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五群體,誌願服務“精準滴灌”
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路上,不應有人掉隊。今年以來,山東(dong) 明確五類需要特別關(guan) 注的社會(hui) 群體(ti) ,依托遍布全省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打造誌願服務矩陣,一係列精彩而溫暖的“五為(wei) ”文明實踐誌願服務活動(簡稱“五為(wei) ”活動)正在展開。
誌願服務求“滴灌”
以殘疾老年人為(wei) 代表的高齡人群、留守兒(er) 童、生活困難群體(ti) 、需要心理疏導和情感慰藉群體(ti) 、需要社會(hui) 公共服務群體(ti) 等五類人群,是基層社會(hui) 治理格外需要傾(qing) 注心力的對象。山東(dong) 省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hui) 常務理事王玉香等專(zhuan) 家指出,這些人群身處政府職能範圍和市場調節範圍的交界地帶,相關(guan) 幫扶工作如不夠精準,可能碰到“政府做不好、市場不願做”難題。
隨著社會(hui) 進步,大眾(zhong) 不愁溫飽,五類人群的需求也更趨多元。如何更好地滿足他們(men) 的精神需求,傾(qing) 聽他們(men) 的內(nei) 心期盼?這是新時代基層治理一道複雜的思考題。很多基層幹部的共識是,與(yu) 其“撒胡椒麵式”慰問,不如將幫扶工作做在日常、做在細節。山東(dong) 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打造“五為(wei) ”活動品牌,就是要補齊基層治理的短板,力爭(zheng) 對五類困難群體(ti) 實現全覆蓋“滴灌式”幫扶。
“目前,山東(dong)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已覆蓋全省城鄉(xiang) 。截至6月底,山東(dong) 實名注冊(ce) 誌願者約1720萬(wan) 人,為(wei) 開展‘五為(wei) ’活動奠定了堅實基礎。”山東(dong) 省委宣傳(chuan) 部副部長魏長民說,山東(dong) 全省現有誌願服務隊伍11萬(wan) 支,開展誌願服務項目36萬(wan) 個(ge) ,累計誌願服務時長4.8億(yi) 小時。
半月談記者了解到,為(wei) 推動誌願服務由“大水漫灌”變為(wei) “精準滴灌”,山東(dong) 以《山東(dong) 省誌願服務條例》為(wei) 綱,打通“接單式”服務渠道,做實項目化落地。山東(dong) 省誌願服務指導中心工作人員劉國說,“五為(wei) ”活動按照“立項、實施、評估、優(you) 化”流程實現閉環管理,根據群眾(zhong) 實際需要,不斷推出新的普惠性或特惠性服務項目。
公益活動求入心
“是誌願者讓我看到生活的希望。老伴生病十幾年,家裏家外就我一個(ge) 人。政府是急百姓所急!”泰安市泰山區泰前街道科大社區修械所小區居民張希香說。當地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推出“常叩門”為(wei) 老誌願服務,誌願者定期“叩門”問需、提供上門服務。
山東(dong) “五為(wei) ”活動突出統籌優(you) 質資源、提升整體(ti) 效能。“我們(men) 有16支誌願服務團隊,包括開展‘瓷娃娃’照料、自閉症患者康複、培訓新手媽媽、老年人臨(lin) 終關(guan) 懷等,服務內(nei) 容覆蓋‘從(cong) 搖籃到墳墓’。”濟南市曆下區誌願服務指導中心綜合協調部負責人李叢(cong) 叢(cong) 說,中心還與(yu) 山東(dong) 省扶貧開發基金會(hui) 攜手,啟動一係列社會(hui) 治理類公益項目,募集社會(hui) 資金和物資超過800萬(wan) 元。
有形的困難需要幫扶,無形的“心結”更需紓解。山東(dong) 發揮誌願服務力量,協助特殊群體(ti) 形成健康心態。在省會(hui) 濟南,一支由心理教師誌願者值守的濟南市教育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關(guan) 愛熱線”,成立600多天便累計接聽有效求助1.2萬(wan) 餘(yu) 次,上報並化解重大心理危機20餘(yu) 起。
“我忘不了傷(shang) 殘評級那天,誌願者帶來2000元慰問金,還叮囑傷(shang) 愈後可免費安裝假肢。”德州市寧津縣大曹鎮包莊村村民包秀華,因卷入聯合收割機造成左腿高位截肢、右胳膊小臂截肢。當地“星光助殘”項目誌願者在她出院後第二天就登門為(wei) 其鑒定評殘,當月發放專(zhuan) 項護理補貼。包秀華說,自己在有溫度的扶助中感受到政府實在的關(guan) 心,也鼓起勇氣繼續生活。
每一位誌願者,都是一位能發揮作用的宣講員。山東(dong) 廣泛組建美德健康生活方式誌願宣講團,以走心入腦的靈活形式,倡導婚、喪(sang) 、壽、節等場合的新禮儀(yi) 。棗莊市把“講政策”與(yu) “做實事”相融合,打造多個(ge) 誌願宣講品牌,形成“理論宣講+誌願服務”一條龍模式。“以前村裏宣講,跟報新聞一樣,俺聽不太懂。現在是村幹部問大夥(huo) 兒(er) 聽點啥、學點啥,俺們(men) 想要啥,鎮裏文藝宣講隊就給演啥,挺好。”棗莊市薛城區鄒塢鎮劉莊村村民張長霞說。
德者有得樹新風
“通過打通省市縣文明實踐信息數據通道,線上線下得以同頻共振,更高效更精準發現基層難題。”山東(dong) 省委宣傳(chuan) 部精神文明建設二處處長宮中亮說,山東(dong) 進一步優(you) 化各類資源配置,分級分類動態發布供需信息,公示誌願服務項目和活動安排,以完整的誌願服務信息化流程實現供需雙向互動、精準對接。
半月談記者了解到,山東(dong) 正加快研究出台《山東(dong) 省誌願者激勵嘉許辦法(試行)》,在教育培訓、就業(ye) 創業(ye) 、享受公共服務等方麵製定優(you) 惠政策,對作出突出貢獻的誌願者、誌願服務組織依法予以禮遇嘉許。同時,探索推廣時間銀行、積分兌(dui) 換、會(hui) 員互助等經驗做法,樹立“德者有得”的鮮明導向。可以說,“五為(wei) ”活動增強了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推動了新時代“厚道齊魯地、美德山東(dong) 人”品牌建設。
“選擇幫扶五類群體(ti) ,是山東(dong) 針對性補上了社會(hui) 治理中的短板。”山東(dong) 大學社會(hui) 學係副教授王美琴等專(zhuan) 家認為(wei) ,這一活動既發掘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功能潛力,又滿足特殊群體(ti) 迫切的社會(hui) 生活需求,更拉近黨(dang) 群幹群關(guan) 係。推動基層治理現代化,山東(dong) 從(cong) “五為(wei) ”出發,進行了積極嚐試和有益探索。
來源:《半月談》2022年第15期
半月談記者:楊守勇 蕭海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