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劇本“殺”牽出詐騙灰色產業鏈
閱讀提示
網絡詐騙加速迭代,手段更為(wei) 專(zhuan) 業(ye) ,分工越發精細。一些詐騙分子非法竊取公民個(ge) 人信息,“量身定製”詐騙劇本。應對“精準詐騙”的治本之道,是解決(jue) 信息泄露問題。
麵對網絡貸款、網絡刷單、“殺豬盤”、冒充客服退款、冒充公檢法等老套詐騙套路,很多人能識破騙局。但如果是為(wei) 你“量身定製”的詐騙圈套,你還能成功逃脫嗎?
當前,個(ge) 人信息泄露屢禁不止,網絡詐騙加速迭代,手段更為(wei) 專(zhuan) 業(ye) ,分工越發精細。越來越多的網絡詐騙案件是詐騙分子獲取公民個(ge) 人信息後,有針對性地實施詐騙犯罪。
這些都是劇本“殺”
8月初,沈陽某中學教師小宜接到自稱公安局民警打來的電話,對方稱她有一個(ge) 非法出境記錄,涉嫌犯罪,需要配合公安機關(guan) 調查。這位老師聽到對方能準確說出自己的個(ge) 人身份信息,就相信了對方,並添加了對方的微信,按要求下載了會(hui) 議視頻軟件。
連線後,一個(ge) 身著“製服”的“警察”出現在畫麵裏,這讓她完全相信了“民警”的話。為(wei) 了自證清白,在共享屏幕中,她輸入了自己銀行賬戶、密碼和驗證碼。最後,7萬(wan) 元進了騙子賬戶。
同一時間段,沈陽一家軟件公司的程序員小白想多賺點兒(er) 零花錢。他在短視頻平台看到了“五個(ge) 最賺錢的兼職”視頻,但覺得不可能像主播說的那麽(me) 容易。可過了沒多久,一位網友私信他,表示與(yu) 他是同行,“‘點讚+關(guan) 注’,進群領紅包”。最終,他十分好奇地進了QQ群,按照要求完成簡單任務,果然領到幾十元。接下來,他在對方引誘下,下載了返利任務APP,繼續做投入本金賺傭(yong) 金的任務,結果被騙了25萬(wan) 元。
沈陽一家醫院醫生小丁平時忙工作,以至於(yu) 連相親(qin) 的時間都很緊張。於(yu) 是,她想在社交軟件上試試運氣。她告誡自己,不能輕信陌生人,偏偏就有一位陌生人打開了她的心扉,對她的喜好十分熟悉,久而久之就心生愛意。“你儂(nong) 我儂(nong) ”一段時間後,對方提出見麵,但需要先做完手頭上的投資項目,並稱小丁可以與(yu) 他一起投資。小丁認為(wei) 對方在為(wei) 他們(men) 的未來著想,借了不少錢,總共投入31萬(wan) 元。
上述由沈陽公安反電信網絡犯罪查控中心發布的案例中,受害者麵對的是騙子精準針對他們(men) 的詐騙劇本。
所謂“精準詐騙”,就是違法犯罪分子在設計騙局,誘人上鉤之前,已對受害者的個(ge) 人信息了如指掌。這些騙局是為(wei) 受害者“量身定製”的,對方掌握的個(ge) 人信息越多,越容易取得受害者的信任,詐騙活動也就越容易獲得成功。
你麵對的是一個(ge) 詐騙團夥(huo)
4月14日,國新辦舉(ju) 行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進展情況發布會(hui) ,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出現了一些新變化、新特點:詐騙集團針對不同群體(ti) ,根據非法獲取的精準個(ge) 人信息,“量身定製”詐騙劇本,實施精準詐騙。公安機關(guan) 發現的詐騙類型已超過50種,其中網絡刷單返利、虛假投資理財、虛假網絡貸款、冒充客服、冒充公檢法是5種主要的詐騙類型。
“他們(men) 不是一個(ge) 人在實施詐騙,而是一個(ge) 龐大的詐騙團夥(huo) 體(ti) 係在共同施力。用‘量身定製’的劇本,‘恰如其分’的角色分工合力詐騙一個(ge) 受害人。”沈陽公安反電信網絡犯罪查控中心大隊長王峰說。
王峰舉(ju) 例說,一位報案人在網上投資炒股被騙30餘(yu) 萬(wan) 元。犯罪分子通過知名財經博主引流開戶,吸引受害者的關(guan) 注。在事先拿到個(ge) 人信息後,引導添加微信號進行“合作”,號稱由“專(zhuan) 業(ye) 導師”操作,盈利後收取傭(yong) 金。詐騙團夥(huo) 往往有一個(ge) 可以後台操控數據的平台,有的負責裝“導師”,有的當“托”哄騙客戶投資。有“業(ye) 務員”在後方操控,“大盤”有漲有跌,致使客戶以為(wei) 財產(chan) 損失是投資損失,很難意識到被騙。
國家反詐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在2021年電信網絡詐騙的受害者中,18歲至35歲占比65.5%;36歲至59歲占比31.3%;由於(yu) 年輕人使用網絡時間長,留下的個(ge) 人信息多,更容易被犯罪分子盯上。
打贏攻防戰需從(cong) 源頭治理
“精準詐騙”隻是手段和結果,而個(ge) 人信息遭到泄露才是源頭,應對“精準詐騙”的治本之道,是解決(jue) 信息泄露問題。王峰表示,要想有效保護個(ge) 人信息,需從(cong) 行業(ye) 監管、個(ge) 人意識、社會(hui) 宣傳(chuan) 等多方麵入手。
王峰認為(wei) ,我國已有一部專(zhuan) 門的個(ge) 人信息安全保護法。按照法律規定,平台應當履行安全保障的義(yi) 務,在技術、管理上要投入力量。建立專(zhuan) 門維護個(ge) 人信息安全的機構,對行業(ye) 所有商家進行相應的信息保護能力審核。一旦查實商家有泄露公民個(ge) 人信息的行為(wei) ,要以通報批評、罰款甚至取締營業(ye) 資格的方式來進行懲罰。
王峰提醒說,很多信息泄露是因為(wei) 個(ge) 人保護意識淡薄,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為(wei) 貪圖小便宜而將個(ge) 人信息隨意留給商家。注意甄別網站是否規範,做到不該上的網站不上。
遼寧省社會(hui) 科學院社會(hui) 學研究所所長王磊認為(wei) ,網絡、電視、報紙等媒介應該肩負社會(hui) 責任,對個(ge) 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信息泄露的危害性進行宣傳(chuan) ,曝光侵害個(ge) 人信息安全的手段,宣傳(chuan) 維護個(ge) 人信息安全的方法。(涉案當事人為(wei) 化名)
劉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