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拍一下就能測溫 你的熱量是咋傳過去的
馬上就到中秋節小長假了,你準備去哪裏玩呢?想必不少人會(hui) 選擇乘坐高鐵出遊。在高鐵上,你可能會(hui) 發現,列車乘務員每隔幾個(ge) 小時就會(hui) 拿個(ge) 手機對著乘客們(men) “拍照”。
或許,有人會(hui) 很疑惑:為(wei) 什麽(me) 乘務員要“偷拍”我呢?
其實,乘務員不是在“偷拍”,而是在測量旅客的體(ti) 溫。乘務員們(men) 手持的也並不是普通的手機,而是有紅外測溫功能的手持終端機。這樣既減少了近距離接觸帶來的交叉感染風險,又可以在不打擾旅客的情況下完成快速測溫。
隨著後疫情時代的到來,口罩及各種消毒產(chan) 品已經成為(wei) 人們(men) 生活中的日常消耗品,而在各種公共場所,人們(men) 對各式各樣的測溫設備也不再陌生。
這些設備能在短短幾秒之內(nei) 檢測出被測物體(ti) 的溫度,為(wei) 我們(men) 的生產(chan) 生活、尤其是為(wei)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後的常態化監測防控提供了極大便利。
那麽(me) ,紅外測溫儀(yi) 是怎樣迅速測出物體(ti) 溫度的呢?今天我們(men) 就來好好說說這個(ge) 事。
接收被測物向周圍輻射的電磁波
要想了解紅外測溫儀(yi) 的工作原理,有一個(ge) 定律是我們(men) 必須要知道的,那就是熱輻射定律。
德國物理學家古斯塔夫·基爾霍夫在1859年提出了熱輻射定律,用來描述物體(ti) 的發射率和吸收比之間的關(guan) 係。
簡單地概括一下熱輻射定律,就是自然界中一切溫度高於(yu) 絕對零度(約為(wei) 零下273.15攝氏度)的物體(ti) 都在不停地向它周圍的環境輻射電磁波,不同波段的輻射量不一樣,其中波長在0.75至100微米之間的是紅外波段。隨著物體(ti) 溫度升高,其向周圍環境輻射的總能量也逐漸變多。
利用這一原理,我們(men) 就可以通過測量被測物體(ti) 向外界輻射的能量,從(cong) 而測得物體(ti) 的表麵溫度。
當我們(men) 用紅外測溫儀(yi) 對某一物體(ti) 進行溫度測量時,待測物體(ti) 向周圍環境輻射的電磁波就被儀(yi) 器接收了。係統中的光學器件則會(hui) 將該部分熱輻射能量匯聚到探測器上,把熱信號轉化為(wei) 電信號,將處理好的電信號以溫度的形式顯示出來,就可以得出儀(yi) 表上看到的溫度值了。
非接觸式紅外測溫儀(yi) 主要有兩(liang) 大類
紅外測溫儀(yi) 的種類有不少,目前市麵上常見的非接觸式測溫設備主要有額溫槍和紅外熱成像體(ti) 溫儀(yi) 這兩(liang) 類。
額溫槍就是手持式的紅外測溫儀(yi) ,通過內(nei) 部的傳(chuan) 感器接收人體(ti) 發射出的紅外輻射,就可以顯示出人體(ti) 額頭表麵的溫度。
紅外熱成像體(ti) 溫儀(yi) 是通過軟件,監測物體(ti) 的熱圖譜來分析其溫度,這種方式能夠更加清楚、直觀地監測溫度。
在文章的開頭我們(men) 就說到,在高鐵上“拍照”的乘務員使用的,就是紅外熱成像體(ti) 溫儀(yi) ,它可以減少測試者與(yu) 被測者之間的接觸,讓測溫變得更安全也更便捷。但是紅外熱成像體(ti) 溫儀(yi) 監測的往往是物體(ti) 或人體(ti) 表麵的溫度,因此可能會(hui) 存在一定的測溫誤差。
還有一種在線式紅外測溫儀(yi) ,它常常出現在施工作業(ye) 現場,其能夠24小時連續進行溫度監測,甚至可以在高溫等惡劣的環境下工作。通過監測溫度,維護人員可以用較低的成本找出工廠內(nei) 潛在的問題,因為(wei) 任何溫度異常現象都可能指向某個(ge) 安全隱患。借助這種測溫儀(yi) 器可以及時發現施工現場的問題並對其進行糾正,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可能、減少人員和財產(chan) 損失。
借助上述這些紅外測溫設備,我們(men) 可以快速得到被測物體(ti) 的溫度,這為(wei) 人們(men) 的生產(chan) 和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
尤其是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幾乎所有的公共場所都會(hui) 設置測溫的設備,例如公園門口、商場超市入口、地鐵安檢口、學校大門口,工作人員都會(hui) 手持測溫儀(yi) ,在你的手腕上測一下溫度;在學校食堂、餐廳入口等,往往會(hui) 設置掃描式紅外熱成像儀(yi) ,當你經過時,體(ti) 溫便迅速顯示在儀(yi) 器上。
然而,網上曾有傳(chuan) 言“紅外測溫儀(yi) 會(hui) 傷(shang) 害身體(ti) ”。對此,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研究員馮(feng) 錄召表示,紅外測溫儀(yi) 並不是向人體(ti) 發射紅外線,而是接收人體(ti) 發出的紅外線熱輻射,對身體(ti) 是無害的,大家大可以安心地接受測溫,沒有必要擔心和疑慮。
所以,中秋節小長假出遊時,我們(men) 務必要配合相關(guan) 工作人員,積極進行體(ti) 溫測量並出示健康碼,為(wei) 疫情常態化防護貢獻出我們(men) 自己的力量。(來源:數字北京科學中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