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富陽“共富工坊”助農就業增收
“戶外活動紅火,我們(men) 節假日的帳篷都被預訂滿了。”杭州市富陽區常安鎮“一棵樹”露營基地負責人何噴香高興(xing) 地說。
在常安鎮,從(cong) 事營地相關(guan) 工作的村民很多。尤其近年來,鎮裏依托杏梅塢、永安山等高山資源,引入慕野星空等知名IP項目,整合產(chan) 業(ye) 相關(guan) 鄉(xiang) 村黨(dang) 組織和經營主體(ti) 建設“共富工坊”,持續開發滑翔、露營、農(nong) 事體(ti) 驗等農(nong) 旅融合方向項目,已帶動培育多家網紅打卡基地和本土露營基地。今年上半年,僅(jin) 營地一項產(chan) 值就達500餘(yu) 萬(wan) 元,還帶動了周邊果蔬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200餘(yu) 萬(wan) 元。
通過政企、村集體(ti) 與(yu) 農(nong) 戶多方聯動,“共富工坊”不但帶動農(nong) 民直接創收,還盤活了農(nong) 村閑置土地、廢棄房產(chan) 等資源。在富陽區漁山村,當地村委借由村企合作模式,引入不少規模家具製作企業(ye) ,盤活村內(nei) 50餘(yu) 畝(mu) 廢棄礦山閑置地,再以“共富車間”“共富廠房”的方式,定向吸納附近的農(nong) 村剩餘(yu) 勞動力和低收入群體(ti) 就業(ye) 務工,為(wei) 當地增加了100個(ge) 分揀、加工崗位,村集體(ti) 收入增收120餘(yu) 萬(wan) 元。村子的種種變化,讓漁山村村民俞其昌不禁感慨:“‘共富工坊’變廢礦坑為(wei) ‘聚寶盆’,再也不愁工作了。”
這些年,富陽區委組織部聚焦農(nong) 民就業(ye) 增收、企業(ye) 降本增效兩(liang) 大方向精準發力,深化村企協作,推動產(chan) 業(ye) 遷移,壯大特色產(chan) 業(ye) ,積極打造“農(nong) 旅融合”“廠房車間”“共享農(nong) 場”等各式工坊,盤活了農(nong) 村各類零散資源,助力農(nong) 民在“家門口”就業(ye) 致富。
例如“微工坊”,聚焦來料加工,引導勞動密集型產(chan) 業(ye) 生產(chan) 加工環節遷到農(nong) 村、農(nong) 戶;共享農(nong) 場,則促使土地集中連片流轉,以共享基地、共享大棚等方式,推動當地剩餘(yu) 勞動力和低收入群體(ti) 就近就業(ye) ……
富陽區委組織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深入探索“共富工坊”形態,突出黨(dang) 建鏈賦能產(chan) 業(ye) 鏈優(you) 勢,放大黨(dang) 建聯盟創富效應,不斷提升黨(dang) 建工作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的匹配度、耦合性,真正將“共富工坊”打造成為(wei) 發展之坊、富民之坊、創新之坊、強基之坊和暖心之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