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專家學者齊聚浙江德清 共論“江南文化傳承與發展”

發布時間:2022-09-09 11:1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湖州9月8日電(記者 胡豐(feng) 盛)提到江南,你的腦海中會(hui) 想起什麽(me) ?是“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還是“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提到江南文化,你又會(hui) 想起什麽(me) ?是湖筆青瓷,還是昆曲旗袍?

  9月8日下午,來自各地的專(zhuan) 家學者齊聚浙江湖州德清,圍繞“江南文化傳(chuan) 承與(yu) 發展”主題開展了討論。

  “一部陶瓷史,半部在浙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陳元甫說,現有的大量研究資料表明,中國陶瓷的起源就在德清。早在商周時期,德清就率先發明並生產(chan) 出了最初的瓷器“原始青瓷”。

  “德清以‘瓷之源’著稱。它在中國瓷器發展史上功不可沒。可以說沒有原始瓷的產(chan) 生,就沒有現在五彩繽紛的瓷器。”陳元甫說,德清也是中國國內(nei) 已知出現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而且是一直不間斷生產(chan) 的原始瓷產(chan) 地。

  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和良渚文化,是江南文化之源。前不久,考古學家在良渚古城外圍,也就是在德清縣城武康以南十幾公裏處發現了中國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距今已經有5000年。它的麵積是西湖的約1.5倍,容量是西湖的4倍。再加上中初鳴良渚文化製玉作坊遺址群,使得德清在江南文化之中,占據了一席之地。

  “德清的文化淵源深厚,其所屬的湖州與(yu) 嘉興(xing) 、常州等地是環太湖新石器文化帶的主要構成地區,而且從(cong) 馬家浜文化到鬆澤文化,再到良渚文化,構成了江南文化的完整係列。”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曉明說,這是一個(ge) 巨大的IP資源庫。

  他說,當下德清提出“江南源文化”的概念,是對地方文化資源的梳理,建議對地方文脈進行更深入的認識和錘煉,著眼於(yu) 未來10年、20年文化的發展。同時要處理好保護與(yu) 發展的關(guan) 係,將文化資源轉化成文化產(chan) 業(ye) 。

  複旦大學資深教授葛劍雄則認為(wei) ,深厚的曆史文化和優(you) 越的地理位置讓德清成為(wei) 江南文化之源,要實現“江南源文化”的傳(chuan) 承與(yu) 發展,關(guan) 鍵在於(yu) 保護。

  “曆史上的德清,擁有防風之力、製玉之技、鑄劍之法、製瓷之藝、育珠之術、修史之才、賦詩之能。”中共德清縣委副書(shu) 記、縣長王波說,當下,德清正深入實施“源文化”溯源工程,謀劃布局“江南之源”項目,既整合了博物館、考古遺址公園等城市文化功能載體(ti) ,又集聚了瓷文化、茶文化、珍珠文化等文創業(ye) 態,著力打造江南“源文化”的綜合集成展示區。通過文化資源的活化利用,進一步推動德清文化事業(ye) 和文化產(chan) 業(ye) 的提檔升級。

  論壇現場,德清縣“江南之源”文化研究中心揭牌成立。(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