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施寶儀:用奮鬥詮釋香港新一代“獅子山下”精神
用奮鬥詮釋香港新一代“獅子山下”精神
——訪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香港浸會(hui) 大學學生施寶儀(yi)
作者:本報記者 安勝藍
《光明日報》( 2022年08月23日 12版)
【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之港澳青年】
積極參與(yu) 撰寫(xie) 相關(guan) 意見建議並被香港特區政府采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組織青年為(wei) 市民提供服務街站、派發抗疫物資、申請政府津貼……24歲的香港浸會(hui) 大學學生施寶儀(yi) ,用行動不斷詮釋香港新一代“獅子山下”精神。
2022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當選名單公布,施寶儀(yi) 是兩(liang) 名入選的香港青年之一。“能夠得到國家的認可,我非常激動。”施寶儀(yi) 說,“這是對我的激勵,也是對我的鞭策,我會(hui) 繼續努力,為(wei) 建設美好香港貢獻力量。”
自信努力繪就出彩青春
1998年,施寶儀(yi) 出生在香港一個(ge) 普通家庭,在她年幼的時候家庭經濟狀況十分拮據。依靠著政府的津貼,她才得以完成學業(ye) 。
家庭的困難曾讓她十分迷茫。“很多像我一樣家境的孩子,不夠自信,不敢或者覺得自己不能突破當下的困境。”施寶儀(yi) 坦言,是這段艱難的經曆,激發了她上進的決(jue) 心,“家庭無法從(cong) 經濟上給我更多支持,我必須靠自己,努力讀書(shu) 是改變現狀的唯一方法”。
星光不負趕路人。2016年,上高中的施寶儀(yi) 作為(wei) 全校名列前茅的優(you) 秀學生,被學校推薦,參加了全港的卓越學生領袖選舉(ju) 活動。
第一次即席演講、第一次赴內(nei) 地參觀調研、第一次與(yu) 不同學校的師生交流……參加卓越學生領袖選舉(ju) 活動,為(wei) 施寶儀(yi) 打開了一扇窗,讓她從(cong) “不知道自己除了學習(xi) 還能在哪努力”,變得更加自信、視野更開闊,發現了自身更多可能性。卓越學生領袖選舉(ju) 卓越學員、全國中學生領導力大賽一等獎、香港特別行政區十大優(you) 秀學生……施寶儀(yi) 的努力得到越來越多認可。她以優(you) 異的成績進入香港浸會(hui) 大學學習(xi) ,並赴英國利茲(zi) 大學留學深造。
發出愛國愛港最強音
2016年,在卓越學生領袖選舉(ju) 中,她作為(wei) 香港學生交流團的一員,第一次來到祖國內(nei) 地,在南京訪學一周。此後,她再次到南京進行了2個(ge) 月工作實習(xi) 。南京的曆史文脈和高速發展的現代氣息,深深吸引了施寶儀(yi) ,她從(cong) 此愛上了這座城市,也對內(nei) 地有了全新的看法。
“之前我對內(nei) 地的印象停留在課本和媒體(ti) 報道裏,而去南京考察後,我發現真實的祖國內(nei) 地與(yu) 我的印象很不一樣,更鮮活、更可親(qin) 、更有魅力。”施寶儀(yi) 說,在內(nei) 地的這段經曆,讓她湧起了強烈的國家認同感,促使她主動去學習(xi) 中國曆史和國情。
2019年,香港爆發“修例風波”,一些受到外部勢力煽動的香港青年走上街頭,香港法治和社會(hui) 秩序受到嚴(yan) 重衝(chong) 擊。香港國安法出台後,施寶儀(yi) 當即和愛國愛港的市民團體(ti) 一起,組織香港國安法街站活動、張貼海報、收集市民簽名支持。“作為(wei) 香港青年,我有責任守護‘一國兩(liang) 製’和香港社會(hui) 繁榮穩定,要勇於(yu) 站出來發出愛國愛港的聲音。”
如今香港實現了由亂(luan) 及治,正邁向由治及興(xing) ,增進青年國家認同是香港的迫切任務。施寶儀(yi) 認為(wei) ,香港很多青年長期受到不良資訊的影響,才對祖國內(nei) 地產(chan) 生錯誤的認識。“香港青年了解國家不能停留在書(shu) 本和網絡上,應該多來內(nei) 地親(qin) 眼看看、親(qin) 身感受,真正去深入認識祖國。”
為(wei) 香港發展貢獻青年力量
深化粵港合作、緊握“一帶一路”機遇、提升青年競爭(zheng) 力、加大活化曆史建築力度……從(cong) 2017年到2019年,施寶儀(yi) 連續3年將自己在祖國內(nei) 地看到的好經驗、好做法寫(xie) 成意見建議,為(wei) 香港政府施政提供有益參考。
作為(wei) 土生土長的香港青年,施寶儀(yi) 有著建設和守護香港的強烈使命感,在她看來,香港的現在和未來,與(yu) 青年的力量息息相關(guan) 。
過去兩(liang) 年,香港遭遇新冠肺炎疫情襲擊,施寶儀(yi) 在社區開展誌願者服務,到街頭或居民家中派發抗疫物資。“當然也害怕被感染啊。”施寶儀(yi) 說,“但國家都在支持香港抗疫,這種時候,香港青年必須站出來。”
“要特別關(guan) 心關(guan) 愛青年人”“幫助廣大青年解決(jue) 學業(ye) 、就業(ye) 、創業(ye) 、置業(ye) 麵臨(lin) 的實際困難,為(wei) 他們(men) 成長成才創造更多機會(hui) ”,來自中央的關(guan) 心關(guan) 愛讓施寶儀(yi) 深受鼓舞。“如今,香港新一屆特區政府高度重視青年工作,我期待能有更多支持青年的政策舉(ju) 措出台,特別是多向青年介紹和內(nei) 地合作的機會(hui) 、平台,讓更多香港青年參與(yu) 大灣區建設、融入國家發展。”施寶儀(yi) 說。
(本報記者 安勝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