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高校專利數量質量實現雙提升
新華社北京8月24日電(記者王琳琳、宋晨)教育部科學技術與(yu) 信息化司司長雷朝滋24日在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8月例行新聞發布會(hui) 上介紹,2012年到2021年,高校專(zhuan) 利授權量從(cong) 6.9萬(wan) 項增加到30.8萬(wan) 項,專(zhuan) 利所有權轉讓及許可從(cong) 2357項增長到15000多項,專(zhuan) 利轉讓金額從(cong) 8.2億(yi) 元增長到88.9億(yi) 元,高校專(zhuan) 利數量質量實現雙提升。
為(wei) 加快推動高校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chan) 力轉化,雷朝滋介紹教育部開展了多項改革探索。在提升成果質量方麵,推行專(zhuan) 利申請前評估製度。“過去,一項技術無論是否有必要申請專(zhuan) 利保護,隻要發明人提出申請,高校都會(hui) 按既有程序協助開展申請工作,由此產(chan) 生了許多不是為(wei) 了保護創新而申請的專(zhuan) 利。推行專(zhuan) 利申請前評估製度就是希望通過評估決(jue) 定是否應該申請專(zhuan) 利,從(cong) 而保留高質量、有轉化前景的專(zhuan) 利。”雷朝滋說。
在加強政策激勵方麵,教育部調整了資助獎勵政策。例如,停止對專(zhuan) 利申請的資助獎勵,大幅減少並逐步取消對專(zhuan) 利授權的獎勵,同時,鼓勵發明人與(yu) 高校共同承擔專(zhuan) 利費用,對於(yu) 發明人承擔專(zhuan) 利費用的,可采取從(cong) 成果轉化收益中加倍返還的方式,加大激勵力度。“這是希望強化發明人責任意識和內(nei) 生動力,提升專(zhuan) 利質量。”雷朝滋介紹,目前高校普遍加大了成果轉化獎勵力度,將獎勵比例提高至70%,部分高校獎勵比例達90%以上。
此外,教育部倡導高校通過普通許可而不是獨占許可方式實施專(zhuan) 利轉化。雷朝滋表示,獨占許可收取的許可費較高,對企業(ye) 來說資金壓力更大、風險更大、決(jue) 策過程更為(wei) 慎重。同時,成果由一家企業(ye) 獨自實施,可能受到企業(ye) 自身管理、經營等因素影響,失敗風險較高,一旦失敗,科技成果有可能錯過投放市場最佳時機。而普通許可既降低了企業(ye) 實施成本,也減少了成果轉化失敗風險。
教育部鼓勵以基本許可費加提成的許可費計算方式,替代一次性付清許可費用,消除企業(ye) 因過高許可費而產(chan) 生的顧慮,同時使高校科研人員長期獲得成果轉化帶來的收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