結晶。穩健醫療也用自己的發展曆程證明,傳(chuan) 統行業(ye) 亦有高科技色彩。而旨在打造多元包容的創新企業(ye) 上市高地的創業(ye) 板,發揮著讓資本與(yu) 創新共振的效應,讓“傳(chuan) 統行業(ye) 不再傳(chuan) 統”。
在更具包容性的發行上市機製下,創業(ye) 板新上市公司分布在近50個(ge) 不同行業(ye) ,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ye) 、專(zhuan) 用設備製造業(ye) 、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ye)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專(zhuan) 用技術服務業(ye) 的公司數量分別位於(yu) 前五,占新公司總數40.99%,注冊(ce) 製下市值排名前20名的新上市公司中,高新技術企業(ye) 16家,占比80%。其中,先進製造、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重點領域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企業(ye) 集群化發展趨勢尤為(wei) 明顯,培育出華大九天、江波龍、藍盾光電等一批擁有核心技術和創新能力的優(you) 質企業(ye) 。它們(men) 憑借自身技術優(you) 勢,不僅(jin) 在國內(nei) 技術領先,在國際競爭(zheng) 中亦逐漸嶄露頭角。
與(yu) 此同時,傳(chuan) 統行業(ye) 與(yu) 新技術、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深度融合,在創業(ye) 板注冊(ce) 製改革後也快速登陸資本市場。近兩(liang) 年來,如傳(chuan) 統的批發業(ye) 、食品製造業(ye) 、零售業(ye) ,已分別有8家、6家、6家公司在創業(ye) 板上市。
助力前沿領域研發
創業(ye) 板注冊(ce) 製改革健全多元包容的市場準入體(ti) 係,促進審核公開、透明,為(wei) 創新企業(ye) 打造便捷高效的直接融資渠道,讓企業(ye) 獲得充裕資金支持研發投入。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在改革賦能下,多家注冊(ce) 製下新公司正在開展行業(ye) 前沿領域的研究。
其中,凱盛新材的聚醚酮連續化及規模化生產(chan) 技術,有效解決(jue) 了聚醚酮酮(PEKK)聚合過程中“副反應多”“易相分離”等問題,顯著提高了產(chan) 品質量,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首次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和產(chan) 品封鎖,為(wei) 我國聚芳醚酮領域開創了技術開發的基礎。盛幫股份在電力領域,開展了無線無源測溫型配網電纜可分離連接器、66千伏可分離連接器等相關(guan) 產(chan) 品的研發,為(wei) 智能電網和高壓等級產(chan) 品的開發作技術儲(chu) 備。
統計數據顯示,注冊(ce) 製下新上市公司募集資金使用計劃中,70%用於(yu) 原有或新增產(chan) 品、業(ye) 務產(chan) 能建設及營銷網絡建設,為(wei) 上市公司生產(chan) 及銷售充能;10%用於(yu) 研發中心建設,提高公司研發能力及核心競爭(zheng) 力,募集資金投向戰略新興(xing) 領域占比達43.06%,2021年平均研發支出增幅達42.26%,平均研發人員達281人。
在包容高效的創新支持市場體(ti) 係下,創業(ye) 板新上市公司的活力被進一步激發,築造經濟創新成長新高地。自2009年以來,營業(ye) 收入、淨利潤年平均增長率為(wei) 14%、12%。創業(ye) 板培育出11家市值超千億(yi) 上市公司,湧現出一批影響力大、創新力強的龍頭企業(ye) 。
近年來,隨著疫情的反複發展和國內(nei) 外環境的複雜變化,我國大部分企業(ye) 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困難和挑戰,收入下降、成本增長、競爭(zheng) 加劇、利潤下滑等不同程度影響了各行各業(ye) 。麵對挑戰,創業(ye) 板注冊(ce) 製下新上市公司利用技術優(you) 勢和獨特經營策略應對外部環境衝(chong) 擊,2021年平均實現營業(ye) 收入21.15億(yi) 元,同比增長21.83%,營業(ye) 收入2年平均增長率為(wei) 23.31%,表現優(you) 於(yu) 創業(ye) 板公司平均水平;191家公司淨利潤實現同比增長,47家公司淨利潤增幅大於(yu) 50%,迪阿股份、中偉(wei) 股份、易瑞生物等17家公司淨利潤增幅超過100%。
“依靠多年對鋰電池正極材料前驅體(ti) 行業(ye) 的投入,進軍(jun) 全球鋰電池產(chan) 業(ye) 鏈,隨著新能源車輛的不斷發展,公司業(ye) 績快速提升。”先進製造領域的中偉(wei) 股份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公司2021年營收同比增長169.8%,淨利潤同比增長123.3%。
此外,萬(wan) 凱新材憑借其瓶裝PET相關(guan) 技術積累,在2021年進一步發揮其技術優(you) 勢,提升產(chan) 品銷量,並精準把握上遊原材料價(jia) 格變化,提高成本控製效率,實現淨利潤同比增長118.2%。大族數控在PCB設備領域擁有多年經驗及技術積累,其相關(guan) 產(chan) 品已建立了較強的技術壁壘和比較優(you) 勢,2021年憑借曆史技術積累,抓住了市場發展的機遇,實現營業(ye) 收入同比提升84.6%,淨利潤同比提升130%。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