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東西問·人物|跳遠冠軍王嘉男:8.36米的絕地反擊

發布時間:2022-09-11 11:3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9月10日電 題:跳遠冠軍(jun) 王嘉男:8.36米的絕地反擊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 李靜

  北京時間2022年7月17日上午,在美國俄勒岡(gang) 州尤金舉(ju) 行的2022世界田徑錦標賽男子跳遠決(jue) 賽中,中國選手王嘉男憑最後一跳的8.36米完成“絕地反擊”,為(wei) 中國田徑隊奪得首枚金牌。這也是中國男子選手首奪世錦賽跳遠金牌,更是中國田徑曆史上第一個(ge) 男子田賽世界冠軍(jun) 。

  王嘉男覺得,自己這一代運動員是幸運的,這是中國田徑經過多年科學探索和實施“請進來,走出去”戰略後的結果。他取得的成績,也正為(wei) 下一代做鋪墊。“這是一枚能夠為(wei) 未來的跳遠運動以及年輕運動員奠定信心的金牌。”王嘉男說,“以後的孩子們(men) 會(hui) 抱著更加樂(le) 觀積極的心態去麵對訓練和比賽。”

  隨著劉翔、蘇炳添、王嘉男們(men) 的出現,亞(ya) 洲人已越來越步入世界頂尖田徑運動員之列,中國田徑也正進入新的時代。

  “就是仰著頭跳也能拚個(ge) 獎牌吧”

  跳遠決(jue) 賽那天,金銀銅三塊獎牌懸掛在起跑線邊,在尤金夏日的陽光下,吸引著這群為(wei) 之奮鬥的年輕人。“我看了好幾次。”王嘉男回憶,“但我跟自己講:不要看不要看……不要看!”

  最後一跳前,王嘉男8米03的成績僅(jin) 排在第五位。大屏幕上,第三名的成績是8米15,“不是特別高,我覺得應該可以去衝(chong) 一下,就是仰著頭跳也能拚個(ge) 獎牌。”王嘉男的信心不是沒有根據,他的最好成績為(wei) 8米47,2016年首次出征裏約奧運會(hui) ,他在資格賽第一跳就是8米24。

  他覺得這次心態特別好,東(dong) 京奧運會(hui) 的失利讓他徹底放下了所有包袱。放鬆的心態幫助了他,最後一跳完全發揮出了水平,跳起來的一瞬間,他就隱約感覺這跳“有了”。逆襲為(wei) 冠軍(jun) 的這一跳,已成為(wei) 中國田徑史上光輝的一筆。

  比賽結束後,他每次回看最後一跳的視頻,都是和教練蘭(lan) 迪一起複盤——整個(ge) 助跑起跳銜接還不錯,發揮出了想要的水平,但空中技術和落地瞬間仍有改進空間。

  出征尤金世錦賽前,王嘉男在社交媒體(ti) 分享了一張日曆表:“來到國家隊已經3078天,2016年奧運會(hui) 跳遠決(jue) 賽已過2058天,第一次半月板手術已過1928天,第二次半月板手術已過1565天……”他記錄著運動生涯的每一個(ge) 拐點。今年距離王嘉男從(cong) 十項全能轉攻跳遠,剛好十年。

  1996年8月出生於(yu) 遼寧沈陽的王嘉男,從(cong) 小就愛動,和同齡人相比,“跑得特別快,跳得特別遠”。進入體(ti) 校,王嘉男對什麽(me) 項目都有興(xing) 趣,又一時沒有找到突破的單項,於(yu) 是練十項全能:100米、400米、1500米、110米欄、跳遠、跳高、撐杆跳高、鉛球、鐵餅、標槍,每樣都練。這正是很多田徑高水平強國在培養(yang) 青少年人才時經常選擇的模式——全方位打下訓練基礎後,再根據運動員自身條件確定發展方向。

  21世紀初,國家田徑管理中心已提出“經濟投入、單個(ge) 教育水平、科學技術介入以及管理方式是取得成績的前提”。向田徑強國學習(xi) 合理的人才選拔和培養(yang) 模式,就是科學訓練和管理中的重要一項。

  由於(yu) 出色的身體(ti) 條件和運動天賦,2010年,王嘉男被引進到徐州市田徑隊,隨後又被選入江蘇省體(ti) 工隊。2012年,王嘉男參加全國室內(nei) 男子十項全能比賽,不到16歲的他取得了7063分、位列第二的好成績,跳遠成績達7米80,已是國家健將級水平。他在省隊的教練趙磊對他說,“別練全能了,練跳遠吧。”

  事實證明,這是一個(ge) 正確選擇。幾個(ge) 月後的全國田徑錦標賽上,剛過完16歲生日的王嘉男以8米04的成績獲得跳遠冠軍(jun) ,這是他職業(ye) 生涯第一次突破8米大關(guan) 。之後,他專(zhuan) 注於(yu) 跳遠單項,向著10年後的金牌邁進。

  “走出去、請進來”

  自20世紀80年代初劉玉煌打破8米大關(guan) ,中國男子跳遠一直在尋求突破。為(wei) 衝(chong) 破瓶頸,中國田徑運動管理中心開始學習(xi) 國際先進經驗,在北京奧運會(hui) 前提出“向科學訓練要成績”,奧運會(hui) 後開啟“走出去、請進來”戰略,通過聘請高水平外教、建立國外訓練基地等方式,在先進訓練理念下推動中國運動員向國際一流靠攏。

  得益於(yu) 此,2013年中國田徑隊聘請蘭(lan) 迪·亨廷頓作為(wei) 跳遠隊外籍教練。這位美國傳(chuan) 奇教頭曾指導過三級跳遠傳(chuan) 奇人物威利·班克斯和跳遠世界紀錄保持者邁克·鮑威爾。這一年,王嘉男被選進蘭(lan) 迪組建的跳遠國家隊,成為(wei) 蘭(lan) 迪的第一批弟子。

