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上市券商調整經營策略穩增長

發布時間:2022-09-13 10:58:00來源: 經濟日報

  上市券商2022年半年報已披露完畢,受地緣政治衝(chong) 突、新冠肺炎疫情反複等影響,券商業(ye) 績普遍承壓,券商經紀、自營投資、資管等業(ye) 務收入出現下降。與(yu) 此同時,半年報透露出一些積極信號,部分券商在二季度承壓而上,經營業(ye) 績逐步改善,實現扭虧(kui) 為(wei) 盈,為(wei) 行業(ye) 帶來暖意。展望下半年,券商表示將抓住宏觀經濟企穩回升機遇,立足財富管理市場巨大的發展空間,形成新特色,打造新引擎,力爭(zheng) 實現新增長。

  整體(ti) 業(ye) 績仍承壓

  總的來看,上半年券商整體(ti) 業(ye) 績承壓。據記者梳理,上半年,共有10家上市券商營收超過百億(yi) 元,比去年有所減少。其中,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華泰證券位居前三位,分別營收348.85億(yi) 元、195.54億(yi) 元、161.66億(yi) 元。

  營收增速方麵,上半年,中國銀河、中信建投、山西證券、國聯證券、太平洋證券等11家券商實現營業(ye) 收入同比正增長。其中,中國銀河實現營業(ye) 收入182.10億(yi) 元,同比增長達20.28%;中信建投、山西證券、國聯證券和太平洋等的營業(ye) 收入增長也均超過10%。淨利潤增速方麵,上半年,東(dong) 方財富、華安證券、國聯證券、方正證券、華鑫股份、中國銀河6家券商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速為(wei) 正。此外,有多家上市券商上半年出現虧(kui) 損。例如,湘財股份上半年實現營業(ye) 收入23.71億(yi) 元,同比下降1.55%,歸屬於(yu) 上市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虧(kui) 損8260.07萬(wan) 元,同比止盈轉虧(kui) 。

  券商業(ye) 績整體(ti) 表現低迷,在此前中國證券業(ye) 協會(hui) 發布的證券公司2022年上半年度經營數據中已有所體(ti) 現,數據顯示,140家證券公司2022年上半年度實現營業(ye) 收入2059.19億(yi) 元,淨利潤811.95億(yi) 元,分別同比下滑11.40%和10.06%。

  為(wei) 何券商整體(ti) 業(ye) 績出現明顯下滑?市場普遍歸因於(yu) 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上半年A股市場震蕩有所加劇所致。

  “上半年,受宏觀環境、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國內(nei) 證券市場行情波動加大,整體(ti) 出現一定幅度的下跌,公司證券板塊自營業(ye) 務收入及子公司收入較上年同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同時,公司實業(ye) 板塊整體(ti) 依然虧(kui) 損,共同導致歸屬於(yu) 上市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出現虧(kui) 損。”湘財股份表示。

  中原證券上半年歸屬於(yu) 母公司股東(dong) 淨利潤為(wei) -1.25億(yi) 元,同比由盈轉虧(kui) ,對此,中原證券總裁李昭欣在業(ye) 績說明會(hui) 上表示,今年上半年,麵對複雜多變的國內(nei) 外宏觀環境、資本市場的大幅波動、新冠肺炎疫情的反複衝(chong) 擊以及多重負麵因素影響,公司虧(kui) 損1.2億(yi) 多元。

  從(cong) 競爭(zheng) 格局來看,上半年,行業(ye) 馬太效應持續顯現。中信證券龍頭地位依然凸顯,上半年實現營業(ye) 收入348.85億(yi) 元,歸母淨利潤為(wei) 111.96億(yi) 元,是上半年唯一一家淨利潤超百億(yi) 元的券商。中信證券董事會(hui) 秘書(shu) 王俊鋒表示,上半年,公司境內(nei) 投資銀行業(ye) 務、固定收益、股衍等金融市場業(ye) 務均保持增長,貢獻穩定收益;此外,受市場下行影響,直投業(ye) 務、境外收入有所下降,但均保持正收益,表現也優(you) 於(yu) 同業(ye) 。

