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掛靠代繳社保”辦落戶引關注 社保代繳服務該如何定性?
通過“掛靠代繳社保”辦落戶引關(guan) 注 社保代繳服務該如何定性?怎樣根治代繳亂(luan) 象?
央廣網北京9月7日消息(總台央廣記者管昕)社會(hui) 保險是社會(hui) 保障製度的一個(ge) 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主要項目包括養(yang) 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ye) 保險、工傷(shang) 保險、生育保險。國家通過立法強製建立社會(hui) 保險基金,對參加勞動關(guan) 係的勞動者在喪(sang) 失勞動能力或失業(ye) 時給予必要的物質幫助。
現階段,我國多地社保綁定了相應的公共服務,比如購房、車輛搖號、積分落戶等。今年3月施行的《社會(hui) 保險基金行政監督辦法》規定,用人單位、個(ge) 人通過虛構個(ge) 人信息、勞動關(guan) 係,以欺詐、偽(wei) 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社會(hui) 保險待遇的,涉嫌違法,嚴(yan) 重者甚至觸及刑事責任。
然而,記者調查發現,《辦法》施行5個(ge) 多月以來,仍有一些社會(hui) 機構從(cong) 事社會(hui) 代繳服務,甚至形成了灰色產(chan) 業(ye) 鏈。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表示,社保代繳存在合法與(yu) 合理的衝(chong) 突。那麽(me) ,社保代繳的危害性在哪兒(er) ?如何根治社保代繳亂(luan) 象?
記者在搜索引擎上輸入“社保代繳”關(guan) 鍵詞,發現提供社保代繳服務的機構有很多。一家社保代繳機構宣稱,可提供社保代繳、社保補繳、公積金代繳等服務,為(wei) 自由職業(ye) 者、全職寶媽、離職過渡、無業(ye) 人員提供社保服務。甚至有機構在其網站打出服務費39.8元的全國冰點統一價(jia) 。社保代繳機構客服人員說,代繳社保的服務費是每月79.6元。
客服:79.6元開個(ge) 會(hui) 員,如果說您一次性下一年的訂單,就是要把每月社保是2186.28元,公積金每月250元,一共是2436.28元(每月),加上79.6元(每月)的服務費用,一共是2515.88元,乘以12,一共是30190.56元,要把這個(ge) 費用所有的一起付。
記者:我需要跟公司建立新的勞動關(guan) 係嗎?
客服:不需要!您在我們(men) 公司交,我們(men) 幫您代交,簽到我們(men) 公司,但我們(men) 不提供勞動合同的。
這位客服表示,隻需記者提供身份證號、免冠照片等個(ge) 人信息,按月付費或者一次性付費即可在手機上查詢到社保繳費記錄。記者在這家機構的官網上看到,這家公司不僅(jin) 可以代繳北京的,上海、深圳、杭州等大城市的社保都可以幫助代繳。
記者又聯係到一家在浙江杭州的中介機構。對方表示,可提供辦理中級職稱證書(shu) 、社保代繳、積分落戶等“一條龍”服務。全部辦下來,大約6千多元。
客服中介:全部辦好6000元。
記者:代繳的社保,一年交多少錢?
客服中介:1萬(wan) 多,不到2萬(wan) ,1750元一個(ge) 月。我們(men) 找單位給你交。你哪方麵的職稱,要找相對應的企業(ye) 去交社保的,社保你可以按月付的。兩(liang) 個(ge) 月社保3500元,另外2500元辦理的費用,辦理費用需要一次性的。
記者了解到,在許多地方,沒有當地戶籍又沒有勞動關(guan) 係的靈活就業(ye) 人員,不能參加當地的社保。這為(wei) 社保代繳機構的存在提供了一定的市場需求。
多位受訪企業(ye) 員工告訴記者,有的企業(ye) 為(wei) 了投標,也會(hui) 找代繳機構突擊為(wei) 項目上的員工代繳社保,招標企業(ye) 對投標企業(ye) 有相關(guan) 要求。此外,一位北京某公司派駐河南鄭州的企業(ye) 員工告訴記者,他的社保就是北京的公司找當地機構代繳的。企業(ye) 員工說:“我們(men) 單位總部是在北京,在河南這邊各種原因沒有注冊(ce) 分公司,類似辦事處性質的,他就繳不了社保,但是他在這邊又招員工了,我就不想在北京交,因為(wei) 我平時工作就在這,我就想在鄭州交,因為(wei) 享受鄭州的社保,我們(men) 單位就是找了一個(ge) (代繳機構)。稅都不在這邊交,就是代繳社保。查自己社保,能查出來是那家公司交的,並不是北京我工作單位交的。多少金額,都是我工作單位定下來的,隻是從(cong) 他這走手續。”
此外,多位受訪的靈活就業(ye) 人員對記者表示,他們(men) 確實有一定代繳社保的需求。有的剛從(cong) 原公司離職,需找機構掛靠社保,以防北京社保中斷,影響積分落戶或者子女入學等。還有的是打零工的勞動者,公司不給其繳納社保,但其想在北京或者大城市長期繳納社保,為(wei) 將來養(yang) 老做考慮。還有的是,在北京有社保繳存,但也想在其他城市參保,目的是在另一個(ge) 城市考慮買(mai) 房、搖號等。
