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農業農村部和中國氣象局首次聯合發布農業幹旱風險預警

發布時間:2022-08-24 10:05:00來源: 中國氣象報社

  8月22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和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農(nong) 業(ye) 幹旱風險預警,未來10天,長江中下遊地區降水量普遍不足25毫米,農(nong) 業(ye) 幹旱風險較高,重慶東(dong) 部、湖南北部、湖北東(dong) 南部、江西北部等地為(wei) 高風險區,長時間幹旱不利於(yu) 秋收作物生長。

  8月以來,江淮、江漢、江南大部、西南地區東(dong) 部等地高溫少雨,降水量偏少8成以上,部分地區出現農(nong) 業(ye) 幹旱並持續發展。目前,西南地區東(dong) 部到長江中下遊等地一季稻、夏玉米、夏大豆等秋收作物處於(yu) 開花結實到灌漿階段,正是產(chan) 量形成的關(guan) 鍵期,也是水分需求關(guan) 鍵期。如果長時間缺墒幹旱,會(hui) 導致作物授粉不良、結實率降低、籽粒灌漿不充分、影響幹物質積累和產(chan) 量形成,嚴(yan) 重時可造成減產(chan) 甚至絕收。

  據國家氣象中心生態和農(nong) 業(ye) 氣象室副主任李森介紹,此次是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和中國氣象局首次聯合發布農(nong) 業(ye) 幹旱風險預警。根據《農(nong) 業(ye) 幹旱預警等級》標準並結合具體(ti) 作物發育與(yu) 降水趨勢情況,相鄰兩(liang) 個(ge) 或以上省(自治區、直轄市)受災麵積占其耕地總麵積的10%至15%時,考慮發布農(nong) 業(ye) 幹旱風險預警。

  針對上述影響區域,李森建議因地製宜、分類施策,積極防範高溫幹旱危害。一是統籌調配水源,灌溉補墒調溫,減輕高溫幹旱危害;二是采取噴施葉麵肥、抗旱保水劑等措施,增強作物抗旱能力;三是一季稻和玉米等作物及時追施穗肥,盡快補充作物養(yang) 分,“一噴多促”增粒重;四是受災嚴(yan) 重或絕收地塊,適時補種改種短季蔬菜、鮮食玉米等,減少幹旱熱害造成的損失。此外,蔬菜、水果、茶葉等作物也要通過灌溉、遮蔭、覆蓋等措施,做好水肥和防高溫幹旱的管理。

  作者:閆泓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