  對於(yu) 強者恒強局麵的強化,國泰君安研究所非銀金融領域首席分析師劉欣琦分析,投資業(ye) 務表現更佳是頭部券商營收增速高於(yu) 上市券商整體(ti) 的主要原因。這些券商投資收益率降幅小於(yu) 上市券商整體(ti) 情況,以場外衍生品業(ye) 務為(wei) 代表的客需型業(ye) 務有效降低了收益波動。

  投資業(ye) 務成關(guan) 鍵

  仔細分析各上市券商半年報,不難發現證券投資業(ye) 務下滑幅度最為(wei) 明顯,成為(wei) 不少券商業(ye) 績下滑甚至虧(kui) 損的主要原因。“上半年,投資業(ye) 務對調整後營業(ye) 收入下降的貢獻度最大,主要原因為(wei) 投資收益率受到市場疲弱的影響有所下滑,上市券商子公司淨利潤下滑拖累整體(ti) 投資業(ye) 務淨收入下降。”劉欣琦表示。例如,長江證券表示,上半年,權益投資市場普遍下跌,市場表現弱於(yu) 上年同期,導致權益類投資業(ye) 務收入大幅減少。東(dong) 方證券表示,上半年公司營業(ye) 收入、淨利潤都出現了較大程度下滑,主要原因在於(yu) 受市場下跌影響,自營投資出現虧(kui) 損,股票質押業(ye) 務減值準備計提影響了公司利潤等。

  同時,由於(yu) 在投資品種、投資策略、配置理念等方麵存在差異,券商投資業(ye) 績出現分化。

  中信證券總經理楊明輝表示,上半年,受市場波動影響,公司投資收益出現下滑,但降幅優(you) 於(yu) 同業(ye) 多數券商,主要得益於(yu) 公司綜合化的業(ye) 務布局,多元化的資產(chan) 配置策略,金融市場業(ye) 務保持穩定。比如,固定收益抓住市場利率下行機會(hui) ,充分發揮客戶資源優(you) 勢,提升產(chan) 品設計及服務客戶的綜合能力,不斷豐(feng) 富盈利模式,各項創新業(ye) 務穩步發展,債(zhai) 券投資業(ye) 務獲得了可觀的收益。

  國聯證券表示,在公司證券投資業(ye) 務中,權益投資業(ye) 務始終堅持價(jia) 值投資理念,聚焦具有低估值、良好成長性的行業(ye) 和公司,收益率大幅跑贏滬深300指數。

  此外,在經紀業(ye) 務方麵,部分券商表現不如意。“代銷業(ye) 務規模縮減致使經紀業(ye) 務收入下滑。”劉欣琦表示,受市場調整影響,基金新發規模大幅下降,持續營銷難度增大,券商代銷金融產(chan) 品收入大幅承壓。同時,日均股基權交易量雖呈同比上升態勢,但傭(yong) 金率仍延續近年下滑趨勢。

  不過,也有部分中小券商經紀業(ye) 務實現逆勢突圍。例如,上半年,華林證券經紀業(ye) 務淨收入為(wei) 2.8億(yi) 元,同比上升10.24%;天風證券實現證券經紀業(ye) 務營業(ye) 收入7.42億(yi) 元,同比增長10.75%。“由於(yu) 券商在細分業(ye) 務如投行、投資和資管業(ye) 務上的專(zhuan) 業(ye) 能力存在差異,上半年上市券商業(ye) 績表現分化。近期證券板塊二級市場表現活躍,證券公司受益於(yu) 穩增長政策刺激下市場回暖後的業(ye) 績改善,帶來估值提升。”山西證券非銀金融分析師劉麗(li) 表示。