多位法律人士表示,根據相關(guan) 法規,社保代繳屬於(yu) 社保欺詐,一旦查實,個(ge) 人將被列入社會(hui) 保險嚴(yan) 重失信人名單。在辦理社保代繳過程中,情節嚴(yan) 重的可能涉及刑事責任。
有專(zhuan) 家接受媒體(ti) 采訪表示,社保代繳問題由來已久,社保跟屬地掛鉤、跟戶籍掛鉤、捆綁勞動關(guan) 係,這些要求不可避免地會(hui) 出現社保關(guan) 係轉移接續困難,造成社保斷繳,才會(hui) 有一些人通過社保代繳接續社保關(guan) 係。此外,社保還負擔了額外的社會(hui) 治理功能。
實際上,鬆綁戶籍與(yu) 社保已經邁出步伐。
去年,廣東(dong) 出台相關(guan) 規定,全麵取消靈活就業(ye) 人員參保戶籍門檻,外省戶籍靈活就業(ye) 人員可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和廣東(dong) 省就業(ye) 登記證明在就業(ye) 地參保。隨後,安徽、浙江等地也都有類似規定發布。安徽省銅陵市社保中心參保征繳科科長章利介紹:“(新規)明確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yang) 老保險的非全日製從(cong) 業(ye) 人員,都可以自主選擇在戶籍地、就業(ye) 地或居住地參加城鎮職工養(yang) 老保險。”
隨著平台經濟的快速發展,外賣騎手、快遞員、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大幅增加,其社會(hui) 保障缺失問題日益凸顯。在浙江省金華市,為(wei) 解決(jue) 這些問題,針對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職業(ye) 傷(shang) 害保障缺失等方麵,金華市打造了“工傷(shang) +補充+商業(ye) ”參保新模式。金華市保險行業(ye) 協會(hui) 專(zhuan) 職副會(hui) 長徐曉劍說:“破除政策壁壘,突破用工、年齡限製,明確發揮用工主體(ti) 作用的網絡平台可以為(wei) 新業(ye) 態從(cong) 業(ye) 人員單險種參加工傷(shang) 保險,同時參加工傷(shang) 補充保險。這將短視頻、外賣騎手等新業(ye) 態從(cong) 業(ye) 人員職業(ye) 傷(shang) 害納入工傷(shang) 保障範圍。”
喬(qiao) 烽律師事務所主任喬(qiao) 烽表示,市場經濟主體(ti) 的多元化,決(jue) 定了勞動關(guan) 係從(cong) 長年和固定的形式向臨(lin) 時性、流動性強的趨勢必然轉變。保險也應同步轉型為(wei) 對具體(ti) 的人,而不能再以企業(ye) 合同下的某個(ge) 人為(wei) 服務條件。
多位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分析表示,社保代繳存在合法與(yu) 合理的衝(chong) 突。從(cong) 長遠來看,打破參保戶籍限製,為(wei) 靈活就業(ye) 人員提供參保渠道,不僅(jin) 可以對社保代繳“釜底抽薪”,也可以保障其合法權益。根據被保險人的實際情況設計社保製度,應該是未來社保製度改革的方向。
北京市大成律師事務所張長丹律師認為(wei) ,目前中小城市放開靈活就業(ye) 人員參保的戶籍限製,比較容易實現,大城市完全放開參加社保的門檻,可能麵臨(lin) 不小的政策障礙。但在現有條件下,仍要對違法違規代繳社保的機構進行嚴(yan) 厲打擊,尤其在大城市,這種行為(wei) 損害了另一部分人的合法權益,有違社會(hui) 公平。同時,應讓社會(hui) 保險早日回歸其基本功能。張長丹說:“其實它根本問題還是在於(yu) 我們(men) 附加在社保製度上的其他的社會(hui) 功能,或者政策性的功能過多了。如果我們(men) 把購房、購車、落戶或入學資格等政策保障之外的很多社會(hui) 功能附加到社會(hui) 保險上,就會(hui) 導致社會(hui) 保險的功能被輕視掉。是不是通過其他更多的方式消化掉,才能夠真正實現社會(hui) 保險回歸社會(hui) 保險,根本上解決(jue) 所謂的掛靠社保亂(luan) 象。”
在對外經貿大學保險法與(yu) 相互保險研究中心主任王國軍(jun) 教授看來,綁定在社保功能基礎上的公共服務保障正在向更好的方向發展。“為(wei) 了社會(hui) 治理的方便,現實證明它有這樣的必要性,所以在某一個(ge) 階段可能會(hui) 有一些問題,不會(hui) 說所有人的需求都能得到滿足。但是社會(hui) 公共服務一定是向好的方向去轉化。”王國軍(jun) 說。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郝演蘇教授建議,相關(guan) 部門應當嚴(yan) 厲打擊社保代繳或者掛靠機構,製定相應的懲罰製度,並讓相關(guan) 法律責任落到實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