  蘭(lan) 迪最早被中國人熟知,是蘇炳添於(yu) 26歲到31歲這個(ge) 年齡段迸發出的驚人潛力。蘭(lan) 迪對其起跑、蹬地和發力動作進行改進,幫助“蘇神”在32歲“高齡”締造了東(dong) 京奧運會(hui) 上9秒83的亞(ya) 洲紀錄。

  從(cong) 助跑、空中技術到起跳,王嘉男的每個(ge) 技術動作同樣也經過蘭(lan) 迪的精心塑造,“每一跳之間,他都會(hui) 跟我強調助跑、節奏的精準度。”王嘉男說。

  蘭(lan) 迪對每個(ge) 運動員進行了詳盡的數據分析,結合身高、體(ti) 長、腿長、不同體(ti) 重情況下的爆發力數據,製定不同的技術方案。再記錄每個(ge) 人助跑速度、起跳角度、步長、步頻,由他的科研團隊進行計算,補強薄弱環節。蘭(lan) 迪的團隊中,不僅(jin) 有醫療師、體(ti) 能師、營養(yang) 師和科研人員,還有生物力學專(zhuan) 家。蘭(lan) 迪表示:“中國跳遠運動員的低速爆發力(偏力量)很好,但高速爆發力(偏速度)比較差,所以我更強調速度。先加快速度,再讓技術適應新速度。”

  蘭(lan) 迪還習(xi) 慣通過鼓勵給隊員信心。王嘉男記得,蘭(lan) 迪總是誇他,說他的能力沒問題。出征本屆世錦賽前,由於(yu) 舉(ju) 辦場地俄勒岡(gang) 大學是蘭(lan) 迪的母校,也是王嘉男8年前獲得世界青年田徑錦標賽冠軍(jun) 之地,蘭(lan) 迪對他說:“這是我的家,也是你的家,沒有人能夠在我們(men) 的家裏擊敗你。”這些話,成為(wei) 王嘉男麵對歐美強大對手時的定心丸。

  蘭(lan) 迪擔任跳遠國家隊教練後,中國男子跳遠軍(jun) 團開始發力,王嘉男也在國際舞台嶄露頭角。2015年北京田徑世錦賽,中國男子跳遠隊三名選手李金哲、高興(xing) 龍、王嘉男同時出現在決(jue) 賽賽場,這在世錦賽曆史上隻有“劉易斯時代”的美國田徑隊能做到。最終,王嘉男獲得銅牌,這也是亞(ya) 洲田徑曆史上首枚世錦賽跳遠獎牌。當時就有業(ye) 內(nei) 人士曾預測,中國跳遠最好的時代已經到來。

  王嘉男之後代表中國隊參加了各項國際大賽並取得優(you) 異成績,2020年他以8米36的賽季最好成績排名世界第一。直到東(dong) 京奧運會(hui) 之前,王嘉男都保持著穩健的佳績,所有人都對他的奧運會(hui) 成績充滿期待。王嘉男說:“那段時間如果問我東(dong) 京奧運會(hui) 的目標,我肯定說是奔著獎牌去,甚至是奔著金牌去。”

  “英雄”重回頂峰

  東(dong) 京奧運會(hui) 男子跳遠資格賽賽場上,王嘉男最遠跳出7米81,無緣晉級決(jue) 賽。

  按行內(nei) 人的說法,跳遠這個(ge) 項目偶然性比較大,容錯率低,其他競技項目裏能夠幫助運動員興(xing) 奮的好勝心,在這個(ge) 項目中也許不會(hui) 成為(wei) 加分項。

  奪牌的願望過於(yu) 強烈,反成了王嘉男的心理負擔,影響了訓練。如今回看,他覺得當時自己有點心浮氣躁,有些方麵和蘭(lan) 迪教練沒有溝通好,產(chan) 生了分歧。

  東(dong) 京奧運會(hui) 的失敗讓王嘉男擺正了心態,他給自己定了規矩——不管教練說什麽(me) ,都言聽計從(cong) ,哪怕蘭(lan) 迪說“1+1=3”。他把東(dong) 京的比賽用品帶在身邊,時刻提醒自己汲取教訓。

  今年冬訓中,蘭(lan) 迪為(wei) 王嘉男製訂的所有訓練計劃、訓練方向和技術調整,都得到了積極配合。與(yu) 蘭(lan) 迪的默契配合,對助跑和起跳銜接細節上的改進,為(wei) 他的成功一躍奠定了基礎。

  從(cong) 外教那裏獲得更先進的理念和執教水平的同時,中國田徑隊也在更基礎的製度層麵進行改變。2019年,中國田徑協會(hui) 將原有的3個(ge) 訓練部門拆分為(wei) 8個(ge) ,提高訓練精細化和專(zhuan) 業(ye) 化管理水平,並加大政策激勵力度,教練員實行年薪製,打造了內(nei) 外教良性競爭(zheng) 的格局。

  無論蘇炳添的“高齡”突破,還是王嘉男的逆襲奪金,都是中國田徑在探索中不斷靠近世界一流水平的縮影。王嘉男還不到26歲,當人們(men) 把目光投向兩(liang) 年後的巴黎奧運會(hui) ,他坦言,不如把注意力放在當下的每一次訓練。

  至於(yu) 那些更遠的目標,他選擇不提也不想。不過,王嘉男談起了兒(er) 時的一個(ge) 夢想——當英雄。他小時候想過如果不當運動員就當消防員,可以幫助人、救人。如今,他一步步走出穀底重回頂峰,似乎已闡釋了另一種英雄主義(yi) 。(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