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基金公司半年報“正在發送” 頭部穩健中小基金分化

發布時間:2022-08-23 15:45:00來源: 證券時報

  證券時報記者 吳琦

  上半年,A股市場大幅震蕩,公募基金權益類產(chan) 品淨值先跌後漲,但多數仍未能“收複失地”。隨著上市公司半年報陸續披露,華夏基金、招商基金、鑫元基金等十餘(yu) 家基金公司的半年度經營業(ye) 績也浮出水麵。

  具體(ti) 來看,基金公司經營業(ye) 績分化明顯。大型基金公司業(ye) 績穩中有升,中小型基金公司業(ye) 績差異大,甚至有2家基金公司經營業(ye) 績虧(kui) 損。

  “大塊頭”穩中有升

  截至8月22日,大型基金公司經營業(ye) 績出爐的不多,僅(jin) 有華夏基金和招商基金。

  A股上市公司中信證券作為(wei) 華夏基金股東(dong) ,發布了關(guan) 於(yu) 華夏基金半年度業(ye) 績快報的公告。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華夏基金總資產(chan) 為(wei) 157.07億(yi) 元,總負債(zhai) 為(wei) 44.66億(yi) 元,實現營業(ye) 收入36.33億(yi) 元,與(yu) 去年同期相比微跌0.52%,實現淨利潤10.58億(yi) 元,與(yu) 去年同期相比微增0.86%。

  今年以來,華夏基金在公募REITs、ETF等多個(ge) 產(chan) 品線上發力,規模增長勢頭較好,目前已經推出華夏越秀高速REIT和華夏中國交建REIT兩(liang) 隻公募REITs,第三隻REIT產(chan) 品也完成發行,即將上市交易。

  招商基金股東(dong) 招商銀行近日披露的2022年半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招商基金總資產(chan) 109.67億(yi) 元,淨資產(chan) 73.15億(yi) 元,非貨幣公募基金規模達到5868億(yi) 元,首次躋身行業(ye) 前五,較上年末增長7.01%,報告期內(nei) 實現淨利潤9.54億(yi) 元。

  今年上半年,招商基金規模增長迅速,在前二十大基金公司中規模增速最高。7月30日,招商基金發生人事變動,來自長江養(yang) 老的徐勇擔任招商基金新任總經理。

  中小公司表現分化

  華泰證券指出,公募基金AUM(基金管理的全權委托資產(chan) )是驅動基金公司業(ye) 績增長的核心要素,股票和混合型基金占比較高的公司,其盈利能力也會(hui) 相對較強。而今年A股權益市場表現不佳,大型基金公司可以憑借債(zhai) 券、指數型等產(chan) 品的表現彌補權益產(chan) 品帶來的業(ye) 績損失,而中小型基金公司的產(chan) 品布局千差萬(wan) 別,因此上半年經營業(ye) 績分化較大。

  上半年,經營業(ye) 績表現好的中小型基金公司有萬(wan) 家基金、興(xing) 銀基金等。其中,萬(wan) 家基金的權益型基金產(chan) 品和債(zhai) 券型基金產(chan) 品規模逆勢增長,非貨幣基金規模達到1736.12億(yi) 元,同比增長超40%。萬(wan) 家基金規模增長離不開公司基金產(chan) 品優(you) 異的淨值表現,Wind數據顯示,該基金公司旗下的萬(wan) 家宏觀擇時、萬(wan) 家新利、萬(wan) 家精選等3隻產(chan) 品年內(nei) 均實現40%以上的收益,在主動權益基金中排名前列。規模和業(ye) 績齊增長,萬(wan) 家基金的淨利潤得以大幅增長,上半年實現淨利潤1.96億(yi) 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6.87%,創出曆史新高。

  另外,興(xing) 銀基金也表現不俗。A股上市公司國脈科技持有興(xing) 銀基金24%股權,據其披露的半年報信息,興(xing) 銀基金上半年實現營業(ye) 收入1.45億(yi) 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21.30%,實現淨利潤5181.36萬(wan) 元,同比增長22.48%。

  有道是幾家歡喜幾家愁。與(yu) 上述公司相比,鑫元基金、諾安基金、中郵創業(ye) 基金等上半年經營業(ye) 績則出現了下滑。

  A股上市公司南京銀行披露的半年報顯示,鑫元基金上半年實現營業(ye) 收入2.44億(yi) 元,同比下降29.57%,淨利潤為(wei) 5681.89萬(wan) 元,同比下降57.81%。

  諾安基金與(yu) 此類似。A股上市公司大恒科技持有諾安基金20%股權,據其披露的半年報信息,諾安基金上半年實現營業(ye) 收入5.02億(yi) 元,同比增長7.24%,淨利潤1.28億(yi) 元,同比下降42.29%。諾安基金業(ye) 績大幅下滑,主要原因或是A股半導體(ti) 板塊表現不佳,拖累了公司主投半導體(ti) 的基金產(chan) 品業(ye) 績。

  另外,中郵創業(ye) 基金公司實現營業(ye) 收入2.86億(yi) 元,同比增長8.63%,淨利潤3542.51萬(wan) 元,同比下降33.93%;國海富蘭(lan) 克林上半年實現營業(ye) 收入3.72億(yi) 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7.82%,實現淨利潤1.3億(yi) 元,同比下滑3.49%;東(dong) 吳基金上半年實現營業(ye) 收入9686.30萬(wan) 元,相比去年同期下滑13.79%,實現淨利潤559.2萬(wan) 元,同比下滑62.10%。

  不乏連續虧(kui) 損者

  小型基金公司產(chan) 品單一,管理規模不高,一旦整體(ti) 市場表現不佳,公司就容易出現虧(kui) 損情況。

  A股上市公司國盛金控披露的半年報顯示,其參股公司江信基金上半年實現營業(ye) 收入957.16萬(wan) 元,相比去年同期下滑65.08%,淨虧(kui) 損2495.59萬(wan) 元,虧(kui) 損金額相比去年同期虧(kui) 損的1590.84萬(wan) 元有所擴大。江信基金成立於(yu) 2013年,最新管理規模不足30億(yi) 元。

  另一基金公司南華基金也是持續虧(kui) 損。數據顯示,該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ye) 收入1889.71萬(wan) 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50.56%,淨虧(kui) 損1235.74萬(wan) 元,與(yu) 去年同期的虧(kui) 損額幾乎持平。南華基金成立於(yu) 2016年,是國內(nei) 第一家由期貨公司全資控股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南華期貨持有其100%股權。

  對於(yu) 公募基金公司經營業(ye) 績嚴(yan) 重分化的現象,華南一位基金從(cong) 業(ye) 人士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目前公募基金管理人已超過150家,行業(ye) 馬太效應加劇,中小基金公司如果沒有自身特色,發展較為(wei) 困難,對於(yu) 積澱時間不久的公司來說生存堪憂。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