  下半年有望企穩

  雖然上半年整體(ti) 業(ye) 績承壓,但受益於(yu) 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宏觀經濟持續穩定恢複等因素,二季度以來,市場明顯回溫,部分券商經營業(ye) 績逐步改善,各大券商抓住機遇,積極部署下半年展業(ye) 計劃。

  中信證券表示,下半年,將繼續立足財富管理市場巨大的發展空間,依托公司綜合金融服務優(you) 勢,以公募基金投資顧問業(ye) 務快速發展為(wei) 契機,以企業(ye) 家辦公室整體(ti) 解決(jue) 方案為(wei) 旗艦品牌,以首批賬戶管理功能優(you) 化試點創新財富管理服務模式,實現財富管理服務生態的多層次、綜合化升級,凸顯財富管理專(zhuan) 業(ye) 價(jia) 值,進一步推動客戶及其資產(chan) 規模穩定增長。

  “下半年,公司將持續推進財富管理業(ye) 務轉型,以資產(chan) 配置與(yu) 增值、投顧服務、金融科技為(wei) 抓手,構建高質量客群服務核心競爭(zheng) 力,打造申萬(wan) 宏源財富管理特色品牌。夯實基礎客戶資產(chan) ,轉型買(mai) 方投顧模式,強化金融科技賦能,加強財富管理業(ye) 務協同,打造均衡、可持續發展的財富管理業(ye) 務模式。”申萬(wan) 宏源證券表示。

  方正證券明確提出未來業(ye) 務增長的三大動力。方正證券董事、執行委員會(hui) 主任、董事會(hui) 秘書(shu) 何亞(ya) 剛介紹,以財富管理為(wei) 代表的第一動力,在保持傳(chuan) 統優(you) 勢的基礎上激發新活力、開啟新增長;以投資交易為(wei) 代表的第二動力,持續做大、迭代升級,構築新優(you) 勢;以資產(chan) 管理、投資銀行為(wei) 代表的第三動力,抓住發展機遇,形成特色,打造新引擎。

  展望下半年,專(zhuan) 家認為(wei) ,隨著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地生效,上市券商業(ye) 績有望跟隨宏觀經濟發展節奏,呈現觸底反彈、企穩回升態勢。

  “券商中報業(ye) 績發布,業(ye) 績利空出盡,預計下半年的主要增量在經紀和投行業(ye) 務。”中信建投證券非銀金融與(yu) 前瞻研究首席分析師趙然表示,經紀業(ye) 務方麵,8月以來,市場成交活躍,泛財富管理行業(ye) 景氣度依然處於(yu) 上行通道;投行業(ye) 務方麵,全麵注冊(ce) 製漸行漸近,IPO和再融資常態化,發行節奏明顯加快,新經濟動能為(wei) 投行業(ye) 務提供景氣度上行空間。

  全麵注冊(ce) 製改革的持續推進將給市場帶來利好。開源證券非銀金融行業(ye) 首席分析師高超表示,以全麵注冊(ce) 製為(wei) 核心的一攬子政策利好券商各項業(ye) 務。全麵注冊(ce) 製的落地,直接利好投行業(ye) 務,大投行產(chan) 業(ye) 鏈迎來長足發展,同時,全麵注冊(ce) 製或將配套引入長期資金,未來有利於(yu) 吸引居民財富向權益類金融資產(chan) 遷移,利好財富管理線條。

  “從(cong) 券商業(ye) 績走勢來看,5月份以來,風險評價(jia) 下降、風險偏好回升、市場指數出現上修,下半年券商的各項業(ye) 務將逐季改善。”劉欣琦表示,當前投資者機構化已成大勢所趨,客戶機構化趨勢將催生更多客需型業(ye) 務需求,機構業(ye) 務競爭(zheng) 優(you) 勢將更多體(ti) 現在產(chan) 品化能力方麵。未來,產(chan) 品化能力更強的券商,其盈利增長空間和確定性將更高。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