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身體力行中發現美好 新學期勞動課怎麽上?
新學期剛一開始,不少中小學生就發現,課表上新增加了一門勞動課。勞動,我們(men) 並不陌生,而勞動課到底教什麽(me) ?怎麽(me) 上呢?
新修訂的義(yi) 務教育課程方案明確規定,勞動課程平均每周不少於(yu) 1課時。按照新課標,課程內(nei) 容包括“日常生活勞動、生產(chan) 勞動和服務性勞動”三大類。 日常生活勞動包括清潔與(yu) 衛生、整理與(yu) 收納、烹飪與(yu) 營養(yang) 、家用器具使用與(yu) 維護。生產(chan) 勞動包括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勞動、傳(chuan) 統工藝製作、工業(ye) 生產(chan) 勞動、新技術體(ti) 驗與(yu) 應用。服務性勞動包括現代服務業(ye) 勞動、公益勞動與(yu) 誌願服務。
在浙江杭州錢江外國語實驗學校,同學們(men) 用一場全校勞動技能比賽,拉開了新學期的帷幕。四年級的孩子們(men) 是做菜,六年級的孩子們(men) 則是釘紐扣,他們(men) 要在自己的校服上釘上紐扣,這也是一個(ge) 非常實用的勞動技能。
杭州錢江外國語實驗學校學生 巴心悅:之前就釘過紐扣,是我最喜歡的一個(ge) 裙子。我媽媽在洗衣服的時候,把一顆紐扣洗掉了,我就向奶奶學過一些,最近在家裏也有練習(xi) 。
不少學校把新學期的第一節勞動課,安排在了田間地頭,讓同學們(men) 讀懂“粒粒皆辛苦”。在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小雁塔小學,校內(nei) 的“博種園”裏,幾十種瓜果蔬菜陸續成熟。開學後,同學們(men) 來到“博種園”裏摘茄子、掐韭苔、挖紅薯,體(ti) 會(hui) 采摘的勞動過程。
在廣東(dong) 省南雄市南畝(mu) 學校,老師們(men) 組織學生走進農(nong) 田。除草、種菜是同學們(men) 上的第一節勞動課。
學生:我們(men) 體(ti) 會(hui) 到了勞動的樂(le) 趣。學習(xi) 要像勞動一樣,一鋤一鋤地下去,穩紮穩打。
各地探索兼職教師 拓展實踐場地
中國教育報微信公眾(zhong) 號日前發起一項針對“勞動教育”的調查,3000餘(yu) 名教師參與(yu) 。調查發現,關(guan) 於(yu) 學校開設勞動課程麵臨(lin) 的難題,排名靠前的兩(liang) 個(ge) 選項分別是“缺乏勞動課專(zhuan) 職教師”和“學校實踐場地有限”。勞動課程是否需要專(zhuan) 職教師?如何利用有限的場地上好勞動課程呢?針對這些問題,各地已經在積極開展探索。
江蘇淮安岔河九年製學校,聘請了熱愛製作農(nong) 具模型的退休教師於(yu) 軍(jun) 民,走上三尺講台,教學生製作農(nong) 具模型,不僅(jin) 豐(feng) 富了學生們(men) 的課餘(yu) 生活,也增強了他們(men) 的動手能力。
在湖北恩施,學校在每個(ge) 班級都安排了一名任課老師兼任勞動老師,要求每周圍繞烹飪、整理歸納、蔬菜種植等方麵,至少排出一節勞動課。由於(yu) 今年夏季持續幹旱,勞動老師帶領學生們(men) 走進農(nong) 莊,處理幹旱的農(nong) 作物,完成土地的平整和鬆土工作。
湖北省恩施市硒都民族實驗小學老師 張龍順: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從(cong) 一年級到六年級都有不同的要求,便於(yu) 學生在勞動的過程中,能一步一步達成相應的目標,也就是形成最終的核心勞動素養(yang) 。
多地列家庭勞動清單 家校合力培養(yang) 勞動習(xi) 慣
除了學校和社會(hui) 共同打造的勞動課,家庭勞動教育也必不可少。近期,杭州市教育局發布《杭州市中小學生家庭勞動清單(征求意見稿)》,比如從(cong) 一二年級要學會(hui) 基本的垃圾分類、玩具收納等,到三四年級,在衛生方麵,要學會(hui) 剪指甲,係鞋帶,清洗自己的鞋襪、內(nei) 衣和書(shu) 包,飲食方麵則要學會(hui) 加熱饅頭、包子等技能。
麵對一項項具體(ti) 細致的勞動內(nei) 容,有家長關(guan) 心,該如何培養(yang) 孩子的勞動習(xi) 慣。
杭州市二年級學生家長 楊先生:清單比較注重技能的培養(yang) ,但是我覺得勞動意願、勞動習(xi) 慣的培養(yang) 好像弱了一些,小孩子他會(hui) 做,但是並不代表他願意去做,或者主動去做。
對此,教育專(zhuan) 家表示,勞動清單隻是給家長作為(wei) 參考,要讓孩子通過勞動教育,愛上勞動,才更有意義(yi) 。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儲(chu) 朝暉:學校、家庭、社會(hui) 都是勞動課的場景,所以家庭也應該讓孩子參與(yu) 勞動,通過勞動教育建立自己的勞動觀,同時也獲得一些技能,對家庭承擔責任。
那些年 我們(men) 上過的勞動課
說到勞動課,不同年代的人都有自己的獨特記憶,像集體(ti) 大掃除、砍柴燒鍋、剪紙編織等。不管勞動課的內(nei) 容如何變化,掌握勞動的技能,都會(hui) 讓我們(men) 一生受益。
教師 魏宗兵(60後):我們(men) 那時候,在家庭裏都是獨當一麵的。放學回家後都會(hui) 自己燒飯,我們(men) 燒飯都是大灶、土灶。還到田間去拾柴火。澆菜、種菜、自己洗菜。還會(hui) 放鴨子、放鵝,也會(hui) 下河摸點小魚小蝦改善夥(huo) 食。
市民 李壽泉(60後):小的時候做飯,大一點下地幹活。放牛、放羊,給家裏麵插稻子、割稻子、挖蓮藕。
教師 張紅(70後):上初中的時候,我們(men) 學校種了一片菜地,每個(ge) 班負責自己的那片區域,比如捉蟲子。
市民(80後):那會(hui) 兒(er) ,自己會(hui) 買(mai) 些剪紙材料,老師在課堂上給一些圖案,讓大家動手。我印象很清楚,我做的是孔雀,用剪紙一層層地做。
市民(90後):勞動課一般做做風箏、風車。家務小時候經常做刷刷碗、洗洗鍋。
南京市第九中學孝陵衛分校初三學生 朱子萱:我在家裏會(hui) 幫媽媽拖地、洗衣服,有時候還會(hui) 自己做飯。我家裏有個(ge) 小妹妹,我平時就會(hui) 幫媽媽給她換尿布、泡奶粉、喂飯。
江蘇省南京市第九中學孝陵衛分校副校長 沈正斌:勞動培養(yang) 了合作能力,因為(wei) 在勞動過程中,彼此要進行合作;第二,還有彼此競爭(zheng) 的能力,比誰割草快、掃地幹淨;第三就是動腦思考的能力,有的地方比較髒,用什麽(me) 方法,讓它更幹淨、做得更好。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也提升了親(qin) 子之間的融洽關(guan) 係。
在身體(ti) 力行中發現美好
勞動教育的回歸,並不隻是讓學生們(men) 吃點苦、出點汗那麽(me) 簡單。它的方式在勞動,重點在教育。勞動教育要做的,是在各種勞動技能的學習(xi) 中,培養(yang) 孩子們(men) 熱愛勞動的品德,開發創造力的心智,鍛煉強健的體(ti) 魄,發現身邊的美好。
可以說,德智體(ti) 美勞能不能全麵發展、整體(ti) 成長,勞動教育是試金石。希望這門新增的必修課,能讓孩子們(men) 在泥土裏學會(hui) 耕耘,在煙火氣中體(ti) 味生活,在指尖上打開大千世界,親(qin) 手創造色彩斑斕